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河北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困境和路径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作者:张文光
发布于:2021-05-28 共6529字

       摘    要: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见证,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保定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开展活动的最早地区之一,革命斗争历史积淀深厚,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对保定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深入分析和思考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保定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整合多种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红色旅游新业态、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资源; 保定;

  Abstract: As a special cultural resourc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 is a historical testimony to the maturity of countless Chinese Communists step by step.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Baoding, as one of the earliest areas whe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rried out activities in Hebei, has a rich history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and has many red cultural resourc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sorted out variou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Baoding, deeply analyzed and considered how to reasonably develop and utilize Baoding red cultur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al resources and persistence. Pay equal attention to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develop red tourism, grasp the new business form integrating cultur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s the propaganda strength, the countermeasure that displays red culture resource times value.

  Keyword: red culture; cultural resources; Baoding;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铸就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种先进文化[1],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本文所研究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保留下来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红色革命遗址,主要包括:“县以上党政军机及其主要职能机构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边区英模人物及名人故居,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军事活动地址,重要战役战斗遗址,革命烈士牺牲地的纪念碑或陵园,敌人制造惨案、‘无人区’的标志性纪念物,其他如地下联络站、国共和谈地址等。”1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保定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保护和开发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助于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其教化人、感悟人的特有功能,也有助于带动保定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河北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困境和路径
 

  一、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保定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战场的重要战场之一,同时还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因此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抗战文化在保定各个地区都有体现。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以市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方向延伸,呈现出分布广、数量多、资源等级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特点。

  (一)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数量多

  在地区分布上,保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其下辖的3市、5区、12县中皆有分布,无一例外。其中阜平县、涞水县、莲池区红色文化资源数量较多,分别有51处、19处、10处。阜平县、唐县、易县的红色文化资源影响力较大,开发利用程度也较高。

  保定又名上谷,是河北省有名的革命老区,据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系列丛书记录,保定共拥有红色革命遗址134处,主要包括:重要机构旧址、重要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五个方面[2]。其中,重要机构旧址63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1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5处,烈士墓23处,纪念设施12处,分别占革命遗址总数的47.02%、15.67%、11.19%、17.16%、8.96%,见表1。

  表1 保定市革命遗址类别统计
表1 保定市革命遗址类别统计

  (二)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等级较高、影响力较大

  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等级总体较高,在134处革命遗址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冉庄地道战遗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阜平县史家寨村晋察冀边区机关旧址、阜平县花山村毛泽东旧居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堪称“活化的历史书”,是青少年接受深入、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不二之选,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中“抗日战争”类资源闻名全国,其数量和品质都有目共睹。狼牙山五勇士、敌后武工队等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决心[3];加之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诞生地,历年来以此为基础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广为流传,进一步扩大了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思路。

  二、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是其发展的显着优势,但也为其保护与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丰富的红色资源无疑是红色文化能够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布局相对分散、缺乏集中性,制定和施行统一的保护条例多有不便,此外红色文化资源多层次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总体而言,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级别并不低,但实际的保护工作却不到位。一是对于已普查到的红色遗址保护不力:在全市134处革命遗址中,列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仅16家,占11.9%。革命老区阜平县现有革命遗址51处,纳入保护范围的仅6处。不少革命旧址由于年代久远、修复不力、城市建设、人为毁坏等原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残损、坍塌;此外还有不少遗址处于闲置状态,杂草丛生,保存较差。二是对于已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的保护也不尽如人意:1996年晋察冀边区机关旧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边区政府大礼堂仅剩地基;庙台村的窑洞也大多接近毁坏的边缘,亟待抢救和修复[2]。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民间修复能力有限,更多是要依靠政府牵头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来完成。

  (二)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深入的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如火如荼,但资源整合工作依旧存在短板。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不同保护级别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管理方式也应有所区别。目前保定正积极推进《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完善工作,但尚未制定出针对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条例,更没有基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这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面对分散的红色文化资源,地区间各自为阵[4],譬如“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大旅游圈的建设,仅仅是面向易县一地的文化资源,且并没有覆盖其境内的全部资源,更没有将各地区间的红色文化资源统合规划,以谋取更深层次的发展;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和品牌的提炼亦有欠缺,资源整合与现实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距离。

  (三)开发利用方式缺乏创新

  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同样迎来了新的阶段。一直以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各类文化资源的发展都具有指向性意义,但目前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仍较为单调[5]。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本身的影响力,还不足以将其价值内核外化展示,需借助其他平台来辅助,如政府平台、社群平台、BAT平台等;另一方面,红色旅游虽然是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但更多地是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对成型的开发模式简单复刻,忽视了游客的自身体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过程缺乏参与性、生动性,没有对游客形成强烈触动,红色文化内核表现力不足,与近年来提倡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仍有一定差距。红色文化资源的总量固然已成定数,但仍可以不断创新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四)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推介不足

  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工作的根本在于挖掘城市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红色文化影响力。但是,保定对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挖不足,对红色文化元素的提炼也不足,尚未形成优秀的文化品牌和红色文化教育成果。文艺作品的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狼牙山五勇士、冉庄地道战等红色经典名扬中外,足以彰显文艺作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效果。但如今依托保定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的文艺创作动力不足,为大家所熟知的还是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作品。此外,宣传形式是制约宣传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仍相对薄弱,线上线下的宣传投入不平衡,如红色保定公众号,其原创文章阅读量较少,对舆论的引导和互动能力重视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深化和宣传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路径思考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是一笔历久弥新又异常珍贵的财富。当前,面对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开发中的一系列问题,要树立新目标、转变新方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共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一)整合多种文化资源

  保护和开发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应首先立足本市实际情况,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有情况再次进行摸底调查,与原始数据比对,及时补充修改,对红色文化资源建档立库实施程序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比较完善的《保定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条例》和《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同时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角度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征,联合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等高校的科研人才力量,形成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团队,把高校思政课堂作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的重要平台[6],还原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坚持实物、实地教学,将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面对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利用自身优势把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如莲池区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文化遗存皆沿裕华路主线分布,可打造出不同特色的组合资源;面对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性合作,特别是石家庄、邯郸、张家口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借鉴和参考西柏坡、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手段,谋求共同发展,打造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格局[7]。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红色资源”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其不可再生的属性决定了在开发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并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8]。保护是一切开发利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结合保定实际情况,正确处理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要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法律法规,作为保护与开发的现实依据和制度保障。二是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战略,统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根本目标与路径选择。三是引入和利用市场化机制,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多元主体[9]。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开发利用也可以成为资源保护的一种高级方式。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发挥到最大,离不开对保护与开发恰到好处的把握,为此还需将保定各级政府、党史、文物等相关部门研究和民间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各类革命遗存的强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真实客观和全面完整。

  在尊重红色文化资源特性的基础上,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各类红色遗存,勾勒红色故事史实细节、创新表达方式,使红色故事更加生动、立体,使革命英雄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尊崇榜样、学习楷模[9]。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奋进的中国人。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上,应重点挖掘其育人功能,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打造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增强保定人民的凝聚力,可以促进各项事业的整合发展,因此保定要正确处理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科学开发,从而带动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发展。

  (三)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红色旅游新业态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保定要调整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以京津保联动发展的政策为契机,利用“智慧旅游”等项目将分散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化连接,规划建设旅游路线,搭配出不同主线同一主题的多元“红色文化之旅”,拓宽游客的选择范围,实现大旅游圈内一卡通服务。同时注重各个红色旅游区之间点、线、面的结合,从政府层面统筹规划,择优引入开发商进行项目管理,完善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障景区内外交通网的建设,严格管理饭店、酒店、民宿等经营,优化游客的旅行体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保驾护航。丰富旅行线路的内容安排,将红色文化和旅游两个方面做到极致,以此来提升红色旅游品质,这既是对资源的尊重,又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开辟了途径[10]。

  在实际旅游开发中,应紧跟政策指向,不断创新旅游业态,结合保定自身情况综合分析、优化选择,鼓励发展沉浸式旅游。如冉庄地道战景区虽知名度较高,但景点开发仍较为落后,可在景区内引入具有VR技术、5G时代人机交互技术的旅游设施设备,利用沉浸式演出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的震撼力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展现出来,给予游客全然不同的情境体验,不仅使人们在切身感受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更为保定的旅游经济创收提供了新思路[11]。

  (四)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

  一直以来,各类媒介都是传播和推介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政府、媒介、受众三大主体形成网状关联,简单直线式的舆论引导格局被打破。新媒体技术成为保定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工作新形式,是广泛提升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网络的形式,认真经营建设保定党史网、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官方网站,确保信息及时更新、及时反馈,既是宣传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又为大家了解保定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另一方面,发挥手机媒体功能,积极运用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作为窗口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保证每日推送相关主题文章、视频等,利用其受众广、传播快、影响范围大的优势,强化市民对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度,提升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12]。发挥各类媒体的互动功能,正向引导舆论,积极营造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氛围,为红色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承提供可能,也为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开辟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新时代的前行路上尤需继续披荆斩棘,延续红色命脉,注入时代精神,并从中汲取蓬勃动力。对此更加要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提升综合实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功能的实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方法,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书臣,张朋林.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德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5):1-6.
  [2]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革命遗址通览·保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3] 河北省晋察冀边区革命史研究丛书编纂委员会.晋察冀边区革命遗址通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4] 刘晶莹.新时代兰州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5] 李静,李小刚.保定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181.
  [6] 苑素梅,苗得雨.融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101-105.
  [7]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名城,2014(4):33-42.
  [8] 康志强.漳州市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46-47.
  [9] 周琪,张珊.论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境遇与创新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20(12):19-27.
  [10] 冯荣珍.河北太行山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20-21.
  [11] 薛秀青.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12] 贺义宏,吴学东.六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之新思维[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4):22-26,36.

  注释

  1参见河北省晋察冀边区革命史研究丛书编纂委员会《晋察冀边区革命遗址通览》,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张文光.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探索[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03):132-1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