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功能的一门科学。当前, 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缺乏动力, 相比国外较为发达的理论突破而言, 我国在其研究领域相对滞后,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对这一学科的性质把握不清, 从而导致在教学和研究中出现认识论困境。本文尝试在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出现的认识论困境, 提出一系列理论突破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 认识论; 理论突破;
社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 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其既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 也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当前, 社会教育学在认识论上所存在的困境, 往往是单纯地将教育社会学归结到教育学或社会学之中, 对于其学科的归属, 研究者存在较大分歧。正如张人杰在其文章中提到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三个问题, 即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和理论选择, 而且这三个问题在逻辑上 (并非在时间上) 是逐步展开的。”为此, 本文将围绕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和理论选择具体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在认识论上的困境, 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教育社会学在认识论上的困境
(一) 在学科归属方面
在学科归属上, 单纯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界定教育社会学, 显然是不准确的。教育社会学, 对于社会学而言, 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行为在社会大环境下所产生的作用;而对于教育学而言, 则是研究教育组织、制度等体系性的社会要素在教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认识论上, 如果单纯地将其作为社会学或教育学的分支来进行考察, 显然忽略了另外一面的作用。
(二) 在研究对象方面
在研究对象上, 传统的认识论认为, 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关系说曾经风靡一时。但事实上, 就整个教育社会学而言, 其所探求的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部分并不能完整地概述整个学科, 从这一角度来说, 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不准确的。教育社会学, 既是对教育组织、教育体系这些社会要素的研究, 也是对社会化之于教育、社会变迁之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因此,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 教育社会学一直存在着认识模糊的现象, 从而造成两类问题:一类是研究内容的严重重复, 即与社会学或教育学研究内容的重复;二是研究层次浅薄, 由于不能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向, 其研究较为浅显表面, 没有进行真正的思想理论创新。潘懋元先生曾对其做出“研究对象尚不明确, 从而与教育学及其各门分支学科颇多重复”的批判。
(二) 在理论选择方面
在理论选择上, 有当下最为重要的两大理论学派:一是和谐理论学派, 二是冲突学派。
1. 和谐理论学派
和谐理论学派主要以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当代美国的T.帕森斯和R.H.特纳等为代表。他们将社会看作一台机器, 认为其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问题, 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 而教育就是社会当中的一个功能部件, 是实现社会和谐和进行筛选的部分——同学校教育一样使学生社会化。当代和谐理论学派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关心社会阶级地位与教育成就的关系, 其将家庭和阶级背景纳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二是将功能主义理论用于对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流动、教育与政治秩序的关系及学校组织的研究。
2. 冲突学派
冲突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W.沃勒、S.鲍尔斯和H.金蒂斯等。冲突学派认为, 教育的功能并非社会和谐, 反而教育是依附于生产方式的一种制度, 其与经济之间形成一种互惠关系。因此, 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不同的人按照经济需要获得不同的角色分配, 从而将经济造成的社会不平等, 通过教育放大为整个社会的不平等。
二、突破困境之探讨
(一) 从根源上寻找问题
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在认识论上的困境, 究其原因是拘泥于传统思维, 对于研究对象和理论选择不够明晰。事实上, 在类似的交叉学科研究中, 要打破固有的思维理念, 不能以其中某一学科的研究方式作为其重要取值。教育社会学, 归根到底, 是对于一类社会现象的研究,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 其社会学属性会更多一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套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相反, 由于教育是一种较特殊的社会现象, 那么在研究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当前, 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 最为盛行的两大流派即和谐流派和冲突流派, 两者的理论思想几乎针锋相对, 前者认为教育是促进和谐的一种方式, 是使人社会化的一种基本途径;而后者则将教育看作现有社会结构下, 与经济互动的产物, 并且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理念, 只会让人服从于现有的社会体制, 从而产生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的不平等状况。事实上, 两类理论, 看似针锋相对, 但其中却有相通之处, 其共同点就在于教育学方面的内容, 即都是在肯定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 在社会学应用领域所产生的分歧。从这两类理论的分歧中不难看出, 教育社会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即把握教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 我们可以做一种理论假设, 反之考虑可行, 即从社会学的角度, 反作用于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也就是说, 教育之于社会的意义, 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 同时以人的社会化来促进社会的进步,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教育学本身为了适应社会需要, 就必须进行变革, 而这种变革, 既有对社会的顺应性, 也有对社会发展的逆动反应。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教育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理论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 教育也能使人逐渐发现自我,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来获取更多的自我认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对于社会化产生逆动反应。因此, 在认识上, 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一种对于和谐理论和冲突理论进行综合取舍后, 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
(二) 借鉴我国古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在我国, 从古至今, 历来以儒家思想作为重要思想, 而儒家思想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首创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但同时, 孔子并非一个单纯的教育家, 他本身更为特殊的身份是一位政治家, 因此, 其兴办私学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从这一点上来说, 孔子兴办私学, 也就是对于教育和社会的一种探讨。
在我国古代, 教育的作用是极其显著的。1905年, 当科举制废除以后, 随之而来的便是传统教育的全面落后和乡村地区的加速贫穷, 在新学科没有替代空白和城镇化还不够迅速的情况下, 中国的社会发展随之落后。在传统社会, 教育并非一个完整而有序的规范化体系, 其是官方主导的三次科举考试, 即乡试、会试、殿试, 而与之相配的学校教育, 即诸如乡学、县学、国子监等, 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不可忽略的还有乡间的私塾、富户人家的学堂及学者进行讲学的书院等, 其构成了另外一套教育体系, 即独立于官方教育组织之外的自发性组织。在传统社会, 读书人往往在这两类学校体系中进行学习, 并参加科举考试, 而完成乡试、会试、殿试三场考试的读书人, 便可进入到士人系统中, 且当他们行将暮年时, 往往会选择致仕还乡, 然后作为乡绅, 推动下一代的教育, 即开办私塾、学堂、书院, 或参与地方的乡学、县学建设, 从而完成一个教育的反哺循环。
相比现代教育社会学理论而言, 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似乎更为单纯。传统的士人通过教育进入社会上层, 在退居后, 又以帮扶的形式对教育产生影响。在这里, 教育之于传统社会, 出现了两种互动:第一, 教育作为社会阶层流动和晋升的工具, 是读书人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 社会之于教育, 是社会中对文化的崇尚和官僚政治的需求, 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因此, 当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后, 中国社会迅速衰落的原因在于, 当传统的教育途径被切断, 而又没有一个新的途径加以替代, 即教育出现了空缺;而对于社会来说, 其意味着各阶层流动的中断, 也意味着社会需求无从表达。
从我国古代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中可知, 在和谐理论和冲突理论之外, 教育与社会并非单纯的作用关系, 其更像是两个主体进行互动, 甚至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一方面, 社会有赖于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 教育也有赖于社会需求进行构建。因此, 在进行教育社会学理论突破的基础上, 必须把二者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重点, 而不仅仅局限于二者之间单纯的、单项的作用。
三、结语
基于上述探讨, 笔者认为, 对于教育社会学这一学科的理论突破, 一定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理论框架, 而应进行跨学科研究, 注重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是教育社会学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精明, 张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6) :1-9.
[2]张人杰.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9, (9) :98-102.
[3]徐瑞.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及突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 :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