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0后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作为新入职员工,有其自身独特的群体特征,在企业中更容易产生压力,如果排解不善将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产生影响,也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组织的整体绩效.由于诸多导致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个人、组织和社会这三个层面上,因此,笔者从这三个层面对经济管理专业新入职大学生的职业压力成因进行研究.
一、个人层面的原因
职业压力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和个体感知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素是引发压力的诱因,而个体的感知则决定了职业压力能否产生以及压力水平的大小.初入职场的前期是最难熬的,对于新人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职业浮躁期,一方面,职场新人难以平衡现实工作情况和理想状态的巨大落差,另一方面,刚进入职场,很多大学生无法对自己准确定位,盲目性较大,竞争力不足,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快融入职场环境,顺利完成职业化的转型.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新入职大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就意味要脱离学生角色,开始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经济管理专业新入职大学生刚刚进入企业,极其迫切的希望被人认可,但由于刚参加工作,必然要从基本工作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性的工作,只是企业里一名普通员工,这跟他们作为学校里理想有着一定的落差;进入职场并没有获得他们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能安心工作.
(二)处于角色转型期.新入职大学生初出校门,进入职场,一方面在工作上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另一方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却相对低下,心理负荷较大,无法适当排遣工作压力,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一系列问题.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在工作中已经不适用,更多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处于从学生角色转型为职场人的时期,新入职大学生在踏入职场后骤然发现本身引以为傲的知识并无法适用工作,陌生的工作环境和需要适应的工作本身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压力.
(三)目标与能力不匹配.经济管理专业新入职大学生员工一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广阔的职业,期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效用、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其职业目标的定位较高.但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新入职的经管专业大学生会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的现实能力做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估,为自己设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生新员工群体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现象,他们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而实际操作时却很可能达不到目标.由于职业方向和目标定位不能协同发展导致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能力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往往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
二、组织层面的原因
(一)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机构的直接表现形式是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情况,而每一个岗位都包含着一定的职责与权力,因此对责任的承诺以及权力的争夺是职业压力的重要来源.如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中,经管专业新入职大学生普遍感受到压力很大,原因是由于这种类型的组织权利相对集中,使他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生怕自己的疏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又比如,在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中,由于各个事业部独立经营,各部门之间为了争取更好的部门业绩和利益,经常会发生资源争夺的现象.所以在完成任务时,层级、部门、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这样就会产生职业压力.
(二)组织文化的因素.经管专业新入职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与他们对组织文化的认同与否以及认可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职业压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民营企业、欧美企业、日韩资企业中不认同组织文化的新入职大学生所占比例更高,而且他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职业压力.
(三)组织管理的因素.我国多数国企依然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定影响,并不遵循现代的绩效管理规则,没有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初入职的大学生员工因为资历尚浅,即使对企业贡献较大,收入福利依然比不过老员工,如此一来,内心难免产生不平衡;尤其是初入职大学生员工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工资偏低,企业公平制度和绩效管理不完善,对他们造成很大压力.另外,管理人员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等方面也是对大学生新职员压力情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三、社会层面的原因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就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给了大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然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经济、竞争、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的种种制约因素也加重了大学生在职场中的心理负担,对他们职业压力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一)经济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行和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被极大的推进了.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多,房价迅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于是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开始致力于追逐于高薪职业.而高薪也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更高的工作难度和更重的工作责任,这些来自工作本身的特性正是引起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职场的剧烈竞争也意味着新入职大学生将面临就业机会减少、被裁员、降薪等一系列风险和压力.另外,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频繁更新,创新频率加快,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新要求,新入职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习专业知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压力.
(二)文化因素.中国的社会的文化向来是以成功者为尊的,从小到大,家长对子女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望.大学生毕业后,怀揣着父母的殷殷期望,在众多竞争者中拼杀,工作中的压力是一方面,但来自内心的压力更是难以消除.除此之外,新入职大学生多是"80、90后",已到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适婚年龄,甚至有些已经属于晚婚区间,父母催婚,自己焦急,生活、感情上的种种问题也给新入职大学生平添了许多额外压力.
(三)制度因素.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与社会需要在许多方面不能协同发展,高校经济管理累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未能有效地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起来.所以,现实中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相偏离,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凸显.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们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所学相契合的岗位,有些大学生入职后发现学的知识在企业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就更大了. 另外,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病对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选择就业的影响程度较大.毕业生因为考虑到档案、户口问题,大部分将求职的目标锁定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因此产生的就业压力也相当之大.
参考文献:
[1]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许小东,孟晓斌.工作压力一应对与管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3]科瑞恩.从学生到员工成功转换身份,该向谁求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3: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