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4381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日趋融合,一种新的基于网络IT技术的课程教学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互动网络课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浪潮”.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MOOC浪潮在国内高等院校不断升温,各校相继开展实践。

  这不是简单盲从,而是一种理性回归到教育本质、努力探寻真正适应学习者需求和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如何在MOOC环境下变革、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MOOC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学环境、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使得高等教育界不断创新,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2012年,MOOC作为一匹“黑马”闯进了人们的视线,不仅打破了原有既定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让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看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前进的方向。

  MOOC作为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以灵活、免费且高质量的在线教育资源为特点,契合了社会大众学习及获取知识的需要,推倒了高等教育的“围墙”.MOOC在许多国际知名大学迅速传 播,与 三 大 国 际MOOC平 台 (Udacity、Coursera、edX)有切身关系。中国大学和教育机构都感受到了MOOC跨国界发展带来的强大冲击力。为充分应对这种状况,中国大学不仅积极地寻 求 与 国 际MOOC平 台 合 作,推 出 中 文MOOC课 程,同 时 集 中 力 量 自 主 开 发 中 文MOOC平台,让世界听到中国大学的声音。截至2014年底,颇具影响的中文MOOC平台包括:学堂在线(清华大学)、好大学在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中国大学MOOC(网易与爱课程联手打造)等。

  在经 历2012“MOOC元 年”及2013“中 国MOOC元年”后,我们不禁要对“MOOC热”进行“冷思考”:目前的MOOC平台真的能颠覆高等教育吗?以当前情况来看,现有的MOOC平台依然以视频传播为主,传授结构化的知识,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制订教学目标,也没有针对多种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课程,难以满足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说当前MOOC中的“C”更像Lecture.[1]诚然,在线教育平台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比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自主开展学习)是严格控制教学时间的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有温度有接触”的教学感觉是网上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另外,MOOC教学存在缺少规范的质量保障措施、颇高的中途退出率和较低的完成率、考评方式有漏洞等不足之处。继MOOC之后,相继出现了SOOC(Small Open Online Courses,小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或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模式及平台,主要针对校园内或局部区域范围内的学习需求,试图解决MOOC平台的低参与度、低通过率及学生背景不一 致 等 三 大 主 要 问 题。 以 辩 证 的 眼 光 看 待MOOC,深入剖析其应用模式并发挥其优势,再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教学需求,探索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尤为迫切。

  二、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思考。

  MOOC教学具有大规模、在线碎片化、网上互动、学生主导、移动学习、多模式考核等特点,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汲取MOOC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了直播互动、现场小班化研讨等教学手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MOOC”和线下“翻转课堂”的有机融合,即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MOOC网络在线学习,代替原先的课堂讲授,而知识的内化、巩固及能力的提升则在校内课堂中实现,主要是小班化的互动和讨论,以案例、项目、问题的研讨为主。从学习效率角度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很适合在多校区之间开展课程教学。下文将以华理校园慕课平台建设为研究背景,从环境设计、师资建设、课程设计、考核设计、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第一,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组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

  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2]

  华理校园慕课平台为MOOC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环境。该平台由系统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四大模块组成,并形成一个“教学统一体”.在网站首页(见图1),“可随心选”和“片花剪辑”两个栏目能让广大学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优质课程;“教师推优”栏目可以让学生们喜爱的名师和“潮师”脱颖而出;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栏目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兴趣小组”.同时,注册登录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个性化管理自己的课程和参与的活动。教务管理模块则对所有的教学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发布公告、查阅各门课程进度、审批新开课程、关注师生互动动态等)。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华东理工大学还配套建设了沉浸式直播互动教室、录播教室、小班研讨教室等。

  第二,师资建设。华理校园慕课平台的建设离不 开 一 支 热 衷 于MOOC建 设 的 师 资 队 伍。

  MOOC课程的组织者首先需要在学习平台发布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讨论主题,整理和筛选学习者的生成内容,然后以RSS或者邮件的形式与学习者分享,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包括助教在内)来完成,并且这种学习支持需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每一个华理校园慕课课程团队都由主讲及助教等成 员组成,一 般 不 少 于3人,团 队 成 员 对MOOC都有较深入的理解且分工明确,接受过MOOC教学实施的专题培训,这就确保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MOOC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2014年6月181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了“基于MOOCs的优质资源共享”的教师培训会,进一步加强了参与MOOC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课程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两大优势是大量使用视频课件和课堂讨论,对执教和学习均有利。即课前,老师把知识点课程内容放在华理校园慕课平台上,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内,则组织学生就疑难问题、案例或具体项目进行分组讨论,处理作业和其他问题。视频课件的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需求。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充分了解和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需要。正由于教学是以网络视频为媒介,所以对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课程的核心概念在10~15分钟碎片化的时间内通过视频介绍完毕,还要求设计的课后任务是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者探索的,且支持多种线上互动方式。校园慕课平台很好地赋予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体现了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混合模式。它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完全相反,在这里,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完成。课堂教学的讲台交给了学生,让较多的学生参与讨论问题,总结知识。

  第四,考核设计。这里主要是指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设计,考核应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达成度等的综合评价。根据课程性质,考核实行机考、在线考试、撰写书面报告及卷面考试等多种形式。通过华理校园慕课教学平台里的交互与协作学习支持功能,课程负责人能利用监控数据和可视化图表等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督促其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考核评价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试卷,而是着重形成性考核内容。何为形成性考核内容?它包括在线学习、在线作业、离线学习等,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一定比重。其中,在线学习评价是指基于在线学习积分规则,根据平台记录,对学生在线浏览学习资源、参与答疑及讨论等情况进行评价;离线学习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学习中心组织的面授辅导、实践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班集体活动等情况对其进行评价。[3]

  基于这样一种评价方式,华理校园慕课平台的课程负责人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实现线上进阶式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教学行为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老师有效地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持续提高。

  第五,保障机制。在推进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程中,高校应该建立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纳入整个课程建设体系中,还可以与教师的各类评价和绩效评估等建立起关联机制。

  目前,这种模式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将该模式的推广作为一个重要的活动,尤其是在青年教师中大力挖掘和培养能胜任该模式教学的人才,给予技术支持和鼓励。高校还应组织一支专业的技术支持队伍,以对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提供制作帮助。为此,华东理工大学在推动校园MOOC课程试点建设中,不仅为立项建设的MOOC课程团队提供了相关培训(如落实课程设计、视频拍摄等工作),而且明确规定了试点教学的前两轮教学工作量按本课程正常教学工作量的1.5倍计算,这就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实施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展望

  华理校园慕课平台构建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旨在实现以MOOC课程为载体,将实体课堂的教学模式跃升为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激发本科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探索潜力,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适应多校区的教学环境。有人疑虑,MOOC是否将改变全球高等教育的形态及就业市场的气象?北京大学MOOC负责人李晓明指出,MOOC只不过是一类课程。“然而,就算那些说法存在,大学总是要1以选择传统方式,也可以选择MOOC方式或者某种混合方式。当前,SPOC就是一种在线教育平台与线下实际学校相结合的新模式,它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OOC负责人Armando Fox提出的。

  SPOC模式除了具备MOOC平台的基本功能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学校老师的价值,可以说是MOOC结合高校进行融合创新的典范。

  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发挥好老师引导、启发学生,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要较好地体现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优化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当然,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标准(学生学习内化效果)及质量监控体系等一系列涉及”教“”学“和1培养模式的核心,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将提高现代高等教育的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结合MOOC,构建适合中国高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需要高等教育者们积极地尝试、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竹筠,郑奇.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4,(2)。
  [2]武爱红,李艳丽.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邯郸学院学报,2008,(9):91.
  [3]马国刚,熊文,张清学.现代远程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1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