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撰写科技论文投稿要点分析(2)
来源:科教文汇 作者:史来娣
发布于:2017-03-11 共2940字
1.4 结果与讨论。
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重中之重,是最能体现学术价值的部分。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应作充分讨论,一般采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反映实验结果。常见的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1.4.1 图、表的自明性。
图、表要求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也能了解图、表的含义。当考察某一个因素时,其余条件都是固定不变的。这些条件都应在图、表内注明。图、表应清晰,如果是黑白印刷,尽量不依赖彩色区分图中线条。
1.4.2 误差棒的使用。
误差棒反映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如果误差棒比较大,应该详细分析原因,包括操作的人为原因,仪器、设备老化和实验室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环境因素,力求排除可疑数据,提高科学性和严谨性。
1.4.3 缺少分析讨论。
有很多文章,实验做得不错,但往往只有结果,没有讨论。这样就无法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要作深入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科的精深理解,离不开对同行所做工作的了解。研究生在成文时应与导师或课题组其他成员充分交流,特别是有较多署名作者时,应与其他作者充分讨论。
1.4.4 将研究论文写成实验报告。
有相当一部分合成新化学品或新材料的自投稿论文,结果与讨论部分仅仅是几张图谱和对图谱的解读。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 光衍射图谱、扫描电镜照片等。这种文章不能称之为论文,只能称为实验报告。这种文章给出的信息就是根据文献重复了一个不错的实验。作者应该报道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如实验温度、反应物配比,溶剂的选择,是否需要震荡、搅拌,与所得产物的产率、纯度等。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等。
1.5 结论。
结论部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反映所得成果是否重大、文章是否有发表的意义。结论写得不好,草草了事,也是稿件被拒的原因之一。结论应该概括做了哪些工作,得到哪些结果。这些工作和结果都在实验和结果与讨论部分有过叙述,因此在结论部分不需要写分析、讨论的文字。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作者所做工作的先进性。一定要检索最新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的主流期刊,专利,各知名实验室或机构的报告,最新的会议论文等是主要的来源。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遵从国家标准,或根据所投期刊编辑部的要求,尽量做到项目齐全,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的整齐程度反映了作者的工作作风,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最后应检查文献排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重复文献等。
2 稿件的修改。
初投稿经编辑部及外审专家审稿后,会将修改意见返给作者。专家的审稿意见可以帮助作者提升文章水平,作者应珍惜专家的指导。作者应根据修改意见认真修改,并逐条答复修改意见,指出在何处做了何种修改。对不能接受的意见,应申明理由。如需补充实验,需修改较长时间,应及时告知编辑部。
综上,作者在论文写作前先做好扎实的工作,包括文献的查阅与研读,有效的实验及数据处理。成文的过程中参考所投期刊对投稿的要求,对论文各章节应注意的问题了然于心,充分发挥共同作者的作用,对编辑部和专家的意见应积极响应。如果这一切都能做到,科技论文的写作将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蒋巍,姚姗姗。新型含磷阻燃剂的制备及性能[J].化工进展,2014,33(8):2140-2143.
原文出处:史来娣. 有关科技期刊投稿常见问题及分析——对初次撰写科技论文作者的建议[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