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重在用人。用人之道在于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在实际工作中,高明的领导不仅需要善于发现和运用下属的长处,还要善于使下属的“短处”得到“长用”,达到用人的最高境界。领导干部使下属的“短处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领导态度和领导能力,更是一种领导艺术。
有条件地“短处长用”.对于他人的短处,既不能一味地弃而不用,也不能任性而用,只有具备某些条件时才能做到“短处长用”.一者,因地因时制宜,使其“短处”能够变成“长处”.清代将军杨时斋任命跛子去守护炮台。在守炮台这种工作中,瘸子就是领导眼里的“长处”.因为他很难弃阵地而逃,只有一心一意坚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所以,他会比那些“正常”的士兵更“敬业”、更“爱岗”.二者,使用对象的短处通过能力锻炼可以克服并且能够发挥长处的效用。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由于某项技能的缺失而没有机会、平台来锻炼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从表面上来看,他在这些方面显得比他人“弱”.建国之初,毛泽东任用不习水性、连坐船都晕的萧劲光为海军司令。当时有人说一个海军司令不精通水性根本不能建设好海军,说主席用人用其短不妥。初看起来,不精通水性、连坐船都晕是一位海军司令的“短板”.但不习水性、会晕船,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克服的。
事隔8年以后,当毛泽东问及萧劲光是否会晕船。萧劲光回复毛泽东“不再会晕船,并且比一般士兵更适应海上生活”.所以说,领导干部不能从表象来看待下属的短处,而应知人善任,而应当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下属的短处。
有原则地“短处长用”.在使下属的“短处长用”时,领导干部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用某下属的“缺点”比用其他下属的“长处”更有利用于工作的开展。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嗜酒如命,每饮必出事端,还犯过醉酒失徐州的大错。可以说,作为领军将领,张飞嗜酒成为其自身的一大弱点,但酒中也出奇谋。诸葛亮曾利用张飞嗜酒的弱点麻痹张合而智破之,可谓出“奇谋”,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二是有利于下属个人的全面发展。领导干部在使用下属的短处时,必须考虑到下属的利益诉求,考虑到下属个人的全面发展,否则将会招致下属的抵触。对于下属来说,克服自身的短处从而达到长用往往比发挥自身的长处,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智慧。在这个得失权衡比较过程中,作为用人者,领导干部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和冲突。只有建立在下属个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下属得到领导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才能够尽最大努力达到自身的“短处长用”.“短处长用”须得其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如果方法不当,也有可能会犯“马谡失街亭”之错。所以,在发现和利用下属的短处时,还得注重方法。首先是使下属准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合理定位自己。
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能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力求最完美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以回馈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栽培,从而使缺点变成 “长处”.在这个克服缺点和弱项的过程中,下属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以后面对工作中的任何困难,他都敢于直面挑战,自己得到了“重生”.当然,不是所有的下属都敢直面自身的缺点并且能够改正。这就需要用人者使用下属短处的方法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宜,不能一概而论。再者需要领导干部能够把握下属的缺点,寻求或者创造合适的平台把下属的短处转变成长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对下属的短处具备独到的见解,对适合下属短处发展的平台具有较高的判断力,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有预见性地使用下属的短处,才能创造性地“短处长用”.当然,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而最终能否让下属的“短处”得到“长用”的方法,取决于领导们能不能将这“人、时、事”三者有机地糅合,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反之,一味机械地追求“短处长用”的方法,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极其不理智的行为,反而会使效率低下,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