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录音艺术论文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音频技术模块分析

来源:传播力研究 作者:曾黎袁俊
发布于:2019-08-28 共1939字

  摘 要:随着超高清时代的来临, 音频的5.1制作也将日渐成熟, 本文主要浅析大型歌唱类节目周边音频设备的运用, 音频系统模块化分工的工作模式, 以及5.1环绕声制作中观众效果的拾取方式。

  关键词:歌唱类节目; 音频模块化分工; 5.1环绕声制作;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音频首次采用5.1环绕声制作, 节目5.1环绕声制作为4K时代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次歌唱大赛在音频技术方面采用了模块化、精细化的分工方式, 让音频技术为节目制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在节目制作方面从前期音频技术标准的制定, 到后期节目播出声道的制作, 音频技术对节目音频制作全程进行保障。

  节目录制过程中, 音频技术主要由以下几个工作模块构成:

  一、现场扩声模块

  1.此次歌唱大赛使用音箱的品牌为D&B, 主扩音箱为D&B Q1采用吊挂模式, 该种方式使声音能量在整个观众区均匀覆盖。现场调音师在此基础上同时对观众区与舞台表演区声场进行校准, 使观众区的声音更为清晰、动人。

  2.现场扩声调音台为YAMAHA PM10, 现场扩声系统在24bit 96Khz下工作, 采样率的提升使声音的质感进一步提升;YAMA HA PM10的Snapshot (场景快照) 功能也在此次的活动中充分应用, 现场调音师为彩排的每一个选手建立相应的Snapshot, 对每一个选手的声音进行更精细的调试。

  3.音乐与VCR由YAMAHA DM1000调音台统一控制, 并通过音分送到现场扩声调音台与电视播出调音台。彩排前音乐调音师对所有音乐进行试听, 并通过电脑音乐播放软件调整音乐的音量大小, 使音乐整体响度在规定范围内, 整场节目录制由专人对音乐的大小进行控制, 这样使得现场扩声与电视录音中音乐渐起与渐弱的一致性得到有效解决。

  二、电视录音模块

  1.电视录音立体声信号由机房内YAMA HA PM10完成。在音频监听方面, 电视录音调音师通过监听音箱、监听耳机、电视机三者之间来回切换对节目内容进行对比监听, 并对EQ、压限、混响等功能的调整让声音在电视中更好的展现。

  2.电视录音音频观众效果由Studer VISTA 8调音台制作完成, 通过Studer VISTA 8把现场布置的观效话筒混成立体声送至电视录音, 同时Studer VISTA 8也对全部音源信号进行备份, 以便应对现场扩声突发情况。

  3.5.1环绕声观众效果的录制, 主话筒拾音使用了DPA 5100, 位于观众区正中心, 观众前区布置了2支416点话筒与1支418立体声话筒, 观众后区左右各布置了1支416点话筒。所有的观效话筒均进入到Studer VISTA 8与YAMAHA PM10接口箱, 并各自调整合适的前级增益, 以免所拾音频前级过载。

  4.节目录制前, 电视录音模块还需对蓝光机的音频信号大小进行校对, 确保电视混音电平与蓝光机录制电平一致, 校对音频信号为:CH1 500Hz Sine和CH21000Hz Sine, 电平大小为-20d B, 校正电平的同时也能确保声道录制的正确性。

  三、音频系统模块

  1.此次活动无线话筒通道12个, 均为Sennheiser 5000系列;无线手雷通道5个, 手雷型号为Lectro UH400A, 手雷连接话筒为Schoeps MK4;无线入耳式监听系统两套, 型号为Shure PSM1000, 这套无线入耳式监听系统的特点是能满足了立体声的入耳式监听。

  2.信号源方面, 所有音源信号均通过音分分别送至现场扩声调音台与电视录音调音台, 两个模块的分级调音能实现各自对声音的优化调整, 相互之间互不影响且互为备份, 整个音频系统的安全性也进一步提升。

  3.利用Lectro手雷进行音频信号无线传输, 信号的无线传输使舞台表演区域更为整洁, 同时对于话筒的上下场也提供了便利。演播厅里使用的Lectro手雷在无线频段的选择也针对无线话筒的频率做出了频率避让。

  4.所有音源信号通过YAMAHA PM10里的Dante卡, 利用电脑虚拟声卡的方式进行多轨音频文件录制, 录制采样率为24bit 48Khz, 多轨音频文件的录制给予了节目音频后期制作更为广阔的空间, 使得节目音频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后期制作与播出模块

  1.后期音频制作首先需要导入所录制的所有分轨音频文件, 并根据拥有参考声的低码率视频, 剪辑分轨音频文件使之能与视频对齐。

  2.音视频同步以后, 对每一个分轨音频进行处理, 音量大小的调整、频率的调整、动态的调整等精细化的制作, 逐步对节目音频后期制作进行完善。

  3.混音完成后, 整个节目的音频平均响度控制在-24LUFS (±2) , 全程真峰值电平控制在-2d BTP以下。

  4.节目导入蓝光带时, 确认蓝光带里的音频是否与后期制作音频一致, 并在节目审片时对音频进行复审, 为节目音频质量把好最后一道关。

  整个节目制作过程, 模块化的分工方式使得音频技术为节目的服务更为精准、更为细致, 同时模块中责任主体的明确, 也使得工作更具条理性, 从节目筹划初期到节目的最后播出, 音频技术全程进行技术保障, 让节目音频确保无误的展现到观众眼前。5.1环绕声音频后期制作在节目上的运用, 更是我们对前沿音频技术的探索, 也是音频技术引领节目制作的开端, 我们将不断探索, 力争超高清时代来临时, 音频技术能发光放彩。

作者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原文出处:曾黎,袁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音频制作浅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5):1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