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作者:赵奇栋;曹丽丽
发布于:2019-04-30 共5994字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在华国际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 各培养高校对国际学生实施趋同教育管理已经大势所趋, 但在具体实践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当前涉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国内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和国际化程度、国际学生群体自身特点四个层面探析了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的制约因素, 由此提出在具体管理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际学生; 趋同管理; 制约因素;

  Abstract: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in China, their convergence education management becomes an irresistible trend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constraints to convergence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four aspects: development stag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in China,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urrent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its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munities. It makes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concerning convergence management practi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wor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nvergence management; constraints;

  目前国内高校对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1]:第一种是趋同管理模式, 即将国际学生管理的各项职能纳入到与中国学生管理体系相对应的各个职能部门中, 例如招生录取纳入学校招办, 教务纳入教务处和研究生院, 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纳入各专业学院;第二种是集中管理模式, 即将国际学生的招生录取、教学教务、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统一交由“国际教育学院”等类似机构管理;第三种管理模式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 即成立“留学生处”等类似校级机关, 统筹国际学生的招生录取、政策制定等工作, 教学教务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专业学院负责, 后勤保障则由物业公司负责。各个高校选择哪种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往往取决于其国际化发展程度和在校国际学生规模, 第一种模式适用于校园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学生规模较大的高校, 而后两种模式则都是过渡性的管理模式, 适用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处于起步或发展期的高校。

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是发达国家招收国际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式, 也是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纷纷实施推进国际学生的趋同管理模式, 力求实现“校内管理校园化, 校外管理社会化”[2]。但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并面临许多相似的难题:机构设置不完善、各管理服务部门专业分工不明确、基层工作人员语言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等[3]。上述在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不是偶发性问题, 探究其深层原因, 与我国来华教育事业所处发展阶段、国内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和国际化程度、涉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国际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都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

  一、从我国来华教育事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

  2010年教育部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 确定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 全年在华就读的国际学生达到50万人次, 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达到15万人。近十年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加之各类奖学金的杠杆作用、导向性政策和考核指标的出台, 在华国际学生规模持续增长, 2016年各类在华国际学生总数突破了44万人, 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学教育大国。

  目前我国来华教育事业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但近几年规模为先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客观上成为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的制约因素。

  1. 国际学生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 而其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又是趋同管理能否成功推行的先决条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学科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源竞争中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 而招收来的国际学生大多来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其学业基础与中国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来自亚洲和非洲的国际学生人数占比73.75%,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生人数占比46.92%。2. 各区域国际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不均衡, 来华留学目的地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 这对国际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地域的高校实施趋同管理提出了挑战。2016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江浙地区就读的国际学生占比51.05%, 而在中西部省份就读的国际学生人数占比仅为12.91%。3. 有关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培养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亟需政府出台, 这涉及到高校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操作的底线。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加快制订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标准、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适应国际学生规模跨越式发展的趋势要求, 在充分调研培养质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及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 为国际教育实施者——各级各类学校划定底线, 才能杜绝恶意竞争、弄虚作假等现象, 确保教育和培养的质量。

  二、从国内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和国际化程度分析

  受国家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政府既是高校的直接管理者, 也是高校资源的提供和配置者, 目前国内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仍带有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浓厚色彩, 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 表现出集权管理特征, 对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倾向集权化管理结构, 这成为趋同化管理难以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之一。1. 现有管理体制无法充分调动专业学院和一线教师培养国际学生的积极性, 也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国际学生的教育资源。在国际生教育培养的很多环节中, 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和完善的学业评定机制, 难以保障教学培养质量。2. 在趋同管理实践中, 基层管理人员兼管中外学生, 从而习惯于将长期适用于中国学生的掌控式全面管理方式简单移植到国际学生群体上, 这必然会引发许多问题。3. 国内高校学科和专业沿袭了前苏联的传统, 划分过细, 不利于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和联合培养, 也不利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适合国际学生, 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宽与厚, 弱化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国际学生, 其结果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差。

  此外, 目前国内高校整体国际化水平偏低, 且不同地域的高校国际化程度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这已经成为趋同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很多高校的大多教师不能英文授课, 行政服务人员无法用英语交流, 校内各种设施设备和标牌指示只有中文, 馆藏资源缺乏英文资料和外文数据库等等, 甚至很多原“985”“211”高校都没有英文界面的门户网站或选课及成绩查询系统, 无法提供全英文的成绩单和学历学位证书。国际一流大学对国际学生的管理与本国学生趋同化程度非常高, 主要原因是学校自身国际化水平高, 并能够依托校内专业化管理部门和校外专业化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4]。

  三、从涉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来分析

  考察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程度较高的国家, 就会发现, 其涉外社会保障体系是十分完善和健全的, 具体体现在:

  1. 涉外法律法规十分完善, 各个行业都有细致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的服务流程, 对待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在执法和服务方面一视同仁, 不搞特殊化。2.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如中小学、医院等) 所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设置合理, 分工细致明确, 各司其职, 较少出现不作为或推诿扯皮现象。3. 高校与许多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 为国际学生在生活和个人事务方面提供服务。这些机构和组织是经学校筛选和推荐的, 可以保证其服务诚信规范、收费合理, 这一方面满足了国际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能弥补高校提供服务的不足。4. 高校里有很多志愿服务性质的学生社团, 这些社团具有很高的自治度和稳定的经费支持, 他们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来帮助国际学生消除文化隔阂, 尽快融入校园学习生活。

  反观国内, 无论是政府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各行各业普通民众, 对涉及到国际学生问题的处理原则和出发点都是“谁教育, 谁负责”, 可以说, 高校作为无限责任者, 对国际学生除了承担教学和人才培养之外, 还要承担其他事务和责任, 诸如安全、医疗、校外住宿、心理辅导、校外突发事件、子女入托入学、后勤保障等。其实, 目前高校也是不得已承担上述额外的职责, 因为国际学生找不到能提供相关服务的渠道, 只能求助于学校,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国内涉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能否为在华国际人士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而实现外国人与中国人趋同的社会化管理是实现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议留学生规模较大城市可以分两个层面来逐步健全其涉外社会保障体系:

  1. 出台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 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其他机构的职责,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水平, 将高校从繁杂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2. 政府出面, 整合安全、医疗、教育、住宿等资源, 成立留学生社区。此社区可设置在高校较为集中的区域, 提供酒店式公寓、图书馆、医疗点、学习娱乐场所等, 并联合各个高校一同提供语言文化类及专业基础类的课程。这样, 既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 有效提供了服务, 又便于管理, 减轻了各高校的事务性压力。

  四、从国际学生群体自身特点来分析

  国际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其语言及成长环境、价值观取向、宗教文化背景、教育基础、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存在巨大差异, 构成国际学生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同时,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 与中国学生相比, 国际学生这一群体也具有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

  1. 培养目标不同。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把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等放在管理培养的首要位置。显然, 这一培养目标并不适合国际学生, 对于国际学生的培养, 除了与中国学生一样重视科学精神、知识涵养、实践能力外, 还应特别侧重于其国际视野及竞争力、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体验、跨文化群体沟通及组织能力的培养等, 最终目标是将其培养成知华、友华、亲华的一流国际化人才。2. 教育背景差异明显。这一特点应该是国际学生群体在教育管理中所体现出的最明显特征,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学生整体学业水平偏低, 个体之间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别较大, 导致成绩差距明显;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 (宗教背景) 个体间交往存在隔阂, 对其他文化的认同、接受度不高;部分学生交际生活圈子相对封闭, 在中国学习生活适应期较长。3. 就读学科专业分散, 独立编班与混合插班授课并存。国际学生就读专业分散在各个专业学院, 各个专业国际学生规模差别较大, 加之全英文授课专业是独立编班组织教学, 而中文授课专业则是中外学生混合编班, 客观上给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4. 校内住宿相对集中, 心理精神问题突出。绝大多数高校对于国际学生校内住宿安排相对集中, 这样虽然便于管理, 但不利于中外学生的交流和趋同管理的实施;随着国际学生规模的增加, 患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国际学生比例也在提高, 成为教育管理中的隐患。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高校对国际学生实施趋同管理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 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依靠高校自身深化改革是不够的, 还需要国家、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但趋同管理作为高校国际学生管理发展趋势, 是不可逆转的改革方向,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综合考虑, 稳妥推进, 才能确保改革效果。在具体实践中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高校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中, 要注重趋同管理的原则和理念

  国际学生趋同管理改革不可一蹴而就, 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 各高校要在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中体现出趋同管理的原则和理念, 尤其在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师资培养及引进、全英语授课课程建设、教师工作量的核算及激励机制、国际学生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 都要以趋同管理的理念来设计。例如, 目前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 但如果该课程只是为了吸引更多国际学生, 只是针对国际学生开放, 那就背离了趋同管理的初衷;同样, 对国际学生的住宿管理和后勤保障, 高校完全可以引进社会资源 (物业公司) 进行宾馆式的管理;此外,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需要尽快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选课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的中英文界面, 为趋同管理提供保障。

  2.教学及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标准、规范等要一视同仁, 但管理上要更加人性化

  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一所高校培养质量的保障, 有其延续性和严肃性, 特别是对于学生学籍、教务教学、日常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决不能有不同的制度和标准, 但考虑到国际学生的文化差异、学业基础、语言障碍等特殊困难,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则需要更加人性化。例如, 在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上, 除了某些必须替换的课程 (如思政、军事等) 外, 其他课程设置要与同专业中国学生尽量一致, 但在课程难度、成绩换算等方面可以有所倾斜;在住宿和日常管理上, 要做到和中国学生一视同仁, 但在生活设施配备、限电、生活帮助上可以适当放宽;在违纪违规处分上决不能通融姑息, 但处分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3.加快推进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 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

  国内高校的课程基本按模块设置, 一般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科选修、公共选修课、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国际学生的课程也参照上述模块设置, 但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 以语言文化类的课程替换国际学生不需要学习的课程, 比如思政、思修、法律、外语、军事等, 但由于此类语言文化类课程课时较少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由于教学资源紧张 (例如选课人数限制) , 学科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中许多国际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学生无法选修; (3) 由于基础和语言等因素, 国际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往往流于形式, 走走过场, 并达不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4) 课程设置整体看来, 重基础课程轻专业课程, 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 不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求, 也不适合国际学生的学习。

  目前, 在国内高校积极推进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的实践中, 我们既不能不顾实际条件搞“一刀切”, 也不能因此而寻求捷径搞“双重标准”。我们相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客观的制约因素将会明显改观,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借鉴国外国际学生培养经验, 在自主的范围之内, 采取措施, 积极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在教育管理上尽可能缩短与中国学生的差距, 最终与国际留学生教育接轨。

  参考文献:

  [1] 吴舒程, 张轮, 刘欣.我国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2017 (3) :1-3.
  [2] 胡志平.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高我国高校国际交流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3) :32-35.
  [3] 顾莺, 陈康令.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3 (5) :88-91.
  [4] 伊鸿慧.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9) :8-9.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后勤服务中心
原文出处:赵奇栋,曹丽丽.国内高校国际学生趋同管理制约因素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3):56-5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