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精选(4)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10-09 共5550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通过中国资料网、校图书馆以及网络媒体等渠道,查阅了有关博物馆、博物馆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等与课题相关方面的专着、学术论文以及相关期刊等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广泛阅读、分析研究、归纳整理等,进一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并为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通过对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主要的国内博物馆,以及在2014年3月赴台湾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期间,针对台北故宫、中正纪念堂、中山纪念堂等的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理论素材。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上较为成功的几大博物馆以及国外博物馆及相关设计机构等开发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优秀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及途径,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现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七、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八、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
[1]黄维。品牌时代的工艺美术转型策略[J].百泰视界,2010 (1)。
[2]范秀成。高琳。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延伸[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
[3]徐大钧。中小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文物报,2013-07-10.
[4]林荣泰。《融合文化与美学促成文化创意设计新兴产业之探讨》[J].艺术学报,第六卷第一期。
[5]刘天韵。原研哉。“空”的设计[J].设计思潮,2011.
[6]徐亦鹏、曹炜芳。关于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探索与思考--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苏州博物馆主编。苏州文博论丛:第2辑。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7]孙晓琳。浅析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符号[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7-15.
[8]钟慧敏。沈霞。文化符号在产品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应用[J].中国论文网,2011.
2、学术着作:
[1]林炎旦。《文创意产业国际经典论述》[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10.
[2]夏学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8.
[3]罗伯托·维甘提着。吕奕欣译。《设计力创新》[M].台北:马可孛罗文化出版,2011.
[4]黄光男。《咏物成金-文化创意产业析论》[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3.
[5]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M].紫禁城出版社,2004 .
[6]姚安着。《博物馆12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7.
[8] (法)布尔迪厄着。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施振荣。再造宏碁:开创、成长与挑战[M].台北:天下文化,1992.
[10]让·诺尔·卡菲勒着。王建平、曾华译。《战略性品牌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0.
[11]王安霞。《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2006.
[12]周至禹。《设计与思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谌远知。《文化创意产业中商品化权与知识产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4] Alina Wheeler着。吕海芬译。《脱颖而出的品牌致胜秘密》[M].企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5]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6]林盘耸。《企业识别系统》[M].台北。艺风堂,1987.
[17]黄光男。博物馆企业[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18]杨志。品牌文化形象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9]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实践与思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