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济南市作为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2014 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意见》中提出“突出泉特色”、“坚持产业融合”等指导思想,全力构建以“一核两圈”为主体的国家 5A 级泉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天下泉城”旅游主题板块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中“一核”是指芙蓉街与明府城历史街区。本文基于此背景所展开研究。
1 旅游文化地产相关理论综述
旅游文化项目开发是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地产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很大推动作用,当前国内学者对其展开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模式、制约因素、发展趋势、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
在制约因素方面,国内学者认为缺少文化品位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人才缺乏和缺乏文化内涵也是现存主要问题,并相继提出文化主题旅游文化开发思路。百灵(2004)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提出文化导向型主题开发。同时针对济南市旅游文化地产开发方面,国内诸多人对济南市的城市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挖掘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泉文化打造、老城区保护、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三个方面。在泉文化打造方面,学者一致呼吁打造“泉文化”来促进济南旅游开发。王颖(2010)等提出以泉水为导向,打造“泉文化”品牌的思路。同时提出旅游开发同时,要注重老城区的保护,黄少坚、岳欣(2008)提出保护济南老街,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商业价值和旅游价值。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旅游文化要素,并和区域开发相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2 济南旅游文化要素分析与挖掘
“泉城”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素有“齐鲁雄都,海佑名城”美誉,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齐鲁文化的核心,是“山水圣人”经典旅游专线的重要中转站,而泉水则承载着济南市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地域文化。
济南旅游文化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济南旅游知名品牌太少,而且产品之间缺乏联系,与泰山青岛相比核心竞争力不足,是“山水圣人”经典旅游线路上一个短板;第二、尽管济南现存景区各具文化底蕴,但缺乏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更缺乏互动体验式记忆点设计,总体吸引力不足,就很难给游客留下与泉文化相关的深刻印象;第三、济南老城区老街老巷业态单一,开发规模较小,整体感觉档次不高。
本文以泉文化为中心辐射齐鲁大地,在归纳总结相关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泉文化、国学文化和齐鲁饮食民俗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和整合。
2.1 泉文化 泉是济南的灵魂,“泉城”是济南的名片,也正是泉水的独特魅力,让黄庭坚不仅赞叹“济南萧洒似江南”,如今“以泉为魂”早已深深植根在济南百姓心中,其中“泉文化”也日益被人们提及,而什么才是“泉文化”的内涵,本文从泉、泉与名仕、与泉紧密相连的民居古街商埠等角度将泉文化具体阐释。
第一、名仕文化。济南是一座“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古城,曾经蕴育出闵子骞、辛弃疾、李清照等标榜史册的人物,对我国文学界、医学界、政治界、哲学界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影响。“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杜甫对济南人才荟萃的真实写照。郭沫若老先生眼中的《趵突泉》,更难忘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这些作品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咏颂济南不可磨灭的璀璨明珠。第二、传统民居古街和老字号商埠文化。传统民居是体现当地百姓生活的“活化石”,济南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其中很多街名与泉水有关,百花洲、濯缨湖、剪子巷、芙蓉街、曲水亭等老街老巷尤为出名,另外还有辘轳把子街、东花墙子街等老街,也都与泉水息息相关。另外,一些老街老巷还与名仕密切相关,如郑板桥与曲水亭街、曾巩与百花洲等。另外,济南具有独特的商埠“老字号”文化,在济南发展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足迹。其中芙蓉街上曾出现着名的瑞蚨祥布店,这些商埠都在老济南的发展中留下浓重的一笔。第三、泉水文化。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提到“济南名泉七十有二”,济南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为首,泉水多如繁星且各具特色,如宽厚所街的“屋中泉”、小王府街的“楼下泉”和勺子头巷中保存至今的“墙中泉”,都极具欣赏价值。还有名人典故杜康与杜康泉、抗金英雄与跑马泉、李清照与漱玉泉、晏壁与珍珠泉、齐顷公与华泉、曹操与饮马泉、刘琮孝母与孝感泉等,每一个泉水景致都蕴含着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无不体现泉水在济南历史发展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2.2 国学文化 中华民族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泉城济南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齐鲁文化的核心,文化挖掘的重点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管仲、孙子、晏婴、孟子等,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墨、管等家学派,都曾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去的光辉篇章,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前进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3 饮食及民俗文化 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最直观体现区域特色的形式。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鲁菜系、特色小吃和知名特产。济南菜系作为鲁菜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诱人的口感,代表菜谱有宫爆鸡丁、奶汤蒲菜等。
济南特色小吃主要有油旋、甜沫等。山东省物产丰富特产众多,其中知名特产主要有周村烧饼、德州扒鸡、潍坊风筝等。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淳朴厚重,胶东粗犷奔放,鲁西南是孔孟之乡,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山东民俗文化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叫响全国,最着名的民俗文化有快书、吕剧、五音戏、杨家埠年画等。
3 旅游文化要素的载体打造和地产开发
在充分挖掘出济南泉文化、国学文化及山东饮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出其具体表现形式,能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能以人为本,与文化结传统合,力求构建以泉水文化为根本,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
要充分结合济南市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充分挖掘泉文化、国学文化等文化底蕴,并将其灵活恰当的融入项目开发,最终探讨出一条最适合济南长远发展的旅游文化地产开发路线。
3.1 泉文化与载体的融合 本文充分挖掘泉文化的内涵,然后将其荟萃到泉文化体验中心片区,主要体现在泉水文化、名仕文化“、泉水人家”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挖掘泉水文化,将其通过各种感官呈现。视觉和嗅觉上,重建老城区内“屋中泉”、“楼下泉”、“墙中泉”、“院中泉”等趣味泉;听觉上,在青石板小路的两侧设计泉水动线,适当节点可以植入泉水瀑布设计,给游客营造悦耳的声音效果;触觉上,设计出流水石碑,允许游客用手抚摸水碑,增加游客对泉的触觉体验印象;味觉上,在项目某些节点处,设计可以供游客品尝的泉水,增加游客的亲水味觉体验。第二、充分挖掘泉水及名仕文化,将其通过石碑标牌、特色建筑和现代元素表现,很多泉水都有自己独特的典故,如“孝感泉”讲的是“刘琮孝母”,“饮马泉”传说是曹操饮马的地方,华泉是“齐晋鞍之战”中“齐顷公取水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通过泉水与其典故结合,让游客在观赏体验的同时了解其中内涵。第三、恢复老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景观风貌,再现明清时代传统四合院式的“泉水人家”。
3.2 国学文化与载体的融合 充分挖掘国学文化的内涵,然后将其嵌入国学文化体验基地中,主要体现在特色创意建筑、文化走廊等方面。将齐鲁文化通过一定形式的文化走廊形式表现出来。总结提炼齐鲁文化核心思想,并将其荟萃到文化走廊中,通过代表建筑、趣味互动或者微型 LED 屏幕等形式动态展示,以利于与现代物质文明的有机结合,对于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可以以片区府文庙为基础,创建国学文化体验基地,既可以是体验式孔子学堂,还可以是艺坊,包含古琴、书法、国画、象棋围棋、汉语文化培训中心和交流中心,还有古典诗词爱好者等文化俱乐部。
3.3 饮食及民俗文化与载体的融合 本文充分挖掘济南乃至齐鲁饮食及民俗文化内涵,将其体现在美食山东片区,具体主要通过地方特色小吃定向招商、地方特产定向招商、注入齐鲁民俗演出、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等形式来展现。
4 济南市旅游文化地产的开发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济南老城区片区急需引起深刻关注和积极保护,我们认为对于老城区的最好的保护方式便是适度开发,而芙蓉街—曲水亭街片区最佳的土地使用途径便是做旅游文化地产开发,其开发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度挖掘泉文化及其表现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和游览价值。项目将“济南七十二名泉”特色及名士文化结合,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将其灵活体现,不仅有助于济南当地市民增强“泉魂”意识,增加泉文化全民认同感,而且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式等设计,给外地游客带来全方位感官体验,并从中收获泉文化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第二、充分挖掘齐鲁文化,传承国学思想,推进片区经济发展。挖掘整合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通过合适的载体灵活地表现出来,并将其深层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升华山东“孔孟之乡,齐鲁之邦”文化大省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不失时机抓住机遇,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第三、整合济南市旅游资源,提升济南优秀旅游城市形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黑虎泉、环城公园与以芙蓉街为轴线的老城区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将三大名胜(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乃至王舍人镇泉域和章丘泉域有机融合,整合山东旅游资源,升级山东“山水圣人”经典旅游专线。第四、系统整合山东民俗风情,为“好客山东”品牌助力。挖掘山东说书、皮影、吕剧、杂技等技术表演和面塑、剪纸、泥塑、烙画、微雕、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等民俗工艺,并以演出和工艺品零售等形式展现,把创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百灵.挖掘齐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09).
[2]王颖.比较优势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J].东岳论丛,2010,31(01).
[3]黄少坚,岳欣.济南老街文化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