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道德内化的研究现状与简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6467字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德育的研究,从研究的内容看,主要集中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等方面,从研究的方法看,以思辨性论述为主,缺乏对德育内容如何内化为儿童青少年的内心信念的心理机制的实证考察。在德育实践中,如何使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成为了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长期困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因此,近 20 年来,道德内化问题逐渐成为国内伦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和德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系统梳理和总结道德内化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对提升未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道德内化的研究现状

  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既是发挥道德的社会调控作用,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和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但是,相比起伦理学中其他问题的研究,道德内化的研究历程很短。"内化"(internalization) 一词,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Durkheim,E. ) 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内化就是通过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将社会集体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即把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要素转化为个体的精神结构,实现社会道德的内化。也许由于这个问题研究的难度较大,"内化"或道"德内化"概念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国外社会心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对此展开专门研究也是 20 世纪中后期开始的。

  关于道德内化,已有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1. 对道德内化含义的理解。English 等(1958)认为,内化就是把外界事物融合到自己的身心系统,即把他人或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转变成自己的认识、价值标准或行为准则[1](P. 272)。Kelman(1958) 对内化的解释是,当个体为了使自己的信念和行动与自己的价值系统保持一致从而接受他人或群体的影响,这就是内化。

  个体接受外界影响对自己具有内在的激励作用。

  个体接受相关的观念、采取相应的行动可能对其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是有用的,或者是与其价值定向相一致的,或者是受其价值观所驱使。Kelman所说的内化,是外界影响所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指来自外界影响源的价值标准、态度或规范进入到了个体的心理系统,成为个体内部心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个体的行为[2].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198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包括若干阶段的价值内化连续体。内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变化过程,个体首先观察到某种现象,对此作出反应和评价,最终将其纳入到自己内在的人格结构。它包括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和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等阶段[3](P. 33 -37)。Martin(2006) 从广义的角度给内化下的定义是,内化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心理过程,将公开的以语言表达的和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和其他心理现象[4].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道德内化也做过界定。

  易法建(1998) 认为,道德内化是个体通过社会学习,接受社会影响,将社会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人格,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内化从实质上讲,就是将通过学习获得的社会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信念的过程,即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的过程[5].顾海根(1999) 提出,道德内化是个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将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动机的过程,使个体在无外界监督和压力的情况下能够表现出道德行为[6].许启贤(2003) 认为,道德内化的实质,就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7].

  上述认识的共同点,都是强调道德内化是个体通过接收外界环境的影响,将外在的道德规范或价值标准转化为个人内在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并形成个体的品德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上述观点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强调的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受动性一面,忽视了个体在道德建构中的主体作用或主观能动性。

  与上述认识形成对照的是,强调道德内化的主体作用、主动性、建构性和能动性。唐凯麟(2001) 提出,道德内化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选择和认同社会道德,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个体品德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道德是社会道德内化的结果[8](P. 161)。鲁洁、王逢贤(2002) 认为,道德内化是通过个体对社会道德的选择、认同和接纳,将社会道德融入自己的品德结构,转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以此指导和支配自己的行为[9](P. 358)。易小明、赵静波(2006) 提出,道德内化是个体学习、选择、改造和发展社会道德的过程,是个体按照时代要求和自己的道德需要对现有的社会道德体系进行分析、批判和扬弃,从而形成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过程[10].胡林英(2007) 也明确指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觉的人的领域,是人的主体性得以最深刻展示的领域。因此,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体主动探索,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应然关系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接受外界影响和灌输,盲目遵从既定规则,而是通过对现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独立思考、主动选择,把外界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形成主体的道德意识的过程[11](P. 30)。

  2. 对道德内化过程的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Kelman(1958) 于20 世纪50 年代在研究社会影响时,基于社会影响导致的态度变化,总结态度变化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遵从(compliance) 、认同(identification) 和内化(internalization) .遵从是个体希望获得他人或群体的赞同和肯定时发生。

  个体接受他人或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对外界期望的诱导性行为并不是真心实意的,他们只是为了获得外界的奖赏,避免惩罚或责难。因此,从遵从行为获得的满足感可归结为接受影响带来的社会后果。认同是在个体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个体之所以采取诱导行为,是因为它与理想的关系有关。从认同中获得的满足感可归结为遵从之类的行动。内化则是个体真正接受社会影响,采取诱导行为能获得一种内在的激励。诱导行为与个体的价值观相符,与个体的需要一致。

  个体所采取的诱导行为能整合到其现有的价值体系之中。因此,从内化中获得的满足感可归结为新行为的内容本身[2].

  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1989) 等人通过对价值内化的过程的研究,总结出内化要经历的五种发展水平或阶段。首先是接受(receiving) ,个体觉察到引起情感和行为、形成发生情感的复合体的刺激; 其次是反应(responding) ,个体对情感刺激做出固定的反应; 再次是价值评价(valuing) ,当个体的行为始终如一时,他开始持有某种价值标准;第四是组织(organization) ,个体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 最后是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or value com-plex) ,个体根据一套相互联系的价值观、建构或世界观,对负有价值的各种情境做出始终如一的反应[3](P. 33 -37)。

  我国学者燕国材(1997) 把道德内化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定向阶段,这是道德内化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立内化目标,激发内化动机。(2) 认识阶段,这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个体首先通过观察形成一定的道德表象,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概念和道德观点。(3) 评价阶段,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对道德现象的社会意义进行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道德态度。道德评价蕴含着道德情感,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结合。(4) 顺从阶段,是个体在没有完全认识到道德规范的意义、价值和必要性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服从外界要求,遵守道德规范,执行相关命令等。这是处于道德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行为表现。(5) 认同阶段,主体在认知上表现出对外界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意义、价值和必要性有较深刻的理解,情感上表现出对相关行为规范自愿的接纳和赞成,意向上表现出遵守相关规范的自觉性。外界的道德规范已被纳入到个体的品德结构之中,与个体内在的道德信念融为一体。(6) 良心化阶段,个体已自觉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能独立评价自己的思想言行,主动调节自身行为以符合道德要求。个体道德发展到良心化阶段,标准着道德内化的真正完成[12].

  鲁洁和王逢贤(2002) 将道德内化分为感受、分析、选择三个阶段。感受是指外界道德现象的相关信息引起个体的感知和注意,形成心理表象;分析是指以道德表象为基础,辨析、评价相关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及其社会意义,形成个体的判断和认识; 选择是指个体以自己获得的对相关道德准则的认识为基础,形成一定的品德结构,以此同化外界的相关道德规范或对自己的品德结构进行改组以顺应相关的道德要求,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品德结构[9](P. 358)。

  胡林英(2007) 将道德内化过程分为虚壹而静、以身体之、知行合一三个阶段。虚壹而静,是指克服偏见和前见,无主观偏向地学习道德知识,接受新的道德观念。主要包括道德经验和情感共鸣两个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情义交融,以此促进个体道德图式对新的道德内容的同化; 以身体之,是指道德主体积极、主动将新的道德经验、道德要求纳入到个体现有的道德图式之中,通过对新旧道德知识的加工处理,实现新旧道德知识的协调和一致,使新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成为个体内在道德图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此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情感和自觉的遵循意愿; 知行合一,是指个体不仅通过道德内化形成了自己内在的品德结构和道德图式,而且能够自觉地将内在的道德信念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实现化外在规范为内在德性与化德性为德行的统一。[13]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学术界对道德内化过程的认识和道德内化阶段的划分尽管不尽一致,但从实质上看,它们都揭示了道德内化由外到内,由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由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由的演化和转变。

  3. 对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尽管几乎所有的道德发展理论都对道德内化问题进行过探讨,也形成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缺乏系统的探讨。心理学领域中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分别从强化、自居作用、角色扮演、观点采择、移情、自我强化与自我调节等方面分析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我国有学者对来自不同心理学流派中关于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做过引介和归纳。他们指出,道德内化,主要是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认同自居、自我强化等方式实现的[5][6][14].

  4. 对道德内化的途径和促进道德内化的方法的研究。心理学中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儿童的品德是儿童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儿童青少年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生态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和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的主动建构,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本途径[7][10][15].秉持这样一些思想主张,德育理论界和一线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促进道德内化的一些建议和操作方法,如优化道德环境、革新传统社会道德与学校德育内容、尊重个体的主动性、遵循个体道德认知能力施加教育影响等。[16]

  二、简评

  综上所述,伦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等学科对道德内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道德内化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时间较短,我们发现,已有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1. 研究方法上,思辨性论述较多,实证研究、对实证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建构还很欠缺。

  2. 对道德内化的具体的、微观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微观心理机制的系统研究。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流派虽然触及到了道德内化的某些心理机制,但对不同机制之间的关系和整合缺乏足够的重视。

  3. 对道德内化过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成人的,忽视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群体道德内化的特点的研究,对处于道德内化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还很薄弱。这可能是当前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难于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 道德心理学虽然对影响道德内化的主客观因素有过一些实证研究,但对诸多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的归纳和建构。

  5. 学术界提出的促进道德内化的方法还很琐碎、经验化色彩浓厚,科学性、系统性不够。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 未来研究的重点

  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道德内化的含义及实质。在对道德内化含义和实质的把握上,重点要关注道德内化到底是指向于道德发展的过程还是结果,又还是二者的统一; 道德内化到底依靠外界环境因素的单方面塑造,还是主体主动建构,又还是二者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2. 道德内化心理机制的整合构建。主要解决到底是哪些心理因素参与道德内化,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等问题。

  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发展。主要解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所受的外界影响因素有哪些,参与道德内化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内外因素产生作用的机制如何,道德内化的特点和表现怎样等问题。

  4. 综合考察影响道德内化的主客观因素,构建道德内化过程和结果的整合模型。

  5. 道德内化研究成果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即依据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制定儿童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案。

  (二) 未来研究的基本思路

  1. 伦理学研究既应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演变,又应借助于相关实证学科,特别是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对社会道德与个体品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外在的道德规范如何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机制的研究。这样才能既保证特定时期所需要的普遍伦理规范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又使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深入人的内心,使其能被付诸实践,形成普遍的道德氛围和道德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2. 内化,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其过程表现为个体利用各种内在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和综合作用,接受外界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媒介等的影响。道德内化是主体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个体受环境影响的被动性,也有个体参与、体验、感受、选择、认同的主动性。道德内化的结果表现为个体品德和道德人格的形成。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既是道德内化的结果,又是新的道德规范内化的基础。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们认为,个体品德结构在面临新的道德情境和道德规范时,也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作用而不断发展的。

  3. 关于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研究应整合伦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运用哲学思考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借鉴伦理学的成果,以保证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这方面的研究应属于价值研究的范畴,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保证道德教育方式、手段的科学性和恰当性,这方面的研究更多地属于实证科学的研究范畴。我们认为,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德育实践中,也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4. 儿童、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过程,也即是道德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外界环境施加教育影响和主体自身积极主动的内部建构的交互作用过程。外界的影响要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重视个体品德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内部建构过程。

  5. 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必须基于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规律。教育者必须科学把握儿童、青少年道德内化的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English,H. English,A.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and psychoanalytical terms. New York: David McKay,1958.
  [2]Kelman,H. C. 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 internaliza-tion 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1) .
  [3][美]克拉斯沃尔,布鲁姆等着。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 : 情感领域[M]. 施良方,张云高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Martin,J. Reinterpreting internalization and agency throughG. H. Mead's perspectival realism. Human Development,2006,49.
  [5]易法建。 论道德内化[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