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该文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历史上一些战争进行分析,发现战争主要来源于争夺他人的资源,保护自己和亲属免受攻击,让同性竞争对手遭受损失;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打消竞争对手的攻击念头,以及防止长期伴侣出轨这6个方面,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分析也可以看出,战争的由来确实可以归结为以上这6个方面。而在战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平克做出了和平心理学的观点,从中可以发现人类复杂的文明进程。
关键词: 战争; 历史事件; 进化心理学;
1、 问题提出
现如今,我们的世界战争已经很少发生了,而我们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以来,和平开始在世界蔓延。当我们回顾过去时发现从古至今战争不断,而如今的世界却很少出现了战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果想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势必要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出发,以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从古至今战争不断的原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不断的战斗,彼此互相抢夺。
2、 文献综述
战争是指一个同盟群体向另一个同盟群体发起的攻击行为,它在整个动物界都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只在两种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了战争行为———黑猩猩和人类。进化的视角带来了两个预测:战争的参与者主要是男性;女人是男性参与战争所获得的主要繁殖资源。经验证据支持这个理论: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中,男性一直参与战争;和女性的性交机会是获胜方所获得的主要收益;男性比女性更常自发地评估自己以及他人的战斗能力;男性比女性更加看重同盟者的下列特征———身体强壮、勇于面对危险以及善于打斗。此外,男性还表现出其他特征,比如,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男性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模拟的战争游戏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向其他群体发起进攻;男性倾向于对“内群体”和“外群体”作明确的区分,贬低外群体成员为下等人。这些倾向表明,男性已经进化了战争适应器。
根据图比和科斯米德斯(Tooby&Cosmides,1989提出的战争进化理论,战争适应器要想得以进化,它必须满足下面4个条件。
(1)在进化过程中,参与战争的个体在繁殖资源上获得的长期收益。必须远大于他参与战争所付出的繁殖代价。
(2)战斗队伍中的成员必须相信他们这方会获得胜利。成员们不仅要相信我方的战斗队伍会取得胜利,而且还要相信胜利会带来更多的资源。
(3)每个成员所承受的危险程度以及每个人对战斗的贡献大小,都必须在战斗结束后通过分配相应的收益份额而得以体现。具体而言,没有参与战争的男性,就没有资格分享任何战利品。承受了较高风险的人(如战争的首领),应该获得较大份额的战利品。类似地,一个男人对战争的贡献越大,他就应该获得较多的战利品。
(4)参与战争的人必须对他们未来的生死存亡“一无所知”。如果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危险,没有人知道谁会活下来而谁又会死去,那么自然选择就能够在我们人类身上塑造出参与团体战斗的心理倾向。
Buss(2005)发现战争起源于攻击行为,而从进化的观点可以看出,采取攻击策略至少会给我们的祖先带来6个方面的收益:争夺他人的资源,保护自己和亲属免受攻击,让同性竞争对手遭受损失,提升地位和社会等级,打消竞争对手的攻击念头,以及防止长期伴侣出轨。而在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战争爆发的原因也确实可以归为这6个方面。
3、 历史事件
3.1、 朱棣称帝
洪武十三年(1380),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先后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皇长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即位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各位藩王的势力,而朱棣正是其要铲除的第一个目标。朱棣因为长期被朱允炆试探,故而装疯卖傻,朱棣身边的军师姚广孝与其商量谋反,对出暗号“王不出头谁作主,水加一点便为冰。”至此,战争爆发。建文四年(1402)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从这一次的战争中可以发现朱棣主要是为了能够保全自己,如果不发动战争自己的利益将会受到侵害。
3.2 、清太祖的“七大恨”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哈拉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为天命。而至此清太祖努尔哈赤总结出了“七大恨”正式向大明朝宣战,“大金国主臣努尔哈赤诏告于皇天后土曰: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由“七大恨”可以看出明朝的诸多欺压,使得努尔哈赤忍受不了,做出了“七大恨”的理由来讨伐明朝,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发动战争的根本也是抵御他人的欺压以及获取资源。
除了以上两个具体介绍的历史战争之外,还有很多的战争都可以归为这几点原因,而开始了战争。基本上所有的战争都逃不了以上介绍的发动战争的缘由。那么,有战争就会有和平,由此,心理学家平克提出了和平心理学的观点。
4、 由战争到和平观点的过程
平克的和平观点:在合适的条件下,人类能够实现和平。要想获得和平,首先要了解心理学(高广文,2012)。“在对人的研究中,如果想要对人类经验的某些主要研究领域,如美、母性、亲属关系、道德、合作、性行为、攻击性进行解释,只有进化心理学才能提供比较连贯的理论。”(Pinker,2002)
平克的和平进化论观点并不诉诸于人心向善,或者人性向恶、人性改良、道德感等内在因素,而是寻找外在于人心、外在于人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外在环境推理。这种基本取向更符合今天史学方法论的要求,也更接近“着重制度、少谈人性”的现代想法。平克暴力减少事件的研究对人类和平营造具有深远意义。我们不但要思考人类为何会发生战争,还有思考为何会产生和平、怎样才能取得和平。要思考在和平问题上,那些地方做错了,也要思考在哪些地方做对了,应该怎样做才能营造更和平的社会氛围。
平克的和平营造论大胆新奇,但也有些学者对他的和平观点持有否定态度。比如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批评平克的观点不仅让人疑惑,而且让人坐立不安。因为人类的仇恨、疯狂和残忍并没有消失,将来也不会消失。但平克认为,那些有良心的学者,将会赞成自己的和平观点。平克的和平进化论观点,不仅成为由语言学研究到进化心理学研究华丽转身的标志(蒋柯,2010),也赢得了世界多位和平心理学家的赞扬。挪威奥斯陆和平研究协会教授尼尔斯?葛莱迪奇(Nils Petter Gleditisch)认为平克的人类发展历史暴力减少的论述是成功的,他将人类零散的暴力曲线组合成宏伟的模式图,一方面生动地展示了人类暴力的减少,另一方面展示了人类和平情感的增多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文明进程。
5、 结语
虽然战争一直不断,大到大规模的战争,小到攻击的行为,但是这些战争细细看来都可以归于以上提到的战争的6个方面的归类。而我们从战争转向和平的过程也是很微妙的过程。这样的研究为我们所熟知的进化心理学增添了一抹色彩。也展示了人类复杂的文明进程。
参考文献
[1]高广文.“想要和平,先要了解心理学”--记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学家史蒂文·平克[J].世界科学,2012(5):38-40.
[2]蒋柯.从《语言本能》到进化心理学的华丽转身--平克的语言模块性思想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7):80-84.
[3]Buss,D.M..The murderer next door:Why the mind is designed to kill[M].New York:Penguin,2005.
[4]Pinker S..The blank state: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M].New York:Viking,2002.
[5]Tooby J.&Cosmides,L..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J].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Ethology&Sociobiology,1989(10):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