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传统手工艺的资源赋存和发展诉求
第一节传统手工艺的资源赋存
第二节传统手工艺的分类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的特质
第四节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第六节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利用
第七节传统手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马克思的生产理论
第二节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命题
第三章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探索实践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第二节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下的其他探索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经验借鉴
第四节中国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探索实践
第四章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态
第一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产供销体系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传统手工艺介入乡村建设
第二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介入民生经济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介入文化生态
第六章传统手工艺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场域分析
第一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元场域一一国家
第二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政府场域分析
第三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教育场域分析
第四节传统手工艺再生产中的民众场域分析
第七章案例分析一一陕西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
第一节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人文基础
第二节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历程
第三节蒲城麦草工艺的组织形态
第四节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积极意义
第五节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再生产一一传统手工艺的转化生机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就论文选题相关的缘由、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关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做以说明。
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七个章节,具体章节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是传统手工艺的赋存现状及发展诉求的阐述,其中资源赋存的概述在于明确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研究的基本前提;手工艺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主要对象;对于传统手工艺特质的论述旨在更好地厘清手工艺的价值所在;从20世纪开始分五个阶段阐释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程在于认清不同阶段手工艺所处的境遇;通过列述目前主要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以及开发利用的途径,指出目前传统手工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由此引出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话题。
第二章是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理论依据的论述。分别对马克思和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作以阐述,从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精神生产理论、全面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到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涉及到场域、生存心态、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的阐述,引入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命题。并从构成再生产要素的人,生产工具、材料、手工技艺,到手工艺再生产过程中的文化资源转化,再到传统手工艺再生产形式的阐述,来论证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是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传统手工艺生产的相关探索,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指出当前中国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不同模式,并予以阐述。
第四章是对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态的论述,从再生产的组织结构和产供销体系方面提出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组织形态的问题,并从机械与手工,规模大与小,集约与分散等方面指出再生产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是对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现实意义的论述,从乡村建设、民生经济,文化生态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当前乡村建设的诉求,民生经济现状,文化生态问题指出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介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研究的积极意义。
第六章是传统手工艺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场域分析,借助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国家元场域之下的地方政府、学校、民众三个不同的场域内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分析,指出传统手工艺再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举措。
第七章为个案分析,以陕西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为例对传统手工艺再生产进行淦释,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再生产,并期望通过个案的梳理为国内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提供一种经验参照和模式借鉴。
第三部分为结语,指出当前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通过再生产切入现代生活的可能。并综述前文内容,指出传统手工艺再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话题,在振兴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召唤下,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是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既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是一种有所改进、有所变革、有所更新换代的实践话题,其不仅关乎民生经济、关乎文化生态、更关乎社会安定,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关乎我们的生活。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复兴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意义也逐渐被认知和发掘。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诉求和经济、文化价值及社会意义。而由于近代百年中国战乱频繁、经济侵略、国体巨变、民不聊生,在此背景下乡村历代维系的社会基础结构、文化生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梁漱溟先生曾发出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成为乡村破坏史”的感慨。事实上,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文化生态的失衡,也成为了传统手工艺复兴路上最根本的问题存在。
7、预期的结果。
从传统手工艺振兴的发展历程来看,再生产只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国新民艺运动的进程,让手工艺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于此,本文从经济、文化、社会等视角对传统手工艺展开的阐述,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但作为一项完整、系统的研究,其中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方面,例如从市场因素、品牌建设、创意产业开发等方面,文中虽有涉及,但限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尚不能充分地阐述,以待后期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总之,传统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产业资源,是中国最具代表意义的造物形式,在召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生产所承载的数千年的造物理念、独妙匠心对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赋予了通过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实践,重新认识和发掘手工艺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促进传统手工艺振兴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15.05-2015.06 传统手工艺调查研究
2015.06-2015.07 国内外手工数据分析
2016.02-2016.06 提交论文初稿
2016.07-2016.08 确定论文终稿
2016.08-2016.09 论文答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