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领导艺术论文

从领导思维的角度看中层领导应具备的思维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8 共5798字
       论文摘要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惯模式,是观念上存在着的相对稳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涉及领导思维方式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仅就中层领导的思维方式问题做一些探索和分析。
  
  一、中层领导的角色定位和思维方式定位
  
  (一)中层领导的角色定位
  
  从系统论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系统,而系统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层次。如果把某一个部门或单位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那么,这个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就可以分为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企业或事业单位,以及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中层领导在单位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位置,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上,中层领导是被领导者,需要掌握与上级相处的技巧和方法。中层领导不能只埋头苦干,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管理技巧和方法,对团队实施有效管理。对下,中层领导既需要树立领导权威,善于授权,同时又要把责任落实到位,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努力构建一支和谐高效的团队。同级之间,中层领导应学会和谐相处,加强沟通,多创造机会进行协同合作,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实现共赢。
  
  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不同层次的领导,其能力指数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下表所示)。
  
  从表格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把一个部门或单位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就可以把领导群体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高层领导属于决策层,其主要职责在于负责大政方针、重大事项的决定,以确保决策目标正确、选才用人得当;中层领导属于管理层,其主要职责在于协调运转,因而兼具领导和管理的双重属性;基层领导属于执行层或操作层,其主要职责在于抓落实和执行。
  
  (二)中层领导的思维方式定位
  
  从逻辑上讲,中层领导的思维方式定位,应取决于其角色定位。相对于下级来说,中层是领导者,因此应具有领导思维方式。相对于上级来说,中层又是被领导者或执行者,主要担负有效的执行和管理职能,因此应具有管理思维方式。因此,中层领导的思维方式应兼具领导思维和管理思维,是领导思维和管理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从领导思维的角度看,中层领导应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中层领导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有许多,例如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包括直觉思维或灵感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单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等。根据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需要,在此我们侧重强调中层领导应更加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
  
  (一)辩证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对于中层领导来说,辩证思维尤为重要。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矛盾思维,即从矛盾的转化和运动变化中去把握和研究领导实践,去发现领导过程的内在矛盾性,更深刻地把握领导活动的本质。中层领导应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这对于提高领导效能具有倍增作用。
  
  首先,中层领导要学会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中层领导上任伊始,在工作思路上,应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在处理工作关系上,应处理好前任与后任的关系、对上与对下的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批评与表扬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等;在改革的力度上,应注重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和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争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在对人、对事、对物的处理方式上,不能只看一面,而要坚持两分法,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要看表面,也要看到它的更深层面;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还要看客观条件。因此,只有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且善于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才能够“抓大放小,以大兼小”,同时又能够“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在大同中看到差别,在差别中看到利益的重合点;才能根据不同情况,科学地制订工作的计划,促进制度的落实、关系的理顺,以及灵活地决定行动的策略,求得双赢、多赢的结果。在实践活动中,中层领导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坚持全面性,力戒片面性;坚持系统性,力戒孤立性;坚持发展和创新,力戒僵化和保守;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力戒绝对对立或绝对统一的观点。
  
  其次,中层领导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去做好协调工作,理顺工作关系。中层领导处于管理层的定位,决定了其主要职责是运转协调,以此保证上级领导决策的有效实施。要实现运转协调的顺畅,中层领导应该吃透“三头”,即“上头“”下头”“外头”。吃透“上头”,是指正确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具体指示精神。只有吃透“上头”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出辙,不脱轨,把事情顺利办好。吃透“下头”,是指了解和掌握自己所管理部门或单位内的实际情况。只有吃透“下头”,才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把结合点和切入点找准。吃透“外头”,是指了解和熟悉外部趋势等情况,并及时吸收和借鉴外部的先进经验及文明成果,以利于取长补短,搞好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双赢。
  
  再次,中层领导要善于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而不能采取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做法。***总书记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就是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此外,中层领导在工作中运用辩证思维方式,还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等。
  
  (二)战略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战略思维是领导者特有的最突出的思考活动,主要指在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部署、战略布局以及战略措施等设计与思考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思维方式。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层领导虽不属于高层领导,但也要强化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为日后晋升为高层领导奠定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
  
  第一,在实践活动中,中层领导对战略思维方式的运用体现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尤其是大局意识。在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上,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对部门或单位工作要有一个全局性的谋划,不可局限于事务主义。二是必须以全局的利益考虑得失标准,切忌存有本位主义思想。以大局为重原则,即在处理与上级关系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体利益,要以服从大局为行为准则,而不应以个人得失利害为行为标准。第二,在工作的思路上,对战略思维方式的运用体现为应学会超前思维、超级思维和超常思维。超前思维,就是运用一种高远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获得常人不能得知的信息,从而提前做出正确决策,取得事业成功的思维活动。超前思维体现为对部门工作的深谋远虑和科学预判,是领导者智慧和预见力的表现。超级思维是一种主动跳出部门或单位的思维定式,站在上级领导的角度反观或评价现有部门工作的思维活动。超级思维有利于部门工作的推进,进而与上级保持行动上的一致。超常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面对困难和问题,当运用传统的或常规的办法难以奏效时,则可以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就属于超常思维。它要求中层领导要有敢于超越常规的信心和勇气,有敢于突破常规、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善于实现工作目标的创新之举。
  
  一般而言,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是战略思维的根本,科学预见是战略运筹的前导,机遇意识是战略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层领导要强化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加强哲学素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努力拓展知识面,把丰厚的知识积累作为战略思维的材料;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三)创新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创新思维作为人脑机能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勇于除旧布新的思维活动,都属于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范畴。
  
  中层领导的工作,不可缺少创新思维。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完成这样艰巨的改革任务,需要中层领导创新思维方式,调整或改变以往那些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对待别人的先进经验,要遵循“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创新提高”的思路。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甚至照抄照搬,就不可能实现领导工作的创新。
  
  (四)底线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底线思维,概括地说,就是要从最困难处着眼,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正如***总书记所说,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实践活动中,中层领导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判断事物不能只想好的一面或顺利的一方,而应该把形势和困难想得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严峻一些。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要有准确的把握和充分的估计。要真切地看到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困难是什么,而且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才能避免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在实践活动中,中层领导运用底线思维,不是做事没有底气,干工作“前怕狼后怕虎”,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更能动地推进工作,尽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大的决策失误。
  
  此外,中层领导还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单纯地去追求GDP,而应该善于确立政绩底线。二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善于确立风险底线。例如(中国)上海自贸实验区建设,既有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潜藏着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排查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要树立绩效意识,合理地制定或确立绩效底线。四是要树立法律底线,做到勤政、廉政,不但“高压线”不能摸,而且做人的底线也不能越。
  
  三、从管理思维的角度看,中层领导应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网络思维
  
  领导与管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交叉性的关系。首先,它们的联系在于,领导和管理在目的上都是引导和保证社会组织高效、优质、低耗、安全地运行,以实现最大的效益。其次,它们也有区别。在我国现实社会中,如果把一个部门或单位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来看的话,那么,高层领导的主要职责在于决策和用人,而管理职责则相对少一些。中层领导由于兼具领导和管理的双重职责,而且是以执行和管理为主,因此,中层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应侧重运用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网络思维。
  
  (一)系统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系统思维方式是指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孤立的、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中层领导应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首先,要注意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即科学分析部门或单位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整体工作中的性质,例如抓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对部门或单位具有整体效应。其次,要注意管理的结构性,即科学分析部门或单位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应对有的部分或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寻求最佳结构而克服不良结构。只有各部分的结构搭配合理,其部门或单位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再次,要注意管理的层次性。
  
  层次性可以帮助中层领导分析部门或单位在全局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最后,要注意管理工作的目的性、预见性和开放性。目的性、预见性可以帮助中层领导掌握部门或单位发展变化的方向,实施信息控制;开放性可以启发中层领导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系统思维方式对中层领导的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其操作原则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能力的基本内容。提高中层领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为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中层领导在部门或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原则,即高度重视法治思维,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思维强调尊重法律权威、遵循法治原则、体现法律理性,法治方式强调按照法律规则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冲突纠纷,遵循法治规律行使权力。因此,中层领导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方式。一要带头养成学法的良好习惯,使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二要牢固树立法治信仰,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在法治的轨道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在法律的框架下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网络思维及其操作原则
  
  简而言之,网络思维方式就是要自觉树立学网、懂网、爱网、用网的思想意识,这是作为中层领导应当具备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技能。当今世界,网络创新已经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强劲力量之一。中层领导要充分认识网络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地把握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挣脱“怕网、躲网、恨网”的思想羁绊,将驾驭网络的能力作为提升日常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首先,中层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将传统的“鱼水深情”发展成今天的“一网情深”,可以运用网络与下属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这有助于迅速地了解民情、民意,包括他们的一些需要和诉求。要深入把握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机理,发挥网络优势,深入联系群众,融合多源信息,让网络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大平台”。其次,中层领导可以通过网络与下属进行交流活动,这有助于及时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思维为我们更广泛、迅速、方便地听取群众意见,为解决各种疑难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再次,中层领导可以通过网络提高办事效率。例如,有时候单位通知紧急事情,以传统的电话联络方式没有网络信息来得便捷。最后,中层领导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应用灵活自如地在信息空间遨游,思维的发散性将得到训练和强化,切身感受到网络思维的多元魅力和立体宽广。
  
  总之,网络已成为当今最活跃、最先进、最迅速普及的社会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中层领导自觉地树立网络思维方式,就可以将网络作为科学管理的新资源、新财富、新手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