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科技论文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和规范

来源:海外英语 作者:许力琴
发布于:2019-06-26 共5492字

  摘    要: 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属于学术英语范畴, 表达简洁明确, 内容客观全面。通常情况下, 出版机构会根据国家或国际组织公布的标准对录用稿件提出撰写规范要求, 因此英文摘要的结构和语言特征相对统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学术传播方式的变化, 为了能全面恰当地表达正文研究主题内容, 英文摘要的撰写方式也有所改变。该文通过抽取5种期刊共计154篇英文摘要自建语料库, 从人称、时态、语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语言特征的比较分析。在该基础上, 对目前国内仍然适用的通行规范进了辨析, 以期促进国内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更符合国际学术传播的要求。

  关键词: 科技论文; 英文摘要; 语言特征; 规范;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论文品质的集中体现。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属于学术英语范畴, 语言特征比较明显, 因而作为独立的语类而受到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1]。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曾经公布了摘要编写的国际标准[ISO214-1976 (E) ;ISO 215-1986 (E) ],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 我国也随之颁布了国家标准, 即《文摘编写规则 (GB6447-86) 》[2]。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除了遵循这些通用的标准外, 很多数据库如SCI、EI、Scopus等也会有其个性化的要求[3]。虽然这些标准都是在2000年以前发布的, 但因为没有新的标准进行替换, 所以目前仍然适用。

  当前国际上很多重要的数据库都是文摘性的数据库, 即只收录摘要而不收录全文, 数据库论文检索页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包括题目、作者、文章出处、关键词和论文摘要, 其中论文摘要最能全面地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者往往是通过阅读摘要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后, 再考虑是否进一步阅读和引用原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科技论文摘要内容的信息量和可读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和影响国际学术交流的范围和效果[4]。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很多科技论文呈现出学科交叉和知识体系交融的趋势, 研究方法、实验方式以及结果应用愈加复杂, 这在摘要中很难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句式表达到位。以上原因促使英文摘要不再固守原有的规范标准, 在篇幅、类型、结构和语言特征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 以使表达更加灵活自如。其中, 摘要的篇幅、类型、结构会因学科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而语言特征则属于语言表达规范方面的共性内容, Graetz认为期刊摘要的语言特征主要包括所使用的主语人称、语态和时态[5]。为了更好地体现近年来英文摘要语言特征的具体变化趋势, 本文选取了《Nature》和4本国内中文期刊2019年最初发布的154篇英文摘要自建语料库, 着重在主语人称、语态和时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和规范进行了辨析, 旨在最前端国际化视野下, 为科技论文摘要的撰写、编辑等提供帮助和参考, 促进国内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更符合国际学术传播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和规范

  1、 语料来源和统计分析

  1.1、 Nature语料统计分析

  Nature是目前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 该刊以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 退稿率高达90%以上, 可以说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 撰写也非常标准和规范[6]。Nature是综合性期刊, 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多个学科, 很多研究内容具有跨学科性。从Nature上选取语料能够减少学科间的差异, 可使本研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为保证样本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文通过Nature网站 (https://www.nature.com/) 顺序选取2019最初9期共发布的30篇研究性论文 (Article) 的摘要, 共计208个句子, 统计所有语句的主语人称、语态、时态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Nature 2019年最初发表的30篇Article摘要的语言特征统计 (文章数量/句子数量)
表1 Nature 2019年最初发表的30篇Article摘要的语言特征统计 (文章数量/句子数量)

  根据表1, 在人称方面, Nature文章摘要的所有语句均使用了第一人称 (We/our) 或第三人称, 二者的比例约为1:2, 未见其他人称的使用情况。以第三人称为主语的语句主要用“we+谓语动词”和“our+名词”的形式, 表达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和主张、作者的研究行为以及研究工作的结果和意义等, 如:

  We describe/report/propose/present/investigate/suggest/show/find/conclude/measure/identify/use/recreate/

  …

  Our+device/experiments/work/study/strategy/materials/approach/understanding/model/results/findings…

  在语态方面, Nature文章摘要主要以主动结构为主, 有一半以上的摘要只使用了主动语态。在所有208个语句中, 只有22个语句使用了被动语态, 占10.58%。从适用语境上来讲, 被动语态强调谓语动作的对象, 在本文的Nature语料中主要用于描述方法和结果, 如:

  Be (情态动词) +used to/surrounded/required for/sensitized/miniaturized/gripped/celebrated/dependent on/based on/linked with…

  在时态方面, Nature的文章主要使用一般现在时, 只有个别文章在叙述研究背景时使用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如:

  We investigated what dimensionally scalable logic technology beyond CMOS could provide improvements in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for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s and enable growth in emerging computing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pology has recently become a focu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ris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topological insulators.

  1.2、 国内期刊语料统计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通过对比说明问题, 本研究随机选择了国内4种较好的科技期刊 (EI收录期刊) , 这些期刊的学科方向均属于Nature的征稿范围之内。查阅了4种期刊2019年第1期英文摘要的内容, 并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4种科技期刊2019年第1期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统计
表2 国内4种科技期刊2019年第1期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统计

  从统计结果中发现,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和《控制与决策》两种期刊的英文摘要中未出现第一人称, 被动语态相对较多, 约占80%的语句采用了“be+动词分词”的表达形式, 如“were discussed”“are used”“were built”“are compared”“is proposed”“is given”“is employed”“are defined”“are constructed”等;主动语态只出现在“结果”部分的表述中, 类似于“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表2中的“四步时态”是指:描述目的、结论等用一般现在时, 说明研究的方法、过程等用一般过去时, 这符合EI的早期的收录标准要求。《物理学报》和《电子学报》两种期刊尽管也是EI收录期刊, 但二者英文摘要的语言特征却与Nature基本相似。

  国内外5种期刊英文摘要语言特征的共同点:1) 所有的语料都没有发现使用“I”的情况, 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相关研究者协同合作的结果, 很少是作者单独完成的;2) 均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 其次是过去完成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 未见其他时态使用。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人称代词

  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 (GB6447-86) 中规定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这与ISO标准草案中提到的“Abstract should be in the third person”的字面意思相一致[7]。在很多中文期刊的投稿须知中, 都会有“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用“we..., I..., The author...”等明确要求。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普遍的共识是这样可以减少论文的主观性, 凸显其科学性和客观性, 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信服感和认同感。经过几十年的同质化要求后, 国内作者深受影响, 习惯成自然, 无论是将稿件投上国内或者国际期刊, 都会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近年来, 很多国际期刊已开始倡导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 尤其是英语本族语作者在提出议题, 得出结果和结论时, 常用第一人称“we”, 表现出更主动地参与和互动的态度[8]。很多学者认为, 国际规范要求用第三人称实际上是要求作者客观公正地阐述观点, 不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 并不是拒绝使用第一人称;关于第三人称的使用实际上属于语用学范畴, 是跨语言、跨文化、极易被误解的人称指示语问题[9]。

  统计Nature语料的主语人称使用情况发现, 所有作者在阐述个人工作的时候, 均采用了“we+谓语动词”和“our+名词”的形式。一部分摘要采用这种形式是表达了本文的观点是从作者研究角度出发, 通过作者进行的工作所产生的结果, 说明这是当前具有突破性的小范围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有一部分摘要并不是在强调作者或是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 只是为了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邀请读者参与讨论, 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体现了摘要的交际功能。通过本文语料也可以发现, 国内近几年加入EI和SCIE的期刊正在摆脱中国式英语撰写规范, 开始与国际接轨, 因此国内作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及时跟上国际期刊的新发展。

  2.2、 语态

  人称和语态是相互关联的, 采取的主语人称决定了使用的语态。从英语语言本身来看,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各有其应用的规则和特点。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即行为动作的对象。被动句型的特点是将大量信息集中于主语部分, 表达方式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而主动语态则可以突出动词所表达的内容, 句型简介, 读来清晰自然。随着科学研究的广泛深入和学科的交叉融合, 研究的对象和行为也日趋复杂。在英文摘要中尽量避用“头重脚轻”的被动句型而多用主动语态, 已越来越成为科技论文文体写作的趋势。根据本文的调研发现, Nature摘要的被动语态只是在“方法”和“结果”中略有使用, 更多的语句是采用了主动语态。目前, 国际上另外两种权威科技期刊Science和Cell也越来越主张在英文摘要中采用主动语态[101]。美国《工程索引》 (EI) 要求来源期刊的摘要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以使表达更精确和简明, 提高论文的可读性[3]。

  根据本文的统计发现,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和《控制与决策》为了避免在摘要中使用第一人称, 全文均以第三人称或研究客体作主语, 导致大多数语句采用了被动句型。国内作者偏爱使用被动语态, 原因依然归结为国内期刊和作者仍然局限于已有的国标规范或数据库收录规范要求[11]。在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中有这样的内容:“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报告了……现状, 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 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很多期刊要求作者在撰写摘要时“采用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尽量采用被动语态”等。这种统一的规范要求未免使表达过于强硬, 科技论文应遵循统一的语法规则以及国内外通用的表达方式, 而不是人为制定的文字游戏。

  2.3、 时态

  科技论文摘要一般要求作者使用尽量简练明确的语言, 从“背景 (目的、问题) 、方法、结果、结论”等几个方面客观、全面地叙述正文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美国《工程索引》 (EI) 对来源期刊英文摘要撰写的要求是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3]。根据本文的语料统计, 在“目的和方法”中, 约20%~30%的摘要会用到一般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在“背景、结果和结论”中几乎100%使用一般现在时;约有70%以上的期刊会在整个摘要中只用一般现在时;没有发现使用其他时态的情况。由此可见, 国内外期刊摘要的时态均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只是在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内容时, 使用了少量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 这与已有的调研结果相一致[12]。通观之, 由于摘要篇幅有限, 并且学术论文的读者一般是与论文研究方向相近的专业人员, 作者没有必要过多地介绍已有的研究工作, 通常情况下都是开门见山地陈述本文的工作事实及观点, 而这些内容大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必强调时间性, 因此摘要的时态使用一般相对稳定。 (下转第220页)

  3、 结束语

  摘要的内容结构会受到学术传播方式和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在英文摘要的撰写和编校中, 国内传统的观点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科技英语的发展, 通篇使用被动语态、过去时和第三人称所体现的语言特征使国内期刊英文摘要的表达风格与国际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从本文的调研来看, 当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中广泛采用主动语态和第一人称的使用, 并未动摇文章和期刊的学术质量。因此摘要中究竟应使用何种人称、语态和时态要依据客观情况而定, 应坚持“论文表达的客观性”这一逻辑前提,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应采取简单粗暴的统一形式进行硬性规定。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 国内作者能够大量阅读国际期刊文献, 建议大家在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术成果的同时, 多注意这些文献的写作风格, 这样会尽快促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符合国际通行的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 FLOWERDEW J. Academic discourse[C]. London:PearsonEducation Limited, 2002.
  [2]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3] KATZ P, BERGE M, 文献芳, 等. EiCompendex收录期刊标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1, 33 (6) :872-874.
  [4] 任胜利.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 (6) :112-115.
  [5] GRAETZ N. Teaching EFL studen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abstracts[C]//Reading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Leuven:ACCO, 1985:123-135.
  [6] 周庆辉, 殷惠霞, 凌昌全.英国Nature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6) :1062-1065.
  [7] 冯恩玉, 吴蕾.国内外光学类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7 (2) :230-236.
  [8] 俞碧芳.基于语料库的跨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 2016 (1) .
  [9] 张曼.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8 (2) :31-36.
  [10] 曾文华, 刘萍.类比语料分析对标题与摘要写译的启示——以Nature与Science原创科研论文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7 (2) :223-229.
  [11] 周强, 侯集体, 张立春.科技期刊国际化视野下英文摘要分析—以Semiconductors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 2016, 27 (7) :804-810.
  [12] 周国宝, 王林, 许炜.基于语料库的工程类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文体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5 (10) :152-154.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
原文出处:许力琴.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语言特征规范辨析[J].海外英语,2019(09):210-211+2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