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时代, 电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是推动教育创新、教学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由于所处环境及物质资金的差异, 与城市学校电化教育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分析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对推动整体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认识存在差距
一是在领导层面, 领导是电化教育建设的关键。一方面, 有部分领导认为农村中小学分散、绝大部分规模小, 没有意识到农村中小学分布面广、学生人数众多, 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部分领导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校实施电化教育投资巨大, 经济负担重, 如购置设备要钱、维修要钱、电费要钱等, 而传统的教育方法既省钱又省力, 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是教师层面, 教师是电化教育的实施主体。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电化教育的地位、价值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 没有真正意识到开展电化教育是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传统固定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求知欲。
(二) 硬件、软件配置欠佳
近几年来, 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乘教育“创强”、“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等活动东风, 各项电化教育设施设备的配置取得了突破性提高。但由于农村中小学分布面广、绝大部分规模小以及受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局限, 不少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仍然存在硬件、软件配置欠佳的情况。一是“断胳膊少腿”的状况较为普遍。有的学校有电教器材却无电教用房, 有的有电教用房却电教器材不足, 不能满足教师组织电化教学的需求。二是电化教育设备质量不高。有些干扰大, 有些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 维修费用大。三是电化教育设备更新难。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 电化教育“老、旧、残”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但农村中小学绝大部分教育经费都是有限的, 要更新设备的困难可想而知。四是电化教育的教材、软件、课件等在种类上、数量上、价格上都与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 管理不够到位
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管理不够到位的问题, 既有主观性原因, 也有客观性原因。一是“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学校购置了电教设备, 却无专职教师管理;有些学校即使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电教人员, 但很多学校领导也只是视其为“保管员”或者“维修工”,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教师只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不会使用现代电教设备, 电教设备在一些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或者是“展览品”。二是重建设轻管理。有些学校电教设备购置了不少, 但管理上却很欠缺, 主要表现在管理机构不健全, 设备管理、使用、损坏、维修制度不完善, 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还有的学校把制度挂在墙上, 却未付诸行动。三是许多学校对电化教育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和年度、学期计划, 随意性或短期行为相对突出等。
(四) 人才比较短缺
一是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师资比较缺乏。由于农村中小学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交通不甚方便, 引进人才相对困难, 大部分教师对现代电化教育设备性能、操作技能不甚了解, 为完成工作任务只能“半路出家”, 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二是农村中小学绝大部分规模小, 人员编制相对不足, 绝大部分教师都被农村群众说成“万金油”, 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系统的、全面的电化教育知识业务的培训, “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
教育是为将来而做, 教育者担负着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广大农村中小学学生和人民群众迫切期盼改变现状,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 转变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电化教育是立体教育, 它不但需要有电化教育理念、设施设备, 还要有教师队伍与相应的教育技术共同支撑。它不仅是教育方式与手段的更新, 还影响着教育结构、体制与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树立科学观。农村中小学涉及面广, 覆盖的学生人数多, 农村的孩子因受环境、交通、经济等条件制约, 接触外界知识、了解科技发展就相对较少, 如果学校未能较好地开展电化教育工作, 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与成长。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要转变观念, 强化对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意义、地位、作用的认识, 增强对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 加大投入力度, 合理配置资源
农村中小学线长、面广、点多分散, 电化教育需要投入的资金十分巨大, 钱从哪里来?合理配置电化教育设施设备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 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 科学决策, 不搞形式主义, 不摆花架子, 不搞面子工程;其次, 要建立目标, 制订规划, 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 学校则由大到小, 朝着目标分期、分批、分步实施, 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最后, 探索多条腿走路、多途径筹资、各层次合力等方法。如资源整合, 附近学校资源共享, 兄弟学校单位交流、爱国爱乡华侨、企业成功人士捐资捐赠等。
(三) 健全机制、制度, 落实管理责任
机制是保障, 管理是出效益的前提。电化教育涉及人财物等要素, 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将各要素优化组合, 形成有序结构, 才能保证电化教育发挥出最佳效益。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既有普遍的共性, 又有其所处环境、条件等特殊性, 要做好相应工作, 一是要健全管理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要成立健全得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要制订好学年、学期电教工作计划, 并协调组织实施。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不但要有对人的管理制度, 也要有对物的管理制度。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及考核评价体系等, 奖惩分明, 激励先进, 鞭挞无所作为者。
(四)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的素质。教师既是学校开展电化教育的主体, 也是衡量学校电化教育水平的标志, 所以加强农村电化教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十分重要, 其途径也很多。一是“请进来, 走出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电教专家举办学术报告会, 组织广大电教教师外出参加学术培训等。二是立足本地区或本单位, 因地制宜, 有计划地抓好农村中小学电化教师的电教技能培训。培训中既要注重实用性, 又要讲究策略, 提高培训效率, 又不要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要因人而异, 对不同年龄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目标。三是可以举办形式多样、有特色的电教活动。比如电教说课、评课活动, 电教论文评比, 课件制作比赛, 经验交流等。四是积极开展电化教育课题实验研究, 边教边研, 以研促教, 以点带面, 促进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禹彤.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曲长得.关于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的配置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 2015 (1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