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产业链优化视域下扶贫旅游产业问题探讨(3)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作者:邓小海;曾亮;肖洪磊
发布于:2015-12-01 共8087字

  3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优化的路径

  扶贫旅游产业链优化的目标就是在协调内部要素及外部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扶贫效应最大化。通过优化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促进扶贫旅游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分配功能的提升。当然,扶贫旅游产业链优化还要平衡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有效地利用产业链内各种资源,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资源的消耗,使产业链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更加通畅,区域资源综合集成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提升扶贫旅游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与创造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图 2)。

  一般情况下,扶贫旅游产业链的扩展和延伸,即产业链变宽、变长会产生价值增值和提升产业带动效应及价值传递与分配功能。扶贫旅游产业链的扩展和延伸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

  3.1 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内部扩展和延伸

  3.1.1 横向扩展和延伸

  扶贫旅游产业链横向联系是指充分发挥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的资源整合作用,通过合作、联合经营、联盟、并购等形式,实现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延伸,形成具有群体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扶贫旅游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延伸,离不开核心扶贫旅游企业的培育壮大,只有通过核心扶贫旅游企业的整合才能形成扶贫旅游产业链。因此,优化要围绕“确定核心企业”-“选择围合企业”-“引入补链企业”-“不同类型产业链的构建”-“综合完善”的步骤来进行,逐步形成以区域多核心扶贫旅游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格局(图 3)。同时产业链上的核心扶贫旅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间必须相互合作,严格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依据在链条上所处的价值环节获得相应的收益,实现扶贫旅游产业链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协调发展,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1.2 纵向扩展和延伸

  扶贫旅游产业链的纵向扩展和延伸着眼于产业链的完整性与能力。通过纵向扩展和延伸,使扶贫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扎根于当地社会经济关系之中,能增强企业的根植性,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力[30].

  首先,要以主导旅游产品为基础,纵向扩展和延伸产业链,开发旅游配套产品(如旅游工艺品开发),逐步增加下游产业链的长度及其在整个产业链上的比重,提升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及效率,增强其带动效应;要补充扶贫旅游产业链中的缺失环节,提升区域旅游接待能力,实现旅游要素的有机整合,满足旅游者的综合需求,保证产业链延伸的有效性;要增加扶贫旅游产业链的紧密程度,发挥区域集聚优势,降低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扶贫旅游产业链整合。扶贫旅游产业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想通过发展旅游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和脱贫等目标,就要着眼于全局加强产业链整合。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任何一个旅游企业能向顾客提供的价值变得十分有限,旅游企业只有通过旅游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相互合作才能提供完整且顾客满意的价值。

  现代旅游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也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范围,拓展到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核心能力和旅游产业资源。通过加强扶贫旅游产业链整合能有效地消除旅游市场压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降低旅游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促进旅游企业间技术转移和扩散,合理配置产业资本。

  再次,要加强扶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扶贫旅游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发展旅游使贫困人口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发展机会。扶贫旅游关注的对象应是贫困人口,要从以前的“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转变为“扶大又扶小,扶强又扶弱”,以“贫民”为扶贫重点,提高他们的造血能力。因此,扶贫旅游产业链的优化必须立足于产业链的本地化,将其根植于当地经济,加强与当地社区和贫困人口的联系,以减少旅游漏损、增强扶贫旅游的带动效应[31-32].

  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食、住、行、游、购、娱等各要素在扶贫旅游产业链上的合理分工,实现游客供给环节本地化,并以旅游产业为龙头配置相关产业。这不但可以增加扶贫旅游产品的本地化特色,还可以扩大旅游相关产品自给规模,提高当地产品附加值和贫困人口旅游参与程度,使贫困人口从扶贫旅游开发中获得切实的利益,不断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从经济上脱贫[33].

  3.2 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外部扩展和延伸

  旅游扶贫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系统工程,扶贫旅游产业链的优化需要与相关产业和部门融合发展,离不开扶贫地区与客源市场及其它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

  跨产业、部门扩展和延伸是将与扶贫旅游产业相关联的行业、部门通过区域旅游竞合方式纳入到旅游产业的运行过程中,或将旅游产业融入到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运行中,实现扶贫旅游产业链在不同产业、部门间渗透。扶贫旅游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行业和参与主体,要以“大扶贫、大产业、大旅游”的理念,整合协调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和各类资源,将其与农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扶贫形式紧密衔接,使财税、产业、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实现扶贫效应最大化;要打破传统旅游业边界,深度扩展涉旅要素体系,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促进产业融合与资源整合,通过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间的融合,如工旅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体旅融合等,实现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促进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受益。

  跨区域扩展和延伸是通过开展与客源市场及其他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周边区域)间的旅游合作,集结及发挥不同地区间的旅游市场、资源功能,发展联线及区域旅游,实现对周边市场、资源的整合利用,扩大彼此间旅游发展空间,实现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区域扩展和延伸。要建立跨区域扶贫旅游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热点景区和客源市场,加强与区域外旅游热点地区的合作,采用“捆绑营销,联合推介”模式,采取“区域旅游营销资金捆绑筹措”、“营销媒介集中采购”“、旅游目的地统一包装”、“旅游目的地联合推广”等措施,不断促进扶贫旅游产业链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

  4小结

  旅游扶贫作为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通过旅游发展带动了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然而大多数地区实施的扶贫旅游未能达到应有的成效。原因在于扶贫旅游产业链未能实现优化,扶贫旅游价值创造能力不强、价值分配功能不高,进而造成扶贫旅游的关联、带动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与国外扶贫旅游研究相比,长期以来,国内对扶贫旅游存在问题的研究只停留在宏观方面,而从产业链微观层面探讨扶贫旅游失效的原因及解决之道甚少。

  为实现扶贫目的,扶贫旅游产业链虽会强调价值的创造,但其更加注重价值的本地停留(减少旅游漏损)及贫困人口对旅游收益的分享。由于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存在短窄化、脱节化、非本地化、同质化等问题,扶贫旅游产业既未能很好地实现价值创造,也未能有效地实现价值分配,进而严重制约了其扶贫功效的发挥,应通过内外扩展和延伸的方式来实现其优化,具体包括培育核心旅游企业、加强产业链整合、加快产业链本地化、加强产业和部门融合及区域合作等路径,以扩展和延伸扶贫旅游产业链,实现其内部各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黄国庆。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821-5824.

  [ 2 ] 旅游业使中国贫困地区约一成人口脱贫[OB/EL].

  [ 3 ]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 现代经济探讨,2012,(2):37-31.

  [ 4 ] 徐玮。浅析我国现阶段旅游扶贫效益的影响因子[J]. 商业文化,2011,(1):201.

  [ 5 ] 杨元珍。 旅游扶贫要“真”扶贫[J]. 老区建设,2013,(3):44-46.

  [ 6 ] Caroline Asheley, H. G, Dilys Roe. Pro-poor tourism annual register 2005[Z]. Pro-Poor Tourism Part-nership, 2005.

  [ 7 ] Caroline Asheley, H. G, Dilys Roe. Pro-poor tourism annual register 2006[Z]. Pro-Poor Tourism Part-nership, 2006.

  [ 8 ] 王铁, 张全景。 乡村旅游在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作用---以 Pro-Poor Tourism(PPT)为核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152-15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