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准备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教育现代化 作者:薛云峰
发布于:2020-01-22 共3071字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第五篇:财经类大学生就业准备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2015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749万, 延续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势头, 财经类院校学生的就业同样遭遇严峻形势, 而他们的就业准备情况则是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了解。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就业准备;就业指导;

  一问题提出

  财经类专业是热门专业, 然而近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高校就业迎来寒冬, 加之经济形势的影响, 各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有所下滑, 尤其财经类学生受到的冲击最大。[1]那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准备现实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本文力求通过问卷调查形式, 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了解, 而后对大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和高校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由于全国范围内财经院校众多, 本文选取广东地区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广东财经大学2015届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由于全国范围内财经院校众多, 本文选取广东地区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广东财经大学2015届应届毕业生和华南农业大学财经类专业部分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就业准备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

  1.就业准备分析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433名应届毕业生中, 除了3%的已保研学生及3%的欲创业学生以外, 有18%的学生已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这些学生在求职前就做了详细的职业规划, 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比较清晰, 也自学了系统的求职技巧;约占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就业有所准备, 主要是一些专业对口行业、岗位的了解, 部分求职技巧的学习, 但对自身的求职优势和职业分析仍存在模糊现象;另外仍有18%的学生认为时间紧张, 尚未准备, 这部分学生先前未做好自身的就业求职规划, 加上自身时间安排不太恰当, 导致就业方面准备得比较仓促;同时8%的学生对就业规划迷茫, 无从下手, 该部分的同学对职业规划概念模糊, 未进行自身优劣势和行业专业分析。

  2.毕业生求职障碍分析

  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在求职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障碍, 所选比例最高的选项是“学习成绩不佳”, 高达56%, 这明显突出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学习不过关, 除了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因素外, 可能还存在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差距代沟, 让毕业生求职中有种“学无致用”的感受。其次是“缺乏社会实践”, 占46%, 许多学生的生活局限在校内, 社会实践较少, 不了解社会实际需求, 导致求职受阻。35%的同学自认缺乏求职技巧, 需要一定的就业技巧指导, 另外选项“对专业没兴趣又未做其他准备”, “招聘信息有限”, “缺乏社会资源”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分别是29%, 28%, 25%, 可以看到这些比例并不低。

  3.毕业生心理状态分析

  除了约占4%的已保研学生, 调查发现“自信, 一定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仅占24%, 感觉“有压力, 找工作有难度”高达45%, “很无助, 担心找不到工作”则占7%, 另外“考研中, 承受一定压力”占16%, 极少数表示无所谓。以上结果反映, 毕业生们普遍感觉到“大学生就业难”, 可见其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同时也折射出学生对求职就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 心理压力大, 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心理疏导。

  4.用人单位关注素质的分析

  调查中发现, 毕业生认为人际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专业理论知识这四者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 也是自身就业中取胜最重要的因素, 其比例分别为62%, 55%, 55%, 48%, 另外有29%的毕业生选择创新能力。以上结果说明了毕业生在就业中更加意识到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实践和社交能力对于成功就业甚至就业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 就业指导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1 就业指导部分统计结果   

  1.最希望获得的就业指导

  从数字上看, 需要得到面试经验指导的学生为57%, 简历制作的指导需求也达到39%, 而对于求职来说, 这两项均是在求职过程中最基本的技能。还需看到的是需要得到求职心态指导的学生为38%, 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比例, 然而现在高校只注重新生的心理健康, 针对毕业生的心理调查与辅导缺位, 这也导致很多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的压力时无法得到及时疏导。另还有45%的同学希望能得到更多招聘信息, 这说明学生们的信息量小, 但学校并未建立起与社会接轨的健全体系, 就业信息的获取比较困难, 然而, 学生对于学校的期望值却过大, 造成信息的供求不平衡。

  2.最希望的就业指导方式

  大学毕业生们最希望获得的就业指导方式, 无疑就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希望学校有更多的校园宣讲会、招聘会, 分别占到了59%和56%。希望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的学生比例如此之高正说明高校在就业指导课方面的实践正趋于成熟且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 但是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对于高校来说还需要思考如何从课程或讲座实效上入手。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 由于长期“深居”学校, 对于学校依赖性较大, 故而对在校内的宣讲会、招聘会更容易接受, 也乐于将其作为求职的主要途径。还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则是希望得到校就业指导中心个别咨询和参加体验式活动的毕业生均达到了25%以上。这说明学生们迫切希望得到理论与经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切身去感受企业, 感受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

  三对策建议

  (一) 学生应做好的就业准备

  首先, 学生应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优势认识模糊, 部分学生大四开始找工作时才开始考虑自身的职业定位, 这显然为时已晚, 故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至关重要。其次, 学生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发现学习成绩不佳成为他们顺利就业的绊脚石, 这与财经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有关。部分学生认为财经类专业没有很大的技术性可言, 属于“万金油”类专业, 且平时的专业考核也比较容易通过, 故而放松了对于专业的研究学习, 然而在就业过程中却发现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的要求较高, 由此形成了反差与矛盾。最后, 学生要养成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调查中发现, 感觉有压力的学生占到半数, 这种心理是来自多方面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就业受挫所带来的挫败感。焦虑心理使得大学生毕业时精神上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特别是在择业遭受挫折后, 焦虑心理将更加沉重。[2]学生应积极克服这种焦虑心理, 积极参与竞争和迎接挑战, 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培养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二) 学校应做好的就业准备

  首先, 学校应注重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调查中发现学生已经意识到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素质的多样性要求, 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 学校除了注重其专业知识素质的培养, 其综合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等的培养同样重要。其次, 学校应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显示出浓烈的兴趣和渴望, 但是学校所能提供的实践教学途径较少, 这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因此, 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改进的重点方向。学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 重构教学内容, 增加操作性、技能型和应用性的综合课程。[3]最后, 学校应注重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调查中发现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较多, 他们中以焦虑心理为主, 而这种心理问题的蔓延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萎靡的恶性循环中, 一方面学生处在这种消极情绪中不愿意主动出击寻找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 他们更喜欢精神状态饱满的学生, 态度消极的学生很难入企业的法眼。

  参考文献

  [1]张霞.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准备探讨[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 (13) :80.
  [2]孙宝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2011 (6) .
  [3]张敬环, 任瑞仙, 吴建荣.大学生就业准备与就业能力调查分析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 (10) :65-68.

 

点击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热门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原文出处:薛云峰.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准备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7):226-227+2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