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淮南子》与《孙子兵法》中的兵学思想

来源:孙子研究 作者:孟祥运
发布于:2019-09-06 共8980字

  摘    要: 本文首先从以政道定胜负、以是非定胜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淮南子》的战争观和用兵思想;接着, 又从以全胜为目标、以慎战为前提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最后,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 无论在哲学思想或战略战术上, 《淮南子》都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与理论, 丰富了华夏兵学智慧, 它不仅是一种学说, 更是一种方法论, 在当今经济建设和强军战略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淮南子; 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

  Abstract: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deciding victory or defeat with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and deciding victory or defeat with right and wrong,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outlook on war and the thinking of commanding troops in Huai Nan Zi. Then, from seven aspects, such as taking complete victory as the goal and being cautious in war as the premise,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military thinking of The Art of War. Finally, from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rticle is of the opinion that in terms of both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strategic tactics, Huai Nan Zi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hinking and theories of The Art of War and enriched wisdom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cience. It not only is a kind of military theory, but also is a kind of methodology, which still has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army strengthening strategy today.

  Keyword: Huai Nan Zi; The Art of War; Military Thinking;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 天下纷争, 战乱迭起, 人才辈出, 百家争鸣。在这期间先后出现的《孙子兵法》和《淮南子》, 以及与之相关的兵家思想, 借助于各家思想文化土壤和战争实践的需要,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并以其对战争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和对后世管理文化的巨大影响, 表现出持久的魅力。

  一、《淮南子》的兵学思想

  《淮南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 以道为核心, 兼采儒、法、兵等家之说。该书许多篇目对用兵思想皆有论及, 其中以《兵略训》所论最为系统和详尽。作者认为, “道”系军事活动的根本规律, 军事活动一定要依之而行, 兵失之而弱, 得之而强。作者指出, 天、地、时、人是影响军事活动的四个基本因素, 而其中唯人是军事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

  1. 以政道定胜负。

  《淮南子》认为, 战争的胜败,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国家政治状况。它说:“兵之胜败, 本在于政。政胜其民, 下附其上, 则兵强矣。民胜其政, 下畔其上, 则兵弱矣……”还说:“地广人众, 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 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 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 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 虽小必存;为亡政者, 虽大必亡。” (《兵略训》)

  《兵略训》认为, 政治上得道, 军事上才能取胜。它说:“兵, 失道而弱, 得道而强;将, 失道而拙, 得道而工 (精明) ;国, 得道而存, 失道而亡。”而所谓“道”者, 就是与天地顺、与四时合的最高行为准则。得道者, 众之所助, 虽弱必强;失道者, 众之所去, 虽大必亡。因此, 政治上得道, 是保证军事上取胜的基本条件。政治上得道的军队可以“车不发轫, 骑不被鞍, 鼓不振尘, 旗不解卷, 甲不离矢, 刃不尝血”, 本国的社会生活秩序也不用打乱, “朝不易位, 贾不去肆, 农不离野”, 只要对敌国以义责之, 即可使之前来归附。此外, 《兵略训》还回顾了古时的战争, 认为五帝时期的战争是有道的。那时的战争, 既不是为了扩张土地, 也不是为了贪图敌国的金银财宝, 而是为了禁暴讨乱, 为了消灭残贼和令万民不得安生的贪昧饕餮之人, 即如黄帝击败炎帝、颛顼诛杀共工、尧舜讨灭不义的丹水和有苗, 所以战无不胜。

《淮南子》与《孙子兵法》中的兵学思想

  2. 以是非定胜负。

  《兵略训》认为,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 提出义兵必胜的思想。它认为不义的战争“杀无罪之民, 而养无义之君, 害莫大焉;殚天下之财, 而澹一人之欲, 祸莫深焉”;正义的战争“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 将以存亡继绝, 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因此, 战争胜负主要不在于国之大小、兵力强弱、城池高深, 而在于用兵是否为了行仁义。《兵略训》说:“用兵有术矣, 而义为本。本立而道行, 本伤而道废。故明王之用兵也, 为天下除害, 而与万民共享其利, 民之为用, 犹子之为父, 弟之为兄, 威之所加, 若崩山决塘, 敌孰敢当!”也就是说, 只有以义兵去讨伐不义之兵, 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3. 以将帅定胜负。

  《兵略训》认为, 战争的胜负, 取决于将帅的素质, 而一个优秀的将帅要想在战争中做到守必固, 攻必胜, 就要认识用兵之“势”和用兵之“权”。它认为, 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所谓“兵势”, 即指战无不胜、攻无不破的气势。《兵略训》认为, “兵之所隐议 (占卜视兆) 者天道也, 所图画者地形也, 所明言者人事也”, 所以“决胜者钤势也”。它根据用兵的方略把将帅分为上、中、下三等, 即:上得天道, 下得地利, 中得人心, 并善于把握战机, 利用兵势, 战无不胜, 从不失败, 是所谓上等将帅之用兵;上不知天道, 下不知地利, 专用人与势, 虽然未必能获得全胜, 但也能胜多败少, 是所谓中等将帅之用兵;博闻而自乱, 多知而自疑, 居则恐惧, 发则犹豫, 结果动辄败北, 是所谓下等将帅之用兵。《兵略训》十分重视兵势的作用, 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情况下, 若兵无势, 仍不会取得任何战果。所以, 它要求将帅利用兵势, 要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堤, 若转圆石于万丈之溪一般, 使任何人、任何军队都无法抵挡。同时, 《兵略训》还认为, 将卒吏民, 动静如身, 乃可以应敌合战。因而, 它强调将吏一定要以民为体, 而兵民则一定要以将为心。它认为, 战争的胜负, 在未交兵接刃之前就已经由兵将的齐心与否而决定了。《兵略训》不仅强调兵将要齐心同力, 而且还强调将帅必须爱护部下, 要积德积爱, 反对积怨积憎, 以使自己得到士卒的爱戴, 上下同心协力, 使勇者不得独进, 怯者不得独退, 止如丘山, 发如风雨, 从而战无不胜。《兵略训》指出, 将帅能使部下同心一力, 不仅能致胜于敌, 而且还可以以少胜众, 以弱胜强。

  4. 以柔弱定胜负。

  《淮南子》继承了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说:“弱而能强, 柔而能刚。行柔而刚, 用弱而强。……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 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 积于弱则强, 观其所积, 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 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 其力不可量。” (《原道训》) 它把这个思想引申到用兵领域, 作为一种策略, 主张用兵示弱, 以弱胜强, 如“善持胜者, 以强为弱” (《道应训》) 、“故用兵之道, 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兵略训》) 等。《淮南子》断定兵强则灭。它说:“故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革固则裂, 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 生之干也;而坚强者, 死之徒也。” (《原道训》)

  5. 以静无定胜负。

  《淮南子》还继承了道家及孙子的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的思想。它指出, “静以合躁, 治以持乱”, 并认为以静制动, 以无形制有形, 以无为而应变, 虽未能得胜于敌, 敌人也不可得胜之道。它还说:“敌先我动, 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 则是罢 (疲) 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也, 力罢 (疲) 则威可立也。”它还指出, “物未有不以动而制者也”。需要说明的是, 《兵略训》推崇的以静制动, 并非被动地待敌先动而后击之, 而是要视其所为, 察其所犯错误, 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之后, 然后出击致胜。《兵略训》认为, 当敌人无隙可乘时, 要“饵之以所欲, 以罢 (疲) 其足 (满足) ”, 即引诱敌人出错, 而一旦敌人有隙可乘, 就要抓住战机, 迅速出击打败敌人。相反, 敌若止而不动, 己方则应调整部署, 待机出击。若己方已先敌而动, 也要尽力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变我静而敌动, 重新掌握主动。总之, 《兵略训》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其认为军队出击, 要如神出而鬼行, 运于无形, 出于不意, 使敌人无法察觉, 莫知其所之, 莫知其所集, 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目的。《兵略训》还认为, 军队不动则已, 动则应发如疾风, 疾如骇龙, 若从地出, 若从天下, 使敌人未见其发, 即已至矣。可见, 《兵略训》十分注重兵贵神速的思想。

  《兵略训》在强调以静制动的同时, 还强调以无形制有形。它认为, 兵家所恃, 无非天时、地利、巧举、人和, 而此四者皆为有形之举, 因而都有相应的破除之法。例如, “任天者可迷也, 任地者可束也, 任时者可迫也, 任人者可惑也”, 只有“无形者无可奈也”, 即没有任何可以破除的方法。

  综上所述, 《淮南子》的兵学思想, 既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优秀的军事理论, 同时又有许多独到之处, 因而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孙子兵法》的兵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发端的兵家思想, 显示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其中又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学派最为着名, 其代表着作《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谋略奇书。此书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即有关战略、战术和环境的论述。战略的原则是:必须先谋后战, 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战术的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 使用奇正之术, 在同一时间, 打击敌人的虚弱之处。环境的原则是:增加环境的正面影响, 减少负面影响, 从而增加己方的优势而获胜。全书的侧重点在用兵之术, 其中最精华的十大计谋, 不仅适用于战争, 更是为人处世应当效仿借鉴的金律。可以说, 孙子兵学思想的光芒超出了兵家范畴, 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1. 以慎战为前提。

  孙子并不否定战争, 因为在当时那个时候,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 国家要统一, 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但是, 他又反对穷兵黩武, 反对把战争看成是最好的包医百病的良方。可以说,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 而是不战之法。书的一开头, 就讲了三个“不战”:打不赢, 不打;打得赢但是打不起, 不打;打得赢也打得起, 也要看是否不打就可以解决问题。战争的代价太大, 风险太高, 要尽可能避免。孙子曰:“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计》) 也就是说, 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关系到军民的生死, 国家的存亡, 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这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孙子强调,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 就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他说:“善战者, 致人而不致于人。” (《虚实篇》) 即善战者, 能控制敌人而绝不为敌人所控制, 最好是“不战而胜”。孙子提倡先发制人。他认为, 打仗不能被动挨打, 必须主动进攻。为将者, 真正重要的工作其实只有两项:一是准备, 二是等待。《孙子兵法》推崇的是“百战不殆”, 因为只有“百战不殆”才能有效地“安国全军”。同时, 他认为战争应该速战速决, 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问题, 因为久战会引起很多负面效应。

  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军,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 不合于利而止。”即:君主不可以因为一时的愤怒就轻易发动战争, 为将者也不可以因为一时的不快而出兵作战。只有对国家有利的时候才能参与战争, 否则就要停止行动。作为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军事家, 孙子的“慎战”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战争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在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两大主题, 世界已出现新的力量组合, 这与孙子所处时代的多极战略格局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在这种形势下, 慎战思想更会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2. 以全胜为目标。

  孙子用兵打仗讲求变化, 追求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理想境界。《孙子兵法》主张的不战而胜和战而胜之, 讲的是在胜的基础上选择战或不战, 前提是胜。孙子曰:“夫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谋攻篇》) 其提出的目标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 可以看作远大的战略目标和较近的战略目标。在这五个层次上, 又有“全”与“破”两个不同的水平。孙子认为, “破”即通过直接的交战获取胜利, 但不管取得多大的利益, 总是其次的, 因为直接作战必然有伤亡和损失;“全”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 这样既能实现目标, 保全利益, 又不会造成损失, 这才是善之善者。

  “全胜”是孙武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孙子曰:“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 俗话说:“杀敌三千, 自损八百。”因为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即使打了胜仗, 往往自己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有“小胜为败”一说。它说明, 百战百胜固然好, 但不是好中最好的;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 那才称得上好中之好。这段话反映了孙子全胜的战争观。平津战役中, 北平的和平解放应是孙子全胜战争观的最好例证。

  3. 以多算为关键。

  《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先胜后战, 就是要多谋划, 要准备好再作战。孙子还说:胜可知, 而不可为。他不是在教取胜的技巧, 而是在讲如何评估敌我双方的形势, 即如何让自己变强, 如何合理选择作战时机。那么, 怎样判断有没有胜算呢?要用“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就是说, 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 将政治、军事、天时、地利等条件以及法制建设、人才拔擢与任用等各种因素,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考察。“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比较这七个方面的情况, 然后判断是否有胜算。如果敌强我弱, 就要做到一边耐心等待, 一边自我修炼, 即“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确认有胜算时再出战, 出战就要一战定胜负。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 而况于无算乎!” (《计篇》) 即在未战之前, 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 胜算就大;在战前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 胜算就小。

  孙子曰:“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 每战必殆。” (《谋攻篇》) 这说明, 准确掌握敌我双方情况极为重要。

  4. 以出奇为手段。

  孙子曰:“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 (《兵势篇》) 也就是说, 凡作战, 都是以常规部队正面交战, 而用奇兵制胜。奇兵和正兵相辅相成, 但奇兵能出其不意, 是取胜的关键。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地篇》) 即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 身陷绝境, 反而能转危为安, 这是出奇致胜的一种作战方法。孙子曰:“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 (《计篇》) 即要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出击。孙子曰:“其疾如风, 其徐如林, 侵掠如火, 不动如山, 难知如阴, 动如雷霆。”这里说的是动与静、疾与徐的辩证关系。孙子提出了奇正相应、避实就虚的作战之术。《淮南子》引申认为:“奇正之相应, 若水火金木之代为雌雄也。善用兵者, 持五杀以应, 故能全其胜;拙者处五死以贪, 故动而为人擒。兵贵谋之不测也, 形之险匿也, 出于不意, 不可以设备也。” (《兵略训》) 也就是说, 用兵作战要虚虚实实, 以实击虚, 如此则攻可取, 守可固。孙子认为:“兵之情主速, 乘人之不及, 由不虞之道, 攻其所不戒也。”即用兵的意旨, 就是要迅速, 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 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 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如此等等, 都是出奇制胜的方法。

  5. 以灵活为特点。

  在作战指导上, 孙子既强调“常法”, 又提倡“变法”, 主张灵活机动。即不要死记硬背兵法的教条, 而应根据原法生出新的战术。这表面上似乎是背离《孙子兵法》的, 但实际上是相统一的。他说:“凡用兵之法, 将受命于君, 合军聚众。圮地无舍, 衢地合交, 绝地无留, 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 军有所不击, 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 君命有所不受。”他又说:“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 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者, 虽知地利, 不能得地之利也。治兵不知九变之术, 虽知五利, 不能得人之用矣。” (《九变篇》) 这里主要讲九种变化之道或预备方案, 因为有预案, 才能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做到随机应变。

  孙子还说:“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虚实篇》) 也就是说,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 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 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 就叫作用兵如神。孙子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 胜。” (《谋攻篇》) 即是说, 将领在战争中要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 打得赢便打, 打不赢不打, 不受感情支配, 不盲目行动, 这样才能打胜仗, 而核心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孙子曰:“三军可夺气, 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 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 (《军争篇》) 就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 要避开敌人的锐气, 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这说明, 审时度势、灵活把握时机和士气, 在作战中极具重要意义。

  孙子曰:“用兵之法,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谋攻篇》) 即用兵的原则, 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他, 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他, 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他, 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他, 兵力比敌人少就要想法退却, 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以上要旨, 都是强调要根据敌情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 战胜敌人, 保存自己。

  6. 以诈术为法宝。

  孙子曰:“兵者, 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计篇》) 也就是说, 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 本来强大, 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 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要从近处进攻, 却要伪装成从远处进攻;本来要向远处进发, 却要伪装成向近处进发。总之, 要事事处处让敌人产生错觉, 使其作出错误判断, 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 以求获胜。这就是“兵不厌诈”的真谛。隐藏自己的意图, 误导对手的决策, 孙子最后用八个字总结:“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 (《计篇》)

  孙子又曰:“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计篇》) 亦即说, 要以小利诱惑敌人, 要乘乱打击敌人, 敌人实力雄厚就要有所准备, 敌人力量强大就要避其锋芒, 敌人暴躁易怒就设法激怒之, 敌人谨慎自卑就设法使其骄傲, 敌人安逸闲适就设法使其疲劳, 敌人和睦团结就要设法离间之。这段话, 精髓就是讲用兵之道在于善用诈术, 而不在于死打硬拼。

  7. 以激励为保障。

  孙子还非常重视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关怀激励士卒, 以促使其与将帅同心同德, 奋勇杀敌。他说:“视卒如婴儿, 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 故可与之俱死。” (《地形篇》) 又说:“故杀敌者, 怒也;取敌之利者, 货也。” (《作战篇》) 这里, 孙子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要团结队伍, 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有共同的敌人, 这样军队可以上下一心, 形成要一起战胜外敌的愤怒感;同时, 为了激发人们对战胜敌人的向往, 就要给予下属充分的激励, 让他们知道仗打完了自己能得到相应的利益。

  总之, 《孙子兵法》前三篇讲的是“道”, 道要正, 道要仁;后十篇讲的是“术”, 术要奇——道正术奇, 就会无往而不胜。用兵之法, 主要是通过全方位地分析战争战役的利害关系、经济依赖性、双方优劣态势, 然后结合自己的作战实力, 巧妙运用战略布局, 制定战略目标, 掌握战略主动, 进而进行治军与作战的具体方法。

  但是, 我们如果仅仅熟读了《孙子兵法》就想去打仗, 结果很可能又是一个赵括。因为《孙子兵法》并没有教人具体的作战方法 (不仅是在战术方面, 在一些战略层面也是如此) 。或者说, 它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并不是因为孙武本人主要是个军事理论家 (事实上他很能打仗, 在帮助吴王伐楚的战争中, 率领吴军长驱千里, 五战五胜, 终于灭亡楚国) , 而是因为中国哲学强调的是“道可道, 非常道”“无用之用, 是为大用”这样的思想, 并不重视具体操作之法。具体到打仗上, 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家讲究“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宋史·岳飞传》) , 即完全靠悟性。因为打仗的艺术无法传授, 要靠自己体会, 而这正是中国智慧的关键所在。

  三、《淮南子》继承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1. 在哲学思想上。

  《淮南子》与《孙子兵法》都具有朴素而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都以事物发展普遍属性的立场、观点, 能动地看待军事斗争的变化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主观指导。

  首先, 《孙子兵法》处处表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老子》涉及军事哲学思想的内容有六章, 其主要思想:一是战争要符合道义 (正义) ;二是不得已才发动战争;三是战争的过程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四是战争要符合自然之道。老子认为, 战争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就是说:慈爱, 用来征战就能胜利, 用来守卫就能巩固, 即所谓“仁者无敌”。可见老子也支持正义战争。

  其次, 在《淮南子》军事思想中, 注重全局意识, 讲究道义, 和平取向, 兼容并蓄, 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都与《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如在战争观上, 二者都反对侵略战争, 认为战争要符合道义 (正义) , 不得已才发动战争;对战争的危害有深刻认识, 认为战争是不得已而采用的手段;战争的过程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主张文事武备并重, 提倡慎战善战, 强调义兵必胜、有备无患, 坚持以战止战, 反对穷兵黩武。

  在辩证法思想上, 都认为奇正、虚实、宽严、主客、攻守、形势、速拙、迂直等, 无不以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形式存在。无“虚”即无“实”, 无“奇”即无“正”, 无“主”即无“客”, 彼此间都是对立的统一的。此外, 它们还认为, 同一事物内部也存在不同倾向间相互对立、互为渗透的属性。

  2. 在战略战术上。

  《兵略训》与《孙子兵法》都强调用兵要恃道而行, 即用兵作战要明晓军事活动规律之玄妙, 通达强弱、动静、奇正、虚实转化之机理;都重视天时、地利、巧举、人和, 注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既承认“胜可知, 而不可为也”, 又重视积极创造条件, 去克敌制胜, 即所谓“胜可为也, 敌虽众, 可使无斗”;都强调要“致人而不致于人” (即夺取战争主动权) 等思想。

  首先, 《兵略训》有“将者必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之说, 其论述大体可以概括为德、学、识、才四个方面, 其系统性与《孙子兵法》讲的道、天、地、将、法等“五事”, 以及为将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的品格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 《兵略训》认为, 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是借助天时、地利、巧举、人和, 然此四者皆为有形之举, 均可用相应办法破除之, 而只有无形之举才无法破除。这一点, 正是对孙子“故形兵之极, 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 智者不能谋” (《虚实篇》) 思想的具体运用。

  再次, 《兵略训》强调军队采取行动前一定要在思想、装备、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出击, 就应当以生击死, 以盛乘衰, 以疾掩迟, 以饱制饥, 这样就如同以水灭火、以汤沃雪, 无往而不胜。这一论述, 则是对《孙子兵法》兵贵神速思想的深化与运用。

  此外, 《兵略训》还继承孙子“视卒如子”的思想, 提出了“视下如弟”的观点, 认为贤将治军, 就要爱兵如子、视下如弟, 这样才能上下同心协力, 克敌制胜。

  总之, 《淮南子》与《孙子兵法》的兵学思想博大精深, 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的用兵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学说和思想, 更是一种方法论, 在当今经济建设和强军战略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撮镇记者站
原文出处:孟祥运.《淮南子》与《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探析[J].孙子研究,2018(06):55-61.
相关标签:孙子兵法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