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笔者针对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通过问卷调查法, 以自编的问卷 (包括选择题和开放题) 对福建、 广东、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西等七个省区 35 所中学的师生、 学校行政干部及家长、 社会其他人员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218 份。 对其选择题予以统计分析, 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结果如下: 在校长领导力方面, 赞同校长刚性要求和发号施令的占 23.9%,喜欢校长民主决策、 公正施政的占 76.1%; 在学校实力方面, 赞同升学率高和上名校多等硬实力的占 31%, 喜欢能满足学生选择、 适合学生成长等软实力的占 69%; 在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的关系方面, 承认校长领导的价值取向和师生的价值传递与学校软实力有关系的占 89%, 认为无甚关系的占 11%. 对其主观题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 影响学校软实力因素集中在办学理念、 办学质量、 师生精神风貌、 社会资源、社会影响力等方面; 影响校长领导力因素集中在办学智慧、 决策能力、 声誉威望、 领导人格等方面; 校长领导决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为开放、 民主、 包容、 果断等领导特征; 校长领导人格体现为虚心、 谦和、 躬身实践、 率身示范上。 这表明,尽管当今 “应试竞争” 与 “生源争夺战” 日趋激烈, 人们喜欢的却是柔性的有智慧、 有威望和有人格魅力的校长领导力, 看重有先进理念、 优势资源、 有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校软实力。
一、 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的关系
调查发现, 校长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其民主决策、 公正施政、 深入基层、 平等待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 学校软实力不在于升学率高、 上名校人数多等方面, 而取决于满足学生选择、 适合学生成长、 有内涵、 有品位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质量、 师生精神风貌、 社会资源、 社会影响力和校长领导的办学智慧、 声誉威望、 领导人格及校长领导价值取向的影响力、 师生价值传递的生成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的吸引力。
由此, 我们不得不反思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反思结果有三。 一是迄今为止, 我们对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呈二元悖反: 把校长领导力与校长管理能力背离, 没能从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综合视角来审视校长领导力。 二是把校长领导力集中定位在一元能力上, 即校长课程领导力,没能把校长领导力置于教育发展、 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审视, 有意无意地把校长领导力狭隘化。 三是把校长领导力局限在提高学业成绩和升学率上 (即学校硬实力), 没能把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上升到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高度以及拓展到对社会的影响力、 吸引力等方面 (即学校软实力) 去研究, 有意无意地削弱了校长领导力的多元化功能。
校长领导力集管理与领导于一体, 其领导力内涵包括两方面: 一是从管理角度而言, 在教育教学的层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学校的硬实力; 二是从领导角度而言, 在端正办学方向、 引领学校发展、 满足教育需求、 顺应社会发展等方面, 形成和壮大学校的软实力。 这说明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存在必然关系:
一是校长职能与办学实力的关系; 二是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的关系。 本研究正是从这些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通过提升校长领导力而壮大学校软实力。
从校长领导职能来说, 校长领导力是指校长根据学校办学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学校有内涵、 有品位、 有特色发展和学生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成长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学校发展谋划能力、 教育政策执行能力、教育资源开发能力、 教育管理经营能力和教育人格感召力。
从学校办学实力来说, 学校办学实力是学校得偿所愿, 赢得人民和社会满意的能力。 这种 “得偿所愿” 的能力自然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 但就学校软实力而言, 学校软实力是区别于学校硬实力 (如硬件设备、 师资队伍、 生源质量、 升学指标等), 但与硬实力密切相关的学校文化、 学校品格、 学校价值观以及师生在校内外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精神风貌等能够提升学校吸引力、 公信力, 以至使人民和社会喜爱和拥戴的影响力。 这种吸引力、 公信力和影响力说到底是一种价值魅力。 也就是说, 学校软实力是一种令人倾慕的价值观, 它与教育发展、 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是同一的, 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学校文化品格、 文化精神、 文化智慧和文化担当, 足以使学校成为 “强磁场”, 产生一种令人倾慕的向心力和同化力。
据此, 从校长领导职能和学校办学实力分析, 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软实力至少呈现三层关系: 一是校长领导价值观与教育发展、 社会发展价值观同一的关系; 二是校长领导价值取向与师生价值传递同一的关系; 三是校长领导责任感与社会吸引力同一的关系。 校长领导力说到底是一种力量, 也是一种责任, 其价值取向必须满足学校、 师生、 家庭的权益诉求, 体现教育、 社会的价值利益, 被各方面充分认同,以达成一种兼具权益与责任感、 吸引力与公信力的关系。
二、 提升校长领导力与形成学校软实力
要形成学校软实力, 关键在于提升校长领导力。 而要提升校长领导力, 取决于校长领导能否站在哲学的高度, 实事求是地认识、 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问题。
(一) 尊重实际, 实事求是
尊重实际, 实事求是, 既是一种认识论, 又是一种方法论。 就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而言: 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升学负责, 应对 “应试教育” 的挑战; 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终身负责, 落实素质教育。 无论是应对 “应试教育” 的挑战还是落实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打好基础, 抑或是满足学生的多元选择, 创造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反映的都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矛盾运动现实状态。任何校长领导, 要有所作为, 都必须对上述现实状态作出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不同的分析和判断, 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逻辑。 片面的分析和判断, 其行为方式往往是只抓紧 “应试教育” 而忽视落实素质教育, 或只落实素质教育而忽视 “应试教育”. 其结果都只能是走向极端。 这种极端思路及行为将导致不是获得升学的硬实力而失去终身发展的软实力, 就是获得终身发展的软实力而失去升学的硬实力。 基于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校长行为方式呈现的则是立足于现实, 又着眼于未来, 把现实与未来统一起来, 既立足于学生的升学需要, 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把升学的现实需要与终身发展的未来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满足现实升学需要与打好人生素质基础两不误。 这种尊重实际、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 就是当今校长领导力提升的 “活的灵魂”, 体现了校长领导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理性的思想境界。
(二) 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发展观。 校长领导力必须既反映学校的历史发展, 又体现教育的时代进步。 提升校长领导力, 一方面要徜徉于本校的经验世界和精神家园, 学习、 总结、 传承、 创新本校的办学经验和精神文化, 以认识 “自我”, 正视不足, 明确优势, 匡正办学方向, 积极稳妥、 卓有成效地推进学校变革和教育创新; 另一方面,要倾听师生的呼声, 了解师生的愿望, 尊重师生的实践、 创新精神, 凝聚师生智慧, 不断完善办学理想、 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实现校长领导价值观的不断超越。 这种超越的价值取向与师生达成共识, 对师生产生强烈的思想同化力、 行动吸引力、 落实生成力、 精神感召力和成就诱惑力, 自觉、 主动、 创造性地参与学校发展变革的全程, 竭尽聪明才智为达成个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
人们的实践愿望和实践目标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校长领导力要得以提升并促进学校软实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优秀经验的传承、 学校文化精神的创新以及校长领导力的价值取向的吸引力和师生的价值传递生成力。
只有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 学校的教育变革和教育创新才能体现学校的历史追求和现实责任,体现师生的共同愿景和共同追求, 彰显师生卓越成长和学校卓越发展的优势。 例如,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就是在全面梳理学校近六十年的发展脉络, 客观分析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当时的学校实际之后, 认为学校已经完成资源的原始积累, 已经奠定师生的共同价值观, 已经具有一支渴望有所作为、 自我实现的优秀教师队伍, 据此有的放矢地延续学校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将 ‘十一' 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品牌” 的核心价值理念, 与时俱进地提出办一所 “伟大的学校” 的目标,并研制实施 《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领》, 其价值取向的吸引力引发了师生价值传递的生成力,激发了师生投身学校变革和课程改革的热情,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 管理机制、 评价标准、资源配置的一系列改革,在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同时形成和增强了学校软实力。
(三)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世界观。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 发展、变化的, 运动、 发展、 变化的途径在于改革,在于创新。 改革和创新的目的是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 好的结果发展。 校长领导力要落实办学理念、 达成办学目标, 推动学校深入变革, 促进人的自由成长和全面发展, 就要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一方面, 要着眼于社会变革, 不满足于现有成绩、 现行机制和现实情况, 充分激发学校内部活力, 增强办学内涵、 增创学校特色, 以适应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发展。 另一方面, 要着眼于人的现实成长和未来发展, 不满足于分数和升学率, 切实关注现代社会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积极探索适合人的个性、 潜能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教育规律, 为人的自由成长、 终身发展提供实践方法和精神动力。
学校只有确保人的自由成长和终身发展,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日趋激烈的竞争。 这就使形成和壮大学校软实力成为校长领导力提升的永恒课题。 实际也是如此, 学校改革和教育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校长领导力提升也是没有止境的。 改革和创新是学校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要义,也是校长领导力提升的要义。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 带领上海中学历经 24 年的不懈改革, 执着创新, 为上海基础教育作出十项创造性突破,全面壮大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总之, 能做到上述三个方面, 学校便能提升校长领导力和形成学校的软实力, 由此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 校长领导力与发展利用软实力
“软实力并不依赖硬实力而存在”, 但硬实力是软实力形成的潜在资源。 因此, 校长领导力在发展利用软实力时, 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 软实力与硬实力互为影响
面对 “应试教育”, 学业成绩不仅是一所学校硬实力的指标, 而且是创造软实力的潜在资源。 优异的学业成绩不仅能提高升学率, 还能提高学校的声誉, 增强社会的吸引力, 形成学校的软实力。 北京十一学校 “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一起实现”的实践表明, 硬实力与软实力是相辅相成的。 这启示学校不要片面追求领导力, 而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统一, 即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
不可忽视的是, 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时也会互相干扰。 众所周知, 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比完善的设施设备重要, 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比过硬的教学技能重要,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比知识重要。 这些都表明软实力比硬实力重要。 调查中, 学生期望提高学业成绩与期望获得教 师 的 爱 , 其 比 例 分 别 是 21.1% 与 78.9% .“爱” 作为一种软实力, 其重要性远远超过 “成绩提高” 的硬实力。 学生喜欢有一个温情仁爱的老师, 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远远超过他们对于学业成绩提高的渴望。 由此可见, 爱护学生的真实、 真诚之情极其重要。 对学生的任何体罚和束缚、 任何猜疑和不信任以及对家长意见和社会建议的排斥, 都有可能扼杀学生的硬实力, 削弱学校的软实力。 这就启示校长领导, 务必把软实力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办学指标, 与教师一起, 充分爱护、 信任和尊重学生、 家长, 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生力量。 总之, 只有“不失其生命之情” “不以物害形”, 让学生学习得更快乐、 更自信, 生活得更自由、 更幸福, 使家长和社会更满意、 更信任, 才能增强和彰显学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二) 软实力的共享与多边实力平衡
学生是学校最具实力的软产品。 但是, 其学生的实力不体现在成绩和升学率, 而是在日常公共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日常行为规范、 思想道德行为以及在各级各类竞赛领域 (包括学科、 文体、艺术、 科学、 社会服务等方面) 崭露头角、 摘金夺银所展示出来的行为风范、 思想意志、 精神品格、 理想信念、 聪明才智等。 诚如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在深层思想、 外显行为和服务社会三个层面要求学生有一流意识、 国际意识和时代意识, 具有爱国心、 事业心、 创造性和适应性一样, 全面而有个性的素质才是学生、 学校真正的软实力。
诚然, 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并不全是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 还看其给社区、 地方、 民族和国家的公共利益和未来发展带来多大好处, 产生多大作用, 提供多少人力支撑和智慧支撑, 由此创造和实现多边的实力平衡。
也就是说, “软实力可以共享, 也可以合作使用”. 一所学校有无软实力 , 关键看其资源、 经验能否为社会共享和使用, 能否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能否带动其他学校、 部门的合作,为帮扶薄弱学校、 实现教育均衡、 促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利用该校的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了科研联盟和创新联盟,北京十一学校在上海建立 “双名工程” 李希贵培养基地。 刘彭芝、 李希贵的智慧之处就在于行使校长领导力时, 大胆地把学校软实力资源与他人共享和合作使用, 在促进多边实力平衡的同时,体现和壮大自身的软实力。
这就启示校长领导, 一个有内涵、 有品位、有特色, 能以科学文化、 思想道德引领、 影响社会的学校,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有气度、 有胸怀、能竭尽所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学校, 自觉地把资源空间向公共社会开放, 把经验成果与社会共享。 在共享的过程中, 学校要让社会对学校的教育观、 文化观、 价值观有深切的了解, 以此吸引人们的眼光, 诱发人们的兴趣, 感召人们的向往。 当前, 很多学校, 尤其是一些优质学校, 或画地为牢、 孤芳自赏, 或各自为营、 自行其是,缺乏向公共社会开放校园、 共享资源的胆识和气魄, 这既阻抑了教育信息、 教育经验的交流和互通, 又阻抑了多边实力平衡的发展, 更无益于自身软实力的提升。
(三) 壮大软实力与提升社会吸引力
前文分析表明, 软实力是一种以共享资源、共享价值观为基础的吸引力。 从校长领导力的角度来说, 校长领导的注意力和价值观也是形成社会吸引力的基本条件。 为此, 校长领导要善于把自己的注意力和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吸引力。
校长领导要把自身的注意力转化为社会吸引力, 要以自己的敏感视角形成自己的独特关注点, 在他人不经意之处发现办学的亮点, 并加以关怀和扶植, 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特色项目。 例如,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是学生呈现精神面貌、 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窗口。 这个窗口与外界关系甚密, 总能对外界产生不小的影响, 是一种不可小看的软实力, 值得校长领导的高度关注。 严格来说,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 一方面, 各个社团独特的组织程序, 呈现不同的文化特点; 另一方面,社团的创建者、 领导者多为各方面的学生领袖,组织者、 参与者多为有特长的学生, 有突出的策划能力和专长个性, 往往能开展人气指数很高的活动, 颇受学生接受和热捧, 容易引发校内外关注, 产生具有挑战性、 吸引力的文化,形成学校独特的软实力。 例如, 厦门双十中学的模联活动, 因其组织健全、 活动规范、 水平较高引起校长领导的注意, 专门为其成立模联协会, 提供活动场地, 筹措专项经费, 出版模联教材, 有目的地促其上档次、 出特色, 由此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 引起国内外模联的注目,吸引了国内和国际模联大会在学校的多次召开,形成强大的社会吸引力。
校长领导要把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学校的吸引力, 就要抓准机会, 通过各种宣传、 交流渠道, 实事求是、 理直气壮地介绍和推广学校的文化精神、 管理策略、 育人特色、 经验成果以及由此体现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 提高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和教育的开放性, 并与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保持日常的、 必要的、 持久的联系, 以此诱导社会各界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愿望和责任, 引发社会和公众对于学校的关注和信任等, 从而疏通学校、 家庭、 社会对话的通道, 给予彼此对话的权利, 以此形成教育合力, 在共享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同时, 既提升吸引力, 又提升公信力, 使各种社会评价、 社会舆论和各种社会决策、 社会行为, 为学校的壮大、 发展提供动力, 以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吸引力是软实力的核心, 公 信力是软实力的资源。 校长领导除了要敢于向公众社会开放资源空间、 共享经验成果、 彰显办学特色、凸显教育价值观外, 还要努力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以产生强大的社会吸引力, 提升学校公信力。 厦门双十中学领导在实施课程领导力, 抓好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 意识到有一种促进生命成长、 参与社会竞争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 那就是好奇心、 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人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就1受不到自然和社会生活鲜活、 灵动、 丰富、 奇妙的一面;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无法与人、事、 景物对话, 无法与天地精神往来, 无法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也就没有质疑, 没有发现,没有创新。 因此, 在倡导全校教师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落实各学科课程任务时, 务必以学生发展为本, 抓好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校的核心软实力。
这样, 学校教育品位将会大为提升, 获得巨大的公信力。 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 秉持校长领导的强烈责任感, 发挥上海中学的优势和潜力, 创办上海中学国际部, 实施资优生德育、高中多样化课程范式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举措, 全面体现学校师生和社会的价值利益, 从而吸引了世界的眼光, 每年有 20 多个国外顶级代表团来校交流访问,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 100 多所世界名校也来学校招生. 这些, 无不都是学校内涵发展, 吸引力、 公信力提升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 软实力的效用比硬实力来得慢, 这在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盛行的情况下, 更容易使人忽视发展和利用软实力, 甚至忘记软实力的重要性。 这就需要校长领导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着眼长远, 切实落实校长领导力的价值传递, 大胆发展软实力和应用软实力, 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壮大学校吸引力和公信力, 形成内涵式软实力, 以此增强校长领导力。
21 世纪初我国孔子学院开始推行时很艰难 , 后来却如 “星火燎原”, 势如破竹, 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向海外推广文化、 进行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 提升软实力不求立竿见影, 而求深远效应。
[参 考 文 献]
[1]赵锋.从思想的盛宴到行动的品鉴[J].上海教育,2013(5B):37-40.
[2]潘晨聪,等.唐时代[J].上海教育,2013(18)16-35.
[3]约瑟夫 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