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昆虫学论文

浙江省三种尼罗毛摇蚊属描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5 共1910字
摘要

  摇蚊科昆虫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Diptera:Nematocera),全球广布[1],其幼虫为主要底栖动物之一[2]. 某些摇蚊种类可携带病源体引起哮喘、皮炎、霍乱等疾病[3,4],为害人类健康,某些摇蚊也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为害水稻等农作物幼苗[5,6].

  尼罗摇蚊属(Nilothauma)由法国人 Kieffer J J于 1921 年建立[6],本属的世界性修订工作由 Adam和 S覸ther 在 1999 年完成, 描述 25 种成虫,12 种蛹和 7 种幼虫[6]. 此后,Yan 等[7]和 Qi 等[8]描述中国 2个新种,Mendes 等[9]记录巴西和智利 13 个新种。 至今,世界上本属已知 40 种,其中古北区报道 6 种,新北区 4 种,新热带区 15 种,东洋区 7 种,澳洲区 2种,非洲区 11 种[10].

  尖尼罗摇蚊(Nilothauma acre Adam & S覸ther,1999)由 Adam 等[6]于 1999 年依据采自中国福建省的标本命名并描述。 截至 2015 年,此种仅在福建和江西省有分布[8].在本研究前, 浙江省仅记录日本尼罗摇蚊(Nilothauma japonicum Niitsuma,1985)[8]. 本文依据现有尼罗摇蚊属标本,对浙江此属种类进行了描述。

  1方法与术语

  本研究形态学术语、标本测量方法及种的描述参照 S覸ther[11]和 Qi 等[12].摇蚊成虫保存于体积分数为 75%的乙醇中,玻片标本的制作遵照 S覸ther[13]的有关流程。

  2种的描述

  2.1尖尼罗摇蚊

  Nilothauma acre Adam &S覸ther,1999观察标本:4♂♂,浙江省泰顺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2005-Ⅷ-1,齐鑫灯诱;3♂♂,浙江省江山市碗窑水库,2012-Ⅷ-23,林晓龙扫网;2♂♂,江西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3.Ⅵ。2004,闫春财灯诱。鉴别特征:第Ⅸ背板的前背突出瘤部分分裂,端部具 33 根分叉的长刚毛;前背突出瘤三角状,具27 根刚毛;上附器两分裂,一分枝端部尖,一分枝具1~2 根端刚毛和 1 根长基刚毛。

  雄成虫(n=9):体长 3.56~3.95 mm,翅长 1.53~1.81 mm, 体长 / 翅长 2.02~2.19, 翅长 / 前足腿节长1.95~2.05.体色:周身黄色。头部:眼无毛;触角 13 鞭节,末鞭节长 137~140μm,触角比 0.18~0.20;无内顶鬃,外顶鬃 2~3 根,眶后鬃 5~6 根; 唇基毛 21~23 根; 幕骨长 115~118μm, 宽 15~19 μm; 下唇须各节长度为 32~35、34~38、75~79、153~156、156~180 μm. 下唇须 5th / 3rd 为2.22~2.30. 第三唇须上 2 感觉毛长 15~18 μm.

  胸部:中鬃 8~10 根,背中鬃 5~6 根,翅前鬃 3~4根,小盾片鬃 2~3 根。翅(图 1a):翅膜区无色斑,翅脉比(VR)1.42~1.44, 臂脉 1 根刚毛,R 脉具 16~17 根刚毛,R1脉具13~15 根刚毛,R4+5脉具 6~8 根刚毛。 腋瓣缘毛无。足:前足胫节具 1 鳞片,长 22~24 μm,前足胫距长 65~68 μm;中足具 1 根胫距,长度 36~38 μm,中足胫栉长 22~23 μm;后足具 2 根胫距,长度分别为52~56、36~41 μm; 后足 2 胫栉长度分别为 20~23、20~23 μm;前足胫节宽 50~56 μm,中足胫节宽 53~55 μm,后足胫节宽 55~60 μm. 胸足各节长度及足比见表 1.

  【1】

  生殖节(图 1b):第Ⅸ背板具 2 个背突出瘤。 前背突出瘤部分分裂,长 43~50 μm,平均长 46 μm,宽26~28 μm,平均宽 27 μm,前背突出瘤上具分叉的长刚毛,长 33~69 μm. 后背突出瘤(图 1c)三角形状,长 62 μm,基部宽 50 μm,具 27 根刚毛,长 17μm. 肛尖膨大,长 85~90 μm,平均长 86 μm,宽 36~40 μm,平均宽 38 μm. 肛节侧片具 4 根刚毛。 上附器(图 1d)长 44~50 μm,平均长 46 μm,上附器分两枝,1 枝指状,端部具 1~2 根短刚毛,基部具 1 根刚毛;1 枝端部尖。 中附器长 15~17 μm, 平均长 16μm;端部具 2 根刚毛,内缘具微毛基部具 1 根长刚毛。 下附器长 80~83 μm,平均长 82 μm,密布微刚毛, 端部具 6~7 根分叉刚毛。 抱器基节长 105~107μm,平均长 106 μm,内缘具 4 根长刚毛;抱器端节长 160~164 μm,平均长 163 μm,内边缘具 6~7 根分叉长刚毛。 生殖节比(HR)为 0.65~0.70,平均为0.69;生殖节比(HV)为 2.39~2.41,平均为 2.40.

  分布:中国浙江、福建、江西。

  2.2日本尼罗摇蚊

  Nilothauma japonicum Niit-suma,1985观察标本:3♂♂, 浙江省临海市三江湿地,2010-Ⅵ-1,李盈锋扫网。鉴别特征:第Ⅸ背板仅具 1 个小前背突出瘤,靠近肛尖;上附器基部具 1 小分叶,上附器端部具 1根长刚毛和多根小刚毛。分布:中国浙江、海南,日本,泰国。

  2.3弯刀尼罗摇蚊

  Nilothauma pandus Qi,Lin,Wang & Shao,2014观察标本:5♂♂,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2011-IV-17,林晓龙扫网。鉴别特征:第Ⅸ背板具 2 个背突出瘤;中附器弯刀状,基部具 2 根长刚毛,中部具 1 根长刚毛;肛尖具微刚毛。分布:中国浙江。

  3检索表

  浙江省尼罗摇蚊属已知雄成虫分类检索表1 第 Ⅸ 背板中部仅具 1 个背突出瘤 ………日本尼罗摇蚊 N. japonicum Niitsuma第Ⅸ背板中部具 2 个背突出瘤 ……22 后背突出瘤三角形状 … … …… ………尖尼罗摇蚊 Nilothauma acre Adam & S覸ther后背突出瘤棒状…………2 弯刀尼罗摇蚊 N. pandus Qi,Lin,Wang & Shao.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