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硕士开题报告(3)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胡老师
发布于:2017-06-07 共10203字
2、 首次对《墨子》中绝之因,在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类考辩之外,对《墨子》的文本 进行对比研究。
七、论文提纲:
摘要
绪言
一、”墨学“的流变与从”显“到”绝“的过程
二、《墨学》”中绝“的研究现状
(一)大陆的研究现状
(二)港澳台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墨学初创综述
第一节 《墨子》墨学的产生
第二节 墨学的概说
第二章 墨学崛起为显学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纪实
一、取材于《韩非子 》
二、取材于《孟子》
三、取材于其他作品
第二节 墨家思想的传播和墨家学团的壮大
第三章 从墨家言说方式看墨学的中绝
第一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与儒学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墨学的中绝
第四章 从墨学的言说方法,分析墨学的”中绝“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一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自身因素
第二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外部因素
第五章 墨学”中绝“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节
一、 墨学的核心要义及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二、墨学自身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定位
第二节 墨学”中绝“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八、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一)典籍类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朱熹:《四书章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孙诒让:《墨子问诂》中华书局1989年。
4.辛志风、蒋玉斌:《墨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
6.水渭松:《墨子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7.周才珠:《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 5年。
1
9.孙波:《墨子》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马端临:《文献通考》(全二册)中华书局,1991年
1 3.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4.扬天字:《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5.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
1 6.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 004年
1 7.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8.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l 9.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2年。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二)研究类
1.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 954年。
2.栾调甫:《墨子研究文集》人民出版社19 57年。
3.梁启超:《墨子学案》商务印书馆2 004年。
4.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1 989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97年。
7.孙开泰:《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 994年。
8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章炳麟:《葑汉微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刘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二、参考论文
(一)期刊论文
梁启超:《墨子学说》,《新民从报》(第3编)3卷1904年。
胡适:《墨家哲学》,《太平洋》第1卷11期,1919年4月。
舒适:《墨家哲学》续,《太平洋》第1卷12期,1919年7月。
李毅忠:《墨学衰微的原故》,《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1923年9月。
唐钺:《论前秦无所谓别墨》,《现代评论》第2卷32期,1925年7月。
彭国栋:《墨学之渊源》,《甲寅周刊》第1卷31期,1926年2月。
徐诵先:《墨学研究》,《厦门大学季刊》第1卷2期,1926年7月。
胡怀琛:《关于墨翟问题的研究》,《知难周刊》第80、81期,1928年10月。
梁启超:《墨经通解叙》,《国学论丛》第1卷4期,1928年10月。
王德生:《儒墨关于仁爱的研究》《东北大学周刊》第103期,1930年10月。
曹诗成:《战国时期儒道墨三家尧舜的比较》,《齐大周刊》第1卷2期,1930年12月。
姚秀龄:《论儒墨言爱之异同》,《朝华月刊》第2卷3期,1930年12月。
白寿彝:《老孔墨思想的产生》,《晨星》第4卷9期,1931年。
白寿彝:《老孔墨以前的思想》,《晨星》第4卷8期,1931年。
杨行建:《二千年前的一个非战论者-墨子》,《尚志》第2卷1、2期,1932年12月。
董慧敏:《论孔子泛爱与墨子兼爱之异点》,《女师学院季刊》第1卷1、2期合刊,1932年12月。
丁布夫:《墨子人生观及其主义》,《汗血月刊》第2卷6期,193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