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逻辑哲学的重要问题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6 共3803字
摘要

  创立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现代逻辑在短短的 100 多年时间里发展迅猛,不仅形成了以命题演算、谓词演算、集合论、递归论、证明论和模型论等为基础的完备、庞大的理论体系,而且迅速渗透到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甚至带来了某些根本性的变革,例如声势浩大的分析哲学运动。逻辑学科群的异军突起及其理论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胡泽洪、张家龙等着的《逻辑哲学研究》就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新力作。

  该书系 2007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哲学问题研究"的完成成果。作者基于"逻辑哲学是研究逻辑特别是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这一核心理念,对逻辑哲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全书重点探讨了如下一些问题:逻辑的范围与性质,逻辑、语言与存在,真与真理论,涵义与指称,模态逻辑及其哲学问题,自由逻辑及其哲学问题等。全书既有对逻辑本身的整体性哲学思考,又有对诸如模态逻辑、自由逻辑等具体的现代逻辑分支的深入思考,所研究的问题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在研究方法上,既有描述性的逻辑哲学研究,又有技术性很强的形式化研究方法。[1]1-14
  
  无论是问题的选择,还是研究方法的展示,该书都为逻辑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范例。

  该书作者们关注学术热点,对一些重大的学术争论条分缕析,或澄清问题,或提出学术新见,有力地推动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1.究竟什么是逻辑?作者立足于现代逻辑的视角,对逻辑做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逻辑指的是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广义的逻辑还包括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等。2.逻辑是否可修正?国外着名学者奎因、哈克、诺依曼和菲尔德等人都有过深入的讨论;前一段时间,我国学者陈波、王路等人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2 -3]

  该书在分析争论双方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逻辑"和"逻辑系统"等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澄清,提出了"经典逻辑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论点,通过层次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看法:"从理论上说,经典逻辑是可修正的,在实际上,经典逻辑尚没有被修正。"3.对于真之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的长期分歧,一方面分析了不同的真之理论的立足点,指出了他们在结论上的对立,但是在论证上又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在发展符合论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融贯论和实用论在处理符合论难以解释的边际问题诸如分析命题、矛盾命题等方面有力的补充说明作用。4.对由"真之不可定义定理"而生发的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归纳构造理论以及修正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分析,清晰地说明了这些理论对塔斯基定理不同的理解和引申。5.对本质主义进行了有力的辩护,发展了本质主义理论。(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但是它们都形成各个不同的种类;(2)种类的本质主要是种类的内部结构特征;(3) 谈论单独个体的本质,实际上是把它看做以它为唯一分子的单元种类;(4)作为社会种类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结构;(5)单个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的起源;(6)模态集合论为本质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辩护;(7) 使用模态集合论的成员资格固定性原理和跨世界外延性原理进行分析,维特根斯坦所否定的游戏、家族、语言和数等都是有本质的,反本质主义纲领是不能成立的。

  在逻辑学(特别是逻辑哲学)研究中,要时刻注意严格区分三个概念,即逻辑、逻辑学、逻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指的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问,它是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逻辑学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不同内容或者形式的逻辑学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划分,逻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传统逻辑(严格地说,此处的"传统逻辑"应该是"传统逻辑学",但是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我们遵从习惯通常将其简称为"传统逻辑",本句话中所提及的其他"逻辑"也有类似的情况)和现代逻辑;从形态的角度看,它主要包括二值逻辑、三值逻辑、n(n 3)值逻辑、无穷值逻辑等等;从对象和范围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模态逻辑等等;从哲学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等等;从内容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纯逻辑、应用逻辑、逻辑应用、逻辑哲学和逻辑思想史等等。由此可见,"逻辑哲学"严格地说,应该是"逻辑学哲学",正如人们说"数学哲学",而不说"数哲学"一样。

  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该书中论及的"究竟什么是逻辑?"实际上是"究竟什么是逻辑学?"的问题。书中对"逻辑"所做的广义、狭义之分实际上指的是不同的逻辑理论是否应该归属于逻辑学的研究范围的问题。

  在严格区分逻辑、逻辑学和逻辑学的理论体系这三个不同概念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澄清"逻辑是否可修正?"这一热点问题。如果"逻辑是否可修正?"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那么显然不存在"逻辑是否可修正?"的问题,因为"思维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实在,它是独立于研究活动之外的研究对象,不存在是否可修正的问题,而只有"人们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它?"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等等这些问题。如果"逻辑是否可修正?"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那么也不存在"逻辑是否可修正?"的问题。因为逻辑学作为一门长期发展的科学,其理论不断完善、丰富和深化,如果"修正"指的恰是如此,那么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不存在什么可以争论的。如果"逻辑是否可修正?"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的理论体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一种逻辑学理论是对另一种逻辑学理论的"修正"呢?

  "三值逻辑学"当然不是对"二值逻辑学"的修正,[4]"非经典逻辑学"也不是对"经典逻辑学"的修正,[5]它们只是处理的推理对象不同而已,适用的范围不同而已。[6]

  在这个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一个逻辑系统对另一个逻辑系统的修正。当然,这并不否认如果我们发现某种逻辑理论系统中存在错误,那么我们可以对之进行修改和完善。

  该书在若干重大的逻辑哲学问题上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学术创见。1.对"模态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态结构论".指出"模态实在论"混淆了"现实性"和"存在性",而"温和实在论"不适当地突出了现实世界的本体地位;本书给出了两个论据:(1) 可能世界是极大一致的命题集;(2) 可能世界语义学可以由模态代数语义替代,这是由其形式结构的性质决定的。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模态结构论".2.细致地证明了跨界同一性问题是由模型所决定的一个形式结构问题,与同一个体能否跨越不同的实在世界这个本体论问题丝毫不相干。3. 对于学界所认为的弗雷格着名的"语句的指称是真值"的论断,作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1)语句的指称与该语句真假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就是语句的指称之间的关系;(2) 语句所指的真和假只是人们在思想方面对语句指称情况的一种判定,不能等同于语句的指称;(3)一个语句所包含的语词是否有指称,并不能必然决定一个语句是否有真假;(4) 弗雷格的论证是一种后验论证;(5)语句涵义的多样性决定语句指称的多样性。从而比较有力地证明了语句指称真值论是错误的。

  该书在解决逻辑哲学问题时,也体现了逻辑学家特有的睿智和机敏。1.英国学者赖宁证明:"所有的语义预设都是真的。"其基本思路是:如果 S 预设S',那么由(S□S')□(□S□S')和 S□□S 可得 S'.对此,该书的作者指出,预设逻辑是三值的,因为在考虑预设的情况下,"一个语句除了真假两个值之外,还存在其预设不成立从而出现'非真亦非假'即'无意义'或'不合适'的第三值。"这样,赖宁的诘难中的前提 S□□S 就并非永真的,从而得出赖宁的论证不成立。2.针对"真之符合论"在"事实"和"符合"等概念上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一方面以"对象的实际情况"取代"事实",另一方面以广义的、多层次的"一一相应"关系拓展同构的"符合"关系,既避免了传统符合论的困境,又赋予了符合论广阔的生存空间。3.按照奎因的本体论承诺理论,模态逻辑中量化只涉及不同可能世界中的个体,而不涉及不同可能世界,因此模态逻辑只涉及对个体的本体论承诺问题,而不需要对可能世界的本体论进行承诺。因此,"模态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是没有必要的。

  4.对于芭坎公式争议中所涉及的"会说话的驴子"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林斯基和查尔塔提出了"偶然抽象对象"的概念,本书作者将其修改为"相对抽象对象",既体现了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又避免了模态词"偶然"的使用。

  该书还提出或者涉及了一些逻辑哲学的开放性问题,给学者们指出了诸多的研究空间:1.逻辑究竟是"发现"的,还是"发明"的?2".从逻辑层次上来说,在一个命题或语句中,'明示的存在'要强于'隐含的存在'."这是为什么?3.塔斯基的真谓词是"全"的,而克里普克和古普塔等人的真谓词是"部分"的,"经典性"和"封闭性"得以保持的极大和极小条件分别是什么?4.对于自由逻辑和经典一阶逻辑的关系存在三种观点:特殊片段、扩张、多值,究竟哪一种更合理?

  逻辑是社会理性的基础之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逻辑。该书作者们作为逻辑学者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书中他们大声疾呼,为了每个人的科技意识更强烈,为了国人更多地关注现代逻辑",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掌握、重视现代逻辑吧!"
  
  参考文献:
  [1]胡泽洪,张家龙,等。逻辑哲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2]王路。 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J]. 哲学研究,2007(10):108-116.
  [3]陈波".逻辑的可修正性"再思考[J].哲学研究,2008(8):108-117.
  [4]杜国平, 傅庆芳。3 值逻辑与经典 2 值逻辑关系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668-672.
  [5]杜国平。知识蕴涵直觉主义逻辑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8-22.
  [6]杜国平。知识蕴涵与其他蕴涵的关系[J].哲学动态,2012(3):89-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