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录音艺术论文

《山水情》综合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0 共5431字
  古琴虽然以独奏的形式在这里进行演奏,但其突出的却不仅仅是一个声部。以上面谱例4-4中的前四小节为例。虽然古琴的演奏为一个声部,但可以根据其音区上的特点以及演奏的特点进行分声部的划分,在人耳的听觉感受中也不仅是感觉一个层次。其隐伏声部的特点如下面谱例4-5所示。根据音区的特点,将低音和其它音进行分离,这就构成了两个声部,这种声部特点就像西方分解和弦式的特点。这种隐伏声部虽然实际演奏是一个旋律,但这种潜在的具有两个或更多声部的特点使得音响更加厚重、丰满,层次更加分明。
  
  并且低音的演奏和中间音区的演奏有时本身就不是在同根琴弦上演奏的,更容易使人产生这种感觉。在音响上这种效果就仿佛是水墨画中浓淡的表示方式,这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在第9分12秒左右,少年驾舟带琴师泛于河上,键笙演奏的这一少年主题又一次出现,完整呈示。在片尾,这一段也重新出现,伴随着的是少年抱着琴的背影,望向茫茫大地。故而这个少年的口笛主题共出现四次,除第二次由古琴演奏外,其他都是由键笙演奏。
  
  少年学琴之后有三段古琴音乐,前两段都是习琴的过程,最后一段是全曲最重要的一首,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这里表现的是琴师为使少年了解弹琴的意境,带他去高山上,将琴赠予少年后翩然离去。少年感悟老师的高尚品格与自然山川带给他的艺术感动,有感而发,在琴声中流露对生命的理解。这一段建立在C商调式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强的音乐表现力。作为古琴音乐与乐队的结合,在整体的音响上层次感更加的强,并且与前面的对比更加的明显。其旋律起伏较大,使用的演奏法也较之前段落更富于变化,节奏上也更丰富一些。在最后部分归于开始的键笙演奏,与开始部分形成了首尾呼应。
  
  4.2《山水情》音乐特点与音乐功能。
  
  《山水情》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借文人之“器”(即琴),寓文人之“道”.画风采用的是传统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和写意人物,每一格都是一幅水墨佳作。片中所展现的自然的幽静、琴师的高洁、少年的勤奋好学也无不反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征。
  
  4.2.1移情山水:音画直观表现内心起伏。
  
  其中少年阅历山川后琴声大为精进的桥段最令人回味。这是以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传达了一个传统的音乐观念,即儒家音乐思想中的“移情观”:“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受这种“移情观”的指引,《山水情》中的叙事方式也就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音乐故事中的元叙事结构。伯牙学琴的故事是这样,孔子学琴的故事也是这样。
  
  《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划船迎之而返。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无独有偶,孔子习琴也经历了这样的“移情”体验。《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山水情》中也表达了类似的内容。老琴师教小牧童习琴,掌握基本演奏法则后,琴师带牧童畅游山水间,给予牧童充分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认识与审美体验在牧童的演奏中转化为二度创作的灵感与经验,因此师徒告别后,牧童能在山间有感而发,演奏出一曲山水情。这个故事桥段与上述两则故事如此相似,将“移情”这种传统的表演美学理念传递。
  
  4.2.2“和”:音乐渲染传统美学思想。
  
  在古琴的艺术审美领域,最重要的命题就是“和”.“和”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是中国音乐的审美准则之一,它主张“和谐”与“平和”,认为异物相杂,矛盾各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而且各种因素都处在“如乐如一”的平和状态,无过无不及,任何一方都不过分突出。代表中国音乐美学史主流思想的儒、道两家对“和”有不同认识。儒家认为“和”指天地、音乐、人心之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论篇》)。道家则认为,“和”是指天籁、至乐、自然之和:“与人和者,谓之人和,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山水情》中的“和”则是糅合了两家观点。在影片中,牧童救起琴师,琴师教牧童习琴的片段,琴师以琴声与牧童的笛声相和,使牧童燃起对琴的兴趣,牧童从此拜他为师,尊师重道、勤奋练习,这反应了师生之间的“和”.继而在学习过程中,琴师有目的性地教导牧童聆听自然界的声音,将自然之天籁、地籁融会贯通到琴声中,反应了人与自然在音乐审美上的“和”.在影片最后,琴师引领牧童聆听山间自然的流水声、鸟鸣声,牧童从疑惑到顿悟,面部有微妙的表情变化,此时导演安排音乐上一段留白,此处无声胜有声,观众可以通过画面明显感受到牧童内心的波澜起伏,与此处的留白形成音画对比的关系,使观影者产生非常玄妙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由古琴引发的《山水情》,水墨动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与古琴这一代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特质的音乐形式相结合,凸显了其“文质彬彬”、形式与内容尽善尽美的“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