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道德异化现象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作者:刘伟杰;闫文辉
发布于:2020-04-28 共7027字

  摘    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异化劳动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合理进行了批判,但是批判本身不是目的,马克思是借批判的手段阐述他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同样,用异化思想分析当前的道德,是想通过对当前的道德进行扬弃,达到一个应有的道德世界。道德异化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一定危害,即限制人的自由、让人变得虚伪、成为追求功利的旗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扰乱社会秩序。针对道德异化现象的对策包括:明晰“道德必然”与“道德期”的界限、正确对待传统道德规范、着重培育内化道德观念、明确伦理道德现象的边界。

  关键词: 异化; 道德异化; 危害; 对策;

  Abstract: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1844, Marx criticized the irrationality of capitalist society with alienated labor, but the criticism was not an end in itself. Marx expounded hi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social ideal by means of criticism. Similarl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orality with alienation thought is to achieve a proper moral world by developing and discarding the current morality. Moral alienation has caused certain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 restricting people's freedom, making people hypocritical, becoming the banner of pursuing utility, even disturbing the social order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alienation include: clarify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moral necessity” and “moral period”, correctly treating traditional moral norms,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internalized moral concepts, and clarifying the boundary of ethical phenomena.

  Keyword: alienation; moral alienation; harm; countermeasure;

  一、“异化”及“道德异化”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术语,最早是被17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开始使用,在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那里得到了更多的使用,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运用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标志着在对“异化”的研究上,超越了之前的黑格尔、费尔巴哈、鲍威尔等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个规定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种种不合理所做的批判,在批判的过程中也阐发了他的共产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是异化劳动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即异化劳动的扬弃阶段,“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向社会人即合乎本性的人自身的复归。这种发展是保存了以往全部成果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的解决,也是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类、自由与必然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1]马克思借助“异化” 这个哲学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再到“扬弃异化”,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进行描述,这个科学的思维逻辑完全可以用来分析道德,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德异化现象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道德在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的产物。”[2]道德被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引导人类走向自由,以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现实社会的道德在某些方面似乎已经违背了它被设计出来的初衷,发生了异化。异化后的道德与人之间形成了对立,道德作为被主体人创造出来的客体却反过来支配主体人,形成了“反客为主”的异己关系,不仅没有达到调节社会关系、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反而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

  二、“道德异化”的危害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本意是调节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道德发生异化后,道德作为被创造出来的客体却反过来限制主体人的自由,让人变得虚伪。不仅如此,道德还成为了人们追求功利的遮羞布,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稳定。

  首先,异化道德限制了人的道德自由。道德自由意味着作为一个自由人,有行动自由的选择能力和权力,也就意味着有选择道德规范以规范自身行为的自由。因为“自由既是道德的前提,又是道德的表现。作为道德的前提,自由赋予了人类以选择自己行为的可能性,而正是这种可能性使人的行为获得了道德意义,成为可以在道德上进行褒贬的对象。”[3]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义利关系、群个关系、他我关系、公私关系的选择自由,也就无法对他的行为做出评价,他的行为也就丧失了道德意义。当然,道德自由并不代表道德主体可以无视社会的道德要求为所欲为,这样只会让整个社会陷入一个无秩序状态,道德自由也就没了保障。道德自由是道德主体在不违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在社会客观条件所能容忍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自身的道德行为,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的权利。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而非自然,作为被主体人创造出来的客体,依据常理,应该是被人所用,与人统一,至少不能与人对立,更不能颠倒主客关系,反过来限制人。道德发生异化后,道德作为被主体人制造出来的客体反过来奴役人、限制人,最典型的就是现代社会经常出现的道德绑架现象。“道德绑架”的大致内涵是:“人们以行善的名义,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4]洪战辉就是一个被道德绑架的典型:他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依据常理,做报告就是劳动,理应得到报酬,但是他却不敢要,因为作为一个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不应该计较经济上的利益,如果收费了就会被社会舆论吞没。还有近期频繁发生的公交车、地铁站上年轻人被老人“强行让座”事件,天津港爆炸马云被逼捐事件等等,都属于道德绑架事件。在道德绑架事件中,被绑架的人往往面临无法选择的境地,他们被强行要求做出违背自身意志的道德选择,被迫让渡自己的合理权益,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陷入舆论的攻击。道德绑架是道德异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它剥夺了人的道德自由,让人丧失了“类性质”和“类意义”以及人为之人的标志和尊严,成为了限制作为主体人的异己力量。

  其次,异化道德会让人变得虚伪。道德作为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拥有广泛的调节范围,能够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历来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在传统封建社会中,以道德作为终极关怀的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其道德文化也深深影响到了现代。儒家道德文化强调重利轻义、贵义贱利;主张维护集体利益和拥有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与和谐原则;并且非常注重人伦价值,要求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在人伦关系的地位和价值,依据道德规范尽自己的义务。这些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能够为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重要文化资源,但是也同样存在问题。儒家的文化价值与中国现实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存在着过分理想化的问题,提出的许多道德要求都缺乏实施的可能性,这就导致了人们虚伪性的出现。体现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是实际行为往往严重不符,存在表里不一的虚伪现象。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辩、理欲之辩,将道德与利益对立起来,这种大公无私的圣性道德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企及。 许多人无法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但是又不想被评价为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就只能在表面上满足圣性道德要求,实际上做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于是人们就呈现出了“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虚伪面容。此外,中国道德文化强调人伦价值,尊重礼法,要求人们必须要在社会伦理规范下行事,这就导致了中国人普遍善于“演戏”的现象。在这个充满伦理规范的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套属于自己伦理地位的行为规范。在进入社会后人们就会抛弃自我本真,下意识地按照属于自身伦理地位的行为规范进入角色表演,违背自身角色要求的行为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与善于演戏的虚伪现象都是道德异化所致,这与道德所倡导的真、善、美的初衷背道而驰,是道德发生异化的表现。

  第三,异化道德变成了追求功利的手段。世界上无论哪一种高明的学说或者思想,用之既久,都会产生相反的弊病,会变得形式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道德也是如此。道德本身是由人为创造的、引导人追求真、善、美的规范体系,它不但是一个规范体系,同时是一个评价体系,可以对社会中人的行为做出相应的道德评价。但是道德作为一个评价体系来讲,天生就存在弊病,它只能对人们的外在行为做出评价,对于有合乎社会真、善、美等社会道德要求行为的人,就会承认他是一个善人,无法对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目的做出认识和评价,这个天生的弊病也就造就了“道德形式主义”。真正的道德是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不带任何虚伪或强迫的成分,也不带有世俗功利色彩。“道德形式主义”只是做到了在行为上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否道德不得而知。人的言行在经过道德评价体系评定后,符合道德标准的人就会受到社会的称赞表彰,会得到许多有形无形的社会资源。许多人就利用了这一点,打着真、善、美的道德旗帜来谋求自己的私利。例如,一些明星的经纪公司对签约明星进行道德人设包装,对明星的慈善行为大肆炒作以迎合社会道德要求,树立道德形象,谋求私利。一些企业家为了提升其社会影响力,设立各种慈善基金,营造良好的道德形象,谋求企业发展。一些普通人做善事,例如对道路上的乞丐进行施舍,并不是想真正地帮助他们,而是为了收获他人对自身仁慈行为的肯定与自我内心的满足。这种“道德形式主义”和“道德功利主义”不仅在社会上盛行,在学校中也是非常流行的。学校利用道德的善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并通过竞争的方式对学生排序,评价优秀的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项。无形之中不仅让孩子产生了片面的道德认知,而且也对孩子灌输了追求道德形式就能得到奖赏的功利性思想,对孩子的“三观”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是“道德形式主义”的为了道德而道德,还是“道德功利主义”的为了功利而道德,都与人作为人的类性质、类意义不符,不仅违背了道德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初衷,而且也让人丧失了主体性,让道德成为奴役人类的异化力量。

  第四,异化道德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道德的宗旨是弘扬人的至善禀赋。”[5]用道德对人与社会进行批判,可以促进个人人格的完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虽然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要知道,“正是渴望人间变成天堂的意愿使得人间变成了地狱。”善与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善的过度追求往往都会导致恶果发生。对于道德的过度追求会使道德发生异化,出现泛道德化批判的状况,道德也就由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力量转变成了扰乱社会秩序的力量,阻碍社会的发展。“泛道德化批判是将伦理道德作为价值标准评判一切社会现象的批判方式。”[6]在批判的过程中,对非道德领域的问题也进行了批判,具有盲目性和空想性。道德本身具有理想性,“道德不是现象的,而是反思的。它是对现实的评价性反映。故,他虽居于现实,却总是指向未来理想。”[7]泛道德化批判主张“道德万能”,过度夸大道德的功能,用具有理想性特质的道德批判一切,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历史上,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德性文化就是一种泛道德文化,“这种道德化衍射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道德化’、在法制上表现为‘法律道德化’、在经济上表现为‘经济道德化’、在艺术上表现为‘艺术道德化’。受到这种传统德性论影响,人们对社会现象看法上难免带有以道德批判优先的倾向,这是泛道德化批判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化’的历史文化根源。”[8]现实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的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并没有成型,新旧社会的道德矛盾造成了泛道德化批判。泛道德化批判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批判作用相反,人为增添道德焦虑,导致对社会现状和前景的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进而产生道德沦丧、社会黑暗等错误思潮,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社会发展。同时,还极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危害我国社会安全。如此,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道德,异化为扰乱社会秩序的诱因。

  三、道德异化现象的对策

  劳动的异化就是人的自我异化,虽然它有各种不合理,但是又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渡点,因为它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母体,同时它也为第三大社会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样,异化道德虽然有种种弊端,它也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过渡点,是新的道德产生的母体。我们利用“异化”思想对道德进行批判本身并不是目的,批判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我们的目的是借助扬弃的过程来阐述一个应有的道德世界。道德异化与道德异化的扬弃是同一条路,道德异化虽是人类社会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存在的必然现象,但是它也为扬弃异化奠定了基础。

  针对种种道德异化现象,我们在今后的道德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明晰“道德必然”与“道德期待”的界限。道德作为一种调解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本身存在着层次性。美国学者富勒把道德分为“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基本的道德,是人们必须要遵循的“道德必然”;而“愿望的道德”是人可以达到的崇高的道德,本质上是“道德期待”。人们在遵循“义务道德”的前提下可以自由选择,这是人们所拥有的道德自由。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评价体系,对于不履行“义务道德”要求的人可以进行否定与谴责,但是对于不追求“愿望道德”要求的人却不能否定与谴责。道德绑架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没有明晰“道德必然”与“道德期待”之间的界限,把“道德期待”当作“道德必然”,强制他人做出特定的行为,限制人的道德自由。只有明晰了“道德必然”与“道德期待”之间的界限,人们也就自然知晓了可以谴责与不该谴责之间的界限,进而尊重人们是否选择“道德期待”的自由。

  第二,正确对待传统道德规范。传统的道德规范是现代社会道德建设重要的思想资源,是现代道德建设的根基。但是对于传统的道德规范我们也要保持理性,批判继承。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儒家道德思想重视人伦价值,强调礼法,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并以“内圣外王”“天下为公”为指引,着力营造了一个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圣人形象,这个圣人形象不仅成为了全社会所追求的道德理想,也慢慢成为了评价人们思想行为的评判标准。在封建小农经济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与人之间没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这样的道德规范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现阶段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相适应,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权利、法制,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利用传统的人伦礼法、道德规范对现代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势必会造成“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以及善于演戏等虚伪现象。所以,在进行社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剔除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与人伦礼法,重视人的自由平等,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

  第三,着重培育内化道德观念。道德是人自然和本真的天性流露,是内化于心的自发性修养。有内化道德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道德,他的所作所为是出于理当如此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去做,不带有任何世俗功利的目的。没有内化道德的人,他们的言行不是出于人本真的天性流露,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这样的人虽然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但却不能说是有道德的人。一个人道德与否关键在于内心修养,因为外在言行虽能反映人的内心,但也可能是“逢场作戏”的表象。因此,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关键在于让道德观念内化于心,成为人的内在品性。从个人来说,要做到修德养心:从小事入手,身边做起,在道德实践中净化自身道德意识,洗清自身杂念,提高自身道德境界。此外,培育内化道德要对学校的德育进行反思。我国当前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设置各种道德标准让学生竞争,“教师以‘标准化’的道德知识、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规范学生‘应该做什么’现象大量存在。”[9]这种教育方式只能收获“形式上”的教育效果,并没有让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学校要切实重视德育的地位,科学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循序渐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道德真正深入学生内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四,明确伦理道德现象的边界。道德标准评判的对象只能是有道德伦理意义的对象,超出道德伦理现象范围以外的就不能用道德标准评判。对道德的过度追求,用道德批判一切、调节一切的观念带有明显的道德至上的色彩。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伦理型社会,历来倡导道德高于一切,认为道德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用道德统御一切。这种把道德推向极端,反而会事与愿违。因为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无限制地扩大其应用范围,追求极端,势必会向相反的趋势转化。极端化的道德至上、道德万能思想,反而会使道德失去其应有的调节功能。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很多东西不具有伦理现象的性质,因而也不能简单地利用道德的善恶观念进行评价,并且单纯的道德批判会遮蔽制度的错位或缺失。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伦理道德行为与非伦理道德行为的边界以及道德的功能,确立相应的道德标准,让道德在伦理现象范围内对社会现代生活进行调节和引领,纠正泛道德化批判思维。

  参考文献

  [1] 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东岳论丛,2005(1):61—67.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9—91.
  [3] 沈晓阳.论“道德应当”与“道德必须”[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1):52—57.
  [4] 覃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5):246—250.
  [5] 张之沧.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52—61+159—160.
  [6] 林宇晖.泛道德化批判的归因探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3):16—20.
  [7]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
  [8] 李嘉谊.对泛道德化批判之批判[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41.
  [9] 冯文全,陈一帆.《道德经》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2):66—68.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刘伟杰,闫文辉.论道德异化的危害及对策[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4):82-8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