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心理学论文

探讨潜艇环境对艇员的心理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17 共5183字
论文摘要

  在现代海战中,潜艇部队是海军作战部队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潜艇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单调艰苦的工作环境,潜艇官兵们不仅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同时也承受着心理重荷。研究潜艇特殊环境对艇员的身心影响,提高艇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对于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潜艇部队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从物理性环境和社会性环境两方面探讨潜艇环境对艇员的心理影响,为提出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一、潜艇的物理性环境对艇员的影响

  潜艇是一种孤立、密闭、受限制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与其他军兵种相比,潜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有较强的特殊性:高温、高湿、高噪、高污染、高颠簸;舱室狭小、封闭、不见阳光,氧气和淡水供应困难,微缺氧状态;航程远、水下航行时间长,艇员食用远航食品多,睡眠质量低,生物钟紊乱;受场地条件和舱内空气环境制约,艇员不宜开展全面的训练等。据调查,潜艇在进行远航期间舱室二氧化碳浓度为(0.97±0.27)%;温度为18~41℃,个别舱室达到44℃,其中约33%的时间为35℃以上高温,艇内的相对湿度为(72.4±4.8)%。这些诸多的不良因素对艇员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王强调查发现,航行过程中因军事需要而存在的特殊环境因素,对艇员的生理和心理存在着较大影响,机体耐受性和抗疲劳能力降低,并产生躯体症状,导致生理应激增加,引起神经体液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马海鹰等人的调查 显 示,由 于 艇 上 特 殊 的 作 业 环 境,有 近40%的官兵担心在艇上工作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冯现刚针对海军各兵种的调查发现,潜艇部队的官兵受其特殊环境的影响,为情绪状态水平最差的兵种。这提示我们应关注潜艇上特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官兵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加强人-机-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一)高温、高湿和高污染的影响
  
  潜艇为封闭式结构,内部安装有大量的机械设备、武器装备和生活设施。在设备工作过程中会向艇内散发大量的热量,由于空间密封且艇内空间狭小,所以随之而来的是高湿度和各种挥发性物质的异味。高温、高湿和高污染的空气环境不但使得艇员产生较大的负面生理体验,而且非常容易疲倦,致使心理、生理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疾病发生。同时,舱室内通风差,衣物不能及时晒干和风干,容易滋生细菌;加上舱室空间狭小、人员集中,误用、混用他人生活用品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造成传染。潜艇航行中由于舱室温度较高、食物品种单一,导致很多艇员食欲下降、过度疲劳、晕船等。出海时处于应激状态,较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王强等1999年3月,调查了1 200名潜艇人员的身心疾病,发病率高达34.92%。

  (二)高噪音、高震动的影响
  
  伴随潜艇内部大型机械的运行,艇体内部将产生高噪音和高震动,在机电部门舱室尤为突出。

  苏晓婷通过研究发现,噪音对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潜艇内部的设备仪表持续运转产生了各种震动和噪音,这会直接影响艇员的睡眠和注意力,成为他们的一个压力源。Bluth和Helpple的研究表明,在执行任务时,周围声响的细微变化也会令艇员感到紧张和压力,比如潜艇撞到小鱼所产生的声音,都会激起他们的惊吓反应,严重影响他们当时的活动;噪音对人心理健康的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人的认知过程有明显的损害;其次噪音对人的情绪状态有严重的干扰。龚锦涵的研究表明,振动对艇员的主要影响是大脑的觉醒状态或觉醒水平,并且振动对人体的舒适感有很大影响,会让艇员感觉烦躁不适,易引起工作紧张和工作效能改变,从而导致艇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三)光照不足的影响

  潜艇在航行过程中处于水下状态,照明完全依靠人工光源,艇内光源受功率、发热等限制,灯光往往较暗,随着潜艇上能源的消耗,容易发生照明不稳定和闪烁的现象。人工光源条件下艇员长时间接触不到自然光,会造成艇员的生物钟紊乱以及易引起钙、磷代谢障碍。此外,在潜艇航行期间艇员的睡眠受光照和噪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相当明显。光照条件还会与其他条件一起直接影响到艇员的眼部健康。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曾对789名艇员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艇内的人工光源照明度低,闪烁频率高,大大加重了人眼的视觉负荷,很多艇员感觉到视疲劳,加上艇内空间狭小,易导致艇员发生近视眼。潜勤人员慢性结膜炎的发生率高,且易传播。马海鹰的调查发现,艇员对艇内照明的不满意已经成为影响艇员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空间极度狭小的影响

  潜艇上的机械、设备众多,管路、线路十分复杂,供艇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十分狭小,这也会对艇员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较大影响。据海军医学研究所1999年一项针对潜艇艇员的调查显示,由于艇员长期水下生活,长时间始终处于空间极度狭小的舱室内,机体适应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艇后容易疲劳;加上艇员脱离了自然的正常生活环境,艇内刺激单一,空气污浊,负离子浓度下降,影响人的记忆功能,所以长航行期间艇员的记忆功能进入状态比较缓慢。国外有研究指出,由于潜艇活动空间的限制,航行时某些艇员每昼夜总共只走400~800米,有时更少。肌肉活动过少,导致军人的心理机制出现异常,如注意力减弱,反应速度下降,智力活动失误增多,容易激动,体力下降14% ~24%,耐力下降24% ~55%,感觉身体虚弱,精神不振,淡漠呆滞,情绪低落,不想动弹。新近一项研究表明,潜艇远航中艇员身体、精神和神经感觉等各种疲劳自觉症状的总发生率高达91.9%。

  二、潜艇的社会性环境对艇员的影响

  封闭的潜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在长期的巡航期间,艇员与外界社会几乎没有接触。

  在潜艇上工作、生活的艇员不仅受到恶劣物理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工作压力、人际环境、战备训练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一)工作压力的心理影响

  在潜艇航行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下潜和上浮训练,潜艇艇员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相关操作,以保证潜艇安全顺利运行,加之工作条件艰苦,艇员大都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刘三强的调查显示,艇员在整个任务阶段因工作等各方面压力而存在周期性的不良情绪状态。航行中的前几天易出现烦恼不安、心神不定、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航行一段时间之后,潜艇进入陌生海域,特别是潜艇为躲避干扰和跟踪而进行速潜等反应时,艇员很容易出现恐惧和紧张心理;航行中期,由于长时间的水下航行,身体机能的下降和社会交流的欠缺,使艇员变得少言寡语、心情压抑;而靠岸前的一段时间,艇员普遍焦急地盼望早日结束艰苦的航行。

  此外,潜艇水下航行时,由于艇上4小时轮流值更一次,艇员原有的生物钟被打乱,影响到正常睡眠,这也是艇员体力明显下降和疲惫的一个重要原因。余浩对艇员长航前后睡眠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艇员航行后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较航行前有显着降低。新近对护航官兵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航行初期有轻中度睡眠问题人员比 例 为31.5%,中 期 为66.2%,后 期 高 达81.4%,提示解决好睡眠问题是顺利完成长期海上任务的重要环节。

  (二)人际环境的心理影响

  潜艇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其人际关系受物理环境、任务条件等制约,也具有其突出的特点。

  Sandal研究发现,在受限制的小空间内,会给人际关系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居住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往往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紧张,而是通过间接的行为表现出来,通常是通过脱离与他人的关系来缓解紧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潜艇部队的官兵是在密闭的潜艇中进行水下作战,他们的生命紧紧地连在一起,是真正在“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潜艇部队官兵需要有更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实际调查也证明确实如此。例如,江楠楠关于官兵关系与战斗士气的研究表明,潜艇部队官兵更多地反映出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内容,很少有关于“福利待遇”或者“少满足感”等个人层面的内容。

  (三)事故的心理影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军事心理学教研室一项针对406名艇员的研究发现:事故后艇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海军潜艇艇员的一般水平,表现在恐怖、忧郁、躯体化、敌对及强迫症状的得分更高,特别是恐怖、忧郁和躯体化三个因子得分差异极其显着性。这表明事故对潜艇艇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该调查还发现,4.9%的艇员有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力的问题;3.3%的艇员报告有焦虑和主观的躯体不适感;还有2.8%的艇员出现了幻想、思维无法集中、被控制感等问题。

  当然,应激事件后个体的心理反应,除了受突发事件刺激强度、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外,还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应付方式以及人格等综合因素作用,所以事故给潜艇艇员造成的心理阴影和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有待进行细致研究。

  (四)特殊训练的心理影响

  潜艇出海训练,尤其是长航训练对艇员的身心状况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长航训练出海时间长,与社会完全隔离,大大增加了艇员的心理负担。

  Weybrew跟踪研究了艇员在为期2个月的航行任务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在经历长时间的艇内工作后,艇员出现注意力降低、情感障碍、身心失调和动机下降等症状,表现出比较高的抑郁、焦虑和疲惫状态。另有其他研究也发现,潜艇长时间水下航行会导致艇员出现肌肉萎缩、认知水平下降以及运动方面的问题,艇员的动机和斗志也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核潜艇人员可能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

  阎青等研究认为,舰艇出海训练的第1天,艇员心理健康水平就有明显的下降。根据海军医学研究所1999年一项针对68名长航艇员的研究结果,长航对艇员心理、工效的影响主要有焦虑与紧张、困惑与迷茫、惰性与疲惫、躯体化症状增加、睡眠质量下降、视觉简单反应时延长、联想记忆能力减退。乐秀鸿指出,潜艇远航期间,艇员需要频繁的值更值勤,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物节律,并且总的睡眠时间不足,造成累积性的疲劳,导致艇员疲劳乏力、头晕、视觉与大脑的反应进行性降低,记忆、联想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以及产生紧张、焦虑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另据许骥等调查显示,潜艇艇员在初次接触快速上浮脱险训练时,特殊的环境氛围使艇员处于心理上的应激状态,心理异常表现比较明显,艇员初次操作时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心理状态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五)军事演习的心理影响

  韩向前等针对演习期间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潜艇部队的参演官兵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及阳性项目数、总均分都显着高于水面舰艇部队官兵,并且潜艇部队官兵的恐怖因子分显着高于陆战旅官兵。

  与水面舰艇部队和陆战旅相比,潜艇部队军人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容易使人处于感觉剥夺状态,导致耳鸣、听力下降、胃肠炎、关节痛、眩晕等躯体症状和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马海鹰的研究也得出了这一结果,提示应特别注重改善潜艇部队军人的生活环境和训练条件,加强心理服务工作,维护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潜艇人员心理健康的维护

  潜艇恶劣的特殊环境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虽然很多研究人员也在努力设计和改善潜艇的环境,但潜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像陆地环境和居家生活一样宽敞舒适。因此,工作在狭小密闭条件下的艇员仍然会承受很大的身心煎熬。为维护艇员的心理健康,保持海军潜艇部队良好的战斗力,除做好日常的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外,还应该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心理选拔。处在潜艇应激环境中时,艇员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美军向来重视军人的心理测评和心理选拔。有研究表明,美海军新兵的淘汰率高达40%,心理障碍是服役期前2年淘汰的主要原因。美海军从潜艇部队发展之初就一直非常重视艇员的心理选拔。我军也应将潜艇艇员的心理选拔放在潜艇部队建设的重要位置,只有将有心理障碍的人以及不适合在潜艇上服役的新兵尽早筛查出来,才能确保艇员服役期间的安全,提高潜艇部队的总体作战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官兵在各种恶劣和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心理素质。通过高强度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官兵的心理耐受能力,减少过度应激反应,还可以增强官兵对自己、所在部队、领导及武器装备的信心,从而提高士气,增强部队凝聚力。训练的内容可从提高艇员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和综合心理素质三方面着手。朱鸿武等对艇员进行1周的心理行为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心理训练的实验组在鱼雷管脱险训练前、后应激水平的改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行为训练可以降低潜艇艇员在相关任务中的应激水平。

  总之,加强心理选拔、心理教育、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工作将有效减轻潜艇特殊环境对官兵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更好地维护潜艇官兵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阎青,刘文,王盛龙,等.潜艇远航人员心理特征调查 [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5,2(1):12-13.
  [2] 王强,许毅,史步程.潜艇船员出海训练对心理卫生影响的 调 查 [J].中 华 航 海 医 学 杂 志,1997,4(3):138-141.
  [3] 马海鹰,肖蓉,张小远,等.潜艇官兵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16-318.
  [4] 冯现刚,张小远,解亚宁,等.特殊作业环境下海军军人情绪状态调查 [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76-378.
  [5] 王强,孙鸿,姚敏忠,等.1 200名潜艇人员心身疾病调查 [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9,6(1):19-21.
  [6] 苏晓婷,毛静馥,王永权.试论噪音对人身心健康的影 响 [J].中 国 公 共 卫 生 管 理,1998,14(2):149-15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