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让城市发展进程优先于乡村发展步伐,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差异大。文章从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通过对荆川村现存的传统建筑进行年代、质量,以及建筑风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利用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与建议,以期为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实例。
关键词 : 乡村环境;建筑环境;荆川村;
Abstract: The rapid progress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s given priority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over the r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are very different.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ural building environment as an entry point. I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ge, quality,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Jingchuan Village, and use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reference exampl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ural built environment.
Keyword: rural environment; building environment; JingChuan Village;
引言
201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乡村环境整治改善得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其中,乡村建筑环境作为乡村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如何对乡村建筑环境进行改善提升更是成为了诸多学者以及前辈研究的方向。
然而,在我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的过程当中,同时也产生和遗留了诸多的问题与困扰。在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的建设过程当中,大量的现代住宅建筑在乡村地区拔地而起,乡村环境得到巨大的改变。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乡村传统建筑却遭受着完全相反的对待,大量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大量有着浓烈乡土情怀的传统建筑元素被破坏。同样,在许多有着“传统村落”之称的乡村和乡村旅游景区里面,并没有“传统建筑”,而是些为了在外形上形成与传统建筑相似的建筑面貌风格,新建的缺乏传统韵味的仿造建筑[1]。
乡村规划建设中就如何新建房屋、在哪里新建房屋以及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环境有着较大篇幅的说明,但却忽略了对传统乡村建筑的保护,使得原有的乡村特色建筑风格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文章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踏勘,发现荆川村建筑环境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改善建筑环境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为实现荆川村的建筑环境改善提供助力。
1、 荆川村概况
荆川村位于渭南市富平县淡村镇,距离富平县11.5公里,淡村镇3.5公里,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即南韩组、南程组、东刘组、东村组、田家组、南权组。荆川村整体地势由南向北逐级降低,其高差约在50米范围内1。
当前,荆川村内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72%的人口职业以“务农和打工相结合”为主,剩余28%的人口主要以务农为主[2](图1)。并且村内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村庄内中老年人口占据村庄内一半以上比重。
荆川村内生态环境面貌保存较好,并拥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田园风光资源优势(图2),保存有较为明显的关中传统村落—聚落空间形态。荆川村建筑装饰风格独具特色,在墙面、梁柱、门窗等构件中以砖雕、木雕等形式进行装饰(图3),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3]。
2 、建筑环境问题
通过对荆川村的现场调研与踏勘,发现现存的传统建筑所占村庄内总建筑比重偏低,且建筑中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对建筑中问题的分类与整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的建筑问题。
荆川村村中所修建建筑年代差异较大,自1949年以前至今不等,多数传统建筑的修建年代久远。与此同时,久远的建筑建造年代也造成了村庄内现存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隐患(图4)。通过对现状建筑进行分类,可将现存的建筑分为以下三类。
图1 荆川村人口职业比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 建筑屋顶形式改变,传统格局风貌缺失
荆川村内建筑多为现代形式的农村建筑,对于具有关中风格的传统民数量保留较少。然而新建的现代农村建筑多为平屋顶建筑,少数使用关中地区传统的硬山坡屋顶,缺乏具有荆川独特的传统民居特色。随着现代建筑在乡村的不断修建,荆川村传统乡村社会的韵味正在关中地域内逐渐消失,传统的建筑肌理与格局风貌也正在走向消亡。
2.2 、建筑立面色彩转变,村庄环境协调减弱
荆川村现状建筑墙面中主要呈现为以下特征:灰顶、白瓷贴面为主;点缀红色元素于门、屋檐等处。尤其是在新建建筑中,此现象尤为明显。而传统的关中民居则是“穿靴戴帽”,即灰色屋顶、青色墙角,但随着时代变迁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荆川村内的建筑民居中的墙脚色彩也由青色转为红色。
图2 荆川村生态环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墙体细部色彩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内部人工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进而导致当今的村庄比之以前的村庄多了一份可见性。同时,却也造成了村庄的宜居属性的减弱以及邻里关系的减淡。
2.3、 建筑细部缺失,传统建筑韵律消失
关中民居的重点装饰主要位于入口门楼、檐部、壁面、马头墙、屋脊、门窗及室内装修等部位[4]。这些具有关中特色的重点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细部,如砖雕、匾额、下坎、门枕、窗户木雕、墙面浮雕、漏窗浮雕等建筑构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现代建筑思想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建筑构件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随之而来的是模式化的现代建筑、相似的建筑外形、雷同的建筑装饰、类似的建筑风格等都是现代化建筑所具有的特点。
在对荆川村的调研中,发现其现状建筑中除具有相当历史年代的传统建筑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建筑细部构件之外,新建的现代化农村建筑中对于建筑细部的建造正在减少甚至是缺失。并且在现存下来的传统建筑中,同样因为传统建造工艺的遗失,造成了许多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修复工作的难以进行。缺失了这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同时也意味着如今村庄建筑的传统韵律的消失。
3、 建筑提升策略
3.1、 传统建筑
荆川村内的传统建筑保留情况较为复杂,既遗留有保存状况较好的完整的传统关中民居,也存在着只遗留有部分建筑构件的传统建筑。针对不同的建筑受损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1)建筑修缮:对荆川村传统建筑中房屋质量较好或外观造型较好的建筑,通过维修改善的规划手段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部分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或利用村庄内空置闲散用地进行插建[5]。依据原有建筑结构进行修缮,保留原有建筑特色与村庄整体风格。
(2)屋顶修复: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以及饱受风雨,荆川村传统住宅民居中的硬山式或单坡式屋顶也已经有所损毁,因此对损毁的屋顶进行修复或重建,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质量,还可以恢复传统建筑风貌。
图3 荆川村门窗木雕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墙面修饰:关中地区地处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塑性强,因此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除采用砖墙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夯土墙[5]。土筑墙在关中地区的农村中更是广泛应用。荆川村传统住宅建筑主要以土坯或砖土结构为主,部分建筑采用青砖等砌筑墙体加固墙基,最终形成了以土黄色为主的整体建筑风貌。为了与传统建筑风貌在墙面形成协调统一,以及保证建筑质量,在对墙面进行加固的基础上,以灰白色和青灰色涂料作为墙面的主色调,同时用青砖瓷片加以装饰,协调墙面整体色彩,增强景观艺术性[6]。
(4)门窗修缮:关中传统民居住宅门窗多为木质结构,为提高建筑质量和艺术风貌,将宅院入户门更换成墙垣门,并统一宅院内部的房门色彩和建筑材料,使建筑整体风格相互协调。
3.2 、现代住宅
荆川村新修的现代住宅建筑整体质量较好,建筑风貌以及建筑类型比较统一。从资源集约、经济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则进行考虑,对其进行较小部位的细微调整,主要是对建筑的墙面以及门窗进行细微调整,从而调整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建筑之间的协调性。
(1)墙面改造:对于建筑立面质量较好,但墙面色彩与传统建筑立面主体色调不相协调的住宅,为使得村庄建筑风格达成统一,则主要是通过调整建筑立面材质和墙体色彩的方法达到统一的建筑风貌。而对于红砖砌筑而未经任何装饰的现代民居建筑,即主要通过用水泥找平后再粉刷灰白色涂料,用朱红瓷砖砌筑墙角。并且为保证整体建筑保持干净整齐的立面效果,将外露在墙体之外的雨水管道和电力电信线路作隐藏处理。
(2)细部改换:对村内村民自行建造的风格杂乱的门窗、墙雕等建筑细部进行统一更换,将门窗统一更换成由朱红色粉刷的木头材质构建的门窗。对于现代建筑中的砖砌墙雕,则更换成具有荆川村特色的木制墙雕。同时,将住宅建筑中的其余建筑细部作同样的更换处理,使达到风格统一的目的。
图4 建筑细部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荆川村现状建筑环境的调研与分析,可以得到目前荆川村中的乡村建筑细节部分的整治与改善仍缺乏有效的修复措施。“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对于现存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对现状的现代化民居建筑的改造,尚缺乏细节部位等方面的考虑。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重塑以及乡村建筑传统风格的回归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中较为缺乏的一环,然而乡村传统建筑却又是最能体现乡村传统意蕴的关键一环。文章以乡村建筑环境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荆川村内部遗存的传统建筑的修复和改善,以及对现状建筑细节部位的改造,为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营造提供更为明确、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1]喻里遥.乡村建筑建设与改造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乡村科技,2018(17):124+126.
[2]赵卿.宋玢赵薇.需求导向下以社区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一-以陕西省 富平县荆川村为例[J]规划师,2016. ,32(01):57-62.
[3]杜昱欣关中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王卓琳,付凯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文脉要素初探一--以韩城党家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18(05):98-105.
[5]徐娅陕西省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存及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6]陈曦陕南乡村民居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注释
1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