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整理鉴定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虫脩目昆虫标本时,发现了中国及越南突臀虫脩属二新种,描述如下。
1、 突臀虫脩属 Scionecra Karny,1923
Scionecra Karny,1923: 241.模式种: Necroscia osmylus Westwood,1859。属征: 体修长。头卵形,具单眼。胸部光滑或具颗粒。腹部光滑; 两性臀节后缘凹入或近平截; 雄性第 9 腹节背板后侧角延长。尾须长,圆柱形。足长,缺刺与齿。
目前世界记录 23 种,中国记录 2 种。分布: 中国南方,越南,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2、 华氏突臀虫脩,新种 Scionecra huai Ho,sp.nov. ( 图 1,A、B)
雄性: 体小型。体被稀疏短毛。头卵形; 后头平坦,中纵沟明显。复眼半球形。触角基部间具 3 个单眼。触角被短毛; 第 1 节圆柱形,基部稍扁,长为第 2节的1. 5 倍。前胸背板矩形,长大于宽,短于头部,前缘具2 枚小的颗粒。中胸背板具稀疏的颗粒,两侧缘平行,长为前胸背板长的 4. 3 倍,中纵脊明显。中胸腹板具稀疏的颗粒。后胸腹板缺颗粒。后胸侧板具凹痕。腹部细长,被稀疏的短毛; 第 9 腹节背板长于第8 腹节背板,后侧角延长,末端尖,近乎到达臀节中部; 臀节短于第9 腹节背板,后缘弧形凹入并具细齿;下生殖板兜状。尾须圆柱形,短于臀节,末端钝圆,稍向内弯曲。足长,缺刺与齿; 前足股节长于前胸背板及中胸背板之和,与前足胫节等长; 中足缺失; 后足股节短于后足胫节。前翅短,短于前胸背板,后端近于平截。后翅长,翅端伸达第5 腹节背板中部。
体浅褐色,具暗色斑纹。后头具 8 条黑色纵纹。
复眼间具 1 条黑色横纹。腹部第 2 ~ 4 节背板暗褐色,其余为浅褐色,腹板浅褐色。3 对足浅褐色,具暗色斑纹。前翅及后翅褐色。
雌性: 未知。
体长: ♂50. 0 mm; 前胸背板长: ♂2. 0 mm; 中胸背板长: ♂8. 5 mm; 后胸背板长( 含中节) : ♂6. 0 mm;前足股节长: ♂12. 5 mm; 后足股节长: ♂13. 0 mm。
正模: ♂,海南尖峰岭,1983-11-13,魏永力采。
分布: 中国( 海南) 。
词源: 新种种名以著名昆虫学家华立中教授姓氏命名。
新种与小翅突臀虫脩 Scionecra microptera( Redten-bacher,1908) 相似,但新种第 9 腹节背板后侧角延长,尾须短于臀节可相区别。
3、 斑突臀虫脩,新种 Scionecra maculata Ho,sp. nov. ( 图 2,A、B)
雄性: 体中型,较长。具翅。头卵形,宽于前胸背板; 后头平坦,中纵沟及侧纵沟明显。复眼半球形。触角基部间具 3 个单眼,中央单眼小于侧单眼。
触角丝状,长于前足; 第 1 节基部扁平,长为第 2 节的 2 倍,与第 3 节等长。前胸背板矩形,长大于宽,缺颗粒,短于头部,前缘显著弧形凹入,十字形沟位于前缘 1/4 处。中胸背板长为头长的 3 倍,两侧缘平行,中纵脊明显,被稀疏的颗粒。腹部细长,光滑;第 2 ~7 腹节背板两侧缘平行; 第 8 腹节背板中部向后扩宽; 第 9 腹节背板长于第 8 腹节背板,后侧角延长,末端尖,向内弯,伸达臀节中部; 臀节长为第 9 腹节背板的 1. 5 倍,后缘宽弧形凹入,具细齿; 下生殖板兜状。尾须圆柱形,与臀节等长,末端尖,稍内弯。
足长,缺刺与齿; 前足胫节长于中胸背板。前翅短小,与头等长,后端弧形。后翅修长,翅端伸达第 6腹节背板基部。
体褐色。后头具 4 条暗色纵纹。复眼间具 1 条黑色横纹。后胸侧板白色间有褐色纹。腹部背板暗褐色; 腹板白色间有褐色纹。3 对足褐色; 胫节端部黑色。前翅及后翅褐色。
雌性: 未知。
体长: ♂65. 0 mm; 前胸背板长: ♂2. 5 mm; 中胸背板 长: ♂ 9. 0 mm; 后胸背板 ( 含中节) 长:♂7. 5 mm; 前足股节长: ♂13. 0 mm; 中足股节长: ♂8. 0 mm; 后足股节长: ♂15. 0 mm。
正模: ♂,Laokey,Tonkin,1934-8-14-16,Tinkham,E. R. 采。
分布: 越南( 越北) 。
词源: 新种种名以腹部的褐色纹命名。
新种与小翅突臀虫脩 Scionecra microptera( Redten-bacher,1908) 相似,但新种第 9 腹节背板后侧角延长,臀节后缘具较宽凹痕可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