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张之洞督粤期间的海防策略及其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1 共3453字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其一生活跃于晚清政坛四十余年,对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通过科举踏入仕途,又加上长期担任一些文化教育方面的官职,因而使其在晚清的封疆大吏中,对海防关注较少,只到 1884 年调任两广总督后,在参与备战中法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才密切关注和认真筹划海防问题,本文拟结合相关史料对张之洞督粤期间的海防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1883 年 12 月,中法战争爆发。1884 年张之洞在接任两广总督后,积极备战,以防止敌船入侵。他从备战中法战争的角度出发,与钦差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前任两广总督张树声,广东巡抚倪文蔚等商定,提出在广东沿海四处重点设防的主张:一为省防,包括从虎门海口至黄浦、长洲、南石头等地。此是最重要最难防之地,也是最为关键之处,划分为前、中、西南三路。前路为虎门,由彭玉麟率水师提督方耀及湘军将领提督衔娄永庆、王永章等部驻守;黄浦为中路,由张树声督率淮军将领提督衔吴宏洛、蔡金章等部驻守;鱼珠为后路,由张之洞统率湘军总兵王孝祺、邓安邦等部驻守。二为琼防,即孤悬海中的海南岛,重点在海口、文昌、崖州,此距省城 2000 余里,未免鞭长莫及,只有利用当地港湾自然条件,用琼州兵勇 14 营设险力战。三为廉防,包括廉州、钦州,此处距越南较近,可酌增勇营,联络峒团,抚用海盗,水路兼防。四为潮防,包括潮州、汕头,应责成镇道联团集响,就地筹防。

  这些主张的提出,标志着张之洞海防策略开始形成,但它仅从广东一隅着眼,带有明显的战时实用性质,没有指出长久之计也没能从全局出发。

  在抗法战争的残酷现实中,张之洞的海防策略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中法战争中,因为清军间湘淮派系斗争严重,南北洋拥兵自重,各存“畛域之见”,关键时刻互不援助,从而导致许多战役的失败。有鉴于此,张之洞督粤期间,以援越抗法为天职,筹饷济械供应前敌各军为己任,不分畛域,无湘无淮,积极支持闽、台、滇等地军民的抗法斗争。尽管在当时广东“台疏械缺,库空如洗,事机纷起”,人力、物力都非常缺乏,海防吃紧,需饷如命的情况下,他还筹拨军饷 2 万两,洋枪 1400 杆,子弹 52 万发,洋火药600 桶,解往淡水,支援台湾军民抗法。而且还他大力推荐唐景崧新组粤军,开赴云南,联络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抗法,从而把加强两广防务与援闽援台、备边规越,接济滇桂连成一体。

  此外,在中法战争中,张之洞根据对法军战略意图和敌我双方实际情况的分析,建议集中全国舰队,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切断或干扰敌人供应线,造成一时一地的优势,牵制并削弱乃至打破法国远航舰队对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的封锁和骚扰,掌握东南沿海的制海权,以便水陆合力,尽逐法军,取得胜利。并且他敦请朝廷严饬沿边沿海督抚,值此危难之秋,务必同心协力,严防备战,抵御外侮,提出“十八省合为一身,南北洋联成一气,抵御外侮的主张”.由此可见,张之洞海防策略已开始从备战广东一隅向备战全国的全局策略转变。

  经过中法战争的洗礼,张之洞认识到,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海上作战的失利,他指出“自法人启衅以来,力考各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胜外洋。其不免受制于敌者,实因水师之无人,枪炮之不具。”“虽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尤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图更待何时!”

  从而于光绪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奏了《筹议海防要策折》,提出了急筹海防的三策:

  首先是“储人材”.中国在中法战争中的失败,使张之洞认识到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是“: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水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有炮台而不谙铸造、攻守之法,有枪炮而不知训练修理之方,则有船械与无船械等。”

  从而他得出“战人较战具为尤急”的结论。他根据“泰西各国,莫不有水师、陆师学堂”的经验,建议在博学馆的基础之上,设水陆学堂一所,讲习水陆战法,翻译西方有关兵学书籍,学习制造火药、电线等各种技艺,“以备将才之用”.这表明张之洞从抵御西方国家侵略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人才对海防的重要性,从而把海防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是“制器械”.张之洞认为,“外国所恃以为战者四:其争战于外海者,恃铁舰;其水陆攻守兼用者,恃快枪、巨炮;其设守于海口者,恃各种水雷。”

  并且他仔细介绍了这些武器的性能和规格,如后膛枪炮与前膛枪炮相比,能够不避风雨,迅速及远,较轻捷稳便;巨炮是守卫海口威力最大的武器;行营车炮是陆军作战的利器;各种水雷是扼守海口有效地武器。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张之洞还提出了仿造外国武器的具体办法:“巨炮难于猝成,即成亦不能多,惟有一面购备,一面学制”;外国克虏伯车炮、乌拉秋司行营钢炮、连珠炮等,“华足可仿造”;后膛枪炮应选定一式来制造,以免弹码错乱;鱼雷及各种火药等物也予以仿制,如果这些器械能够全部自制,那么就可以“因应不穷矣”,从而确立了购买与制造并重的配置军械方针。

  最后是“开地利”.张之洞认为“:外洋富强,全资煤铁”,只要有了他们,则枪炮因其而“工易成”,铁舰、铁路“资用尤繁”.而当时是“中国煤铁之富,远驾四洲”,但却“不知炼法,故不能尽其用。”于是他提出访求外国专门矿师,并在广东设立矿务局,招商试办,使得商得其利,官收其功,亦以藏富于民之道。人才、器械和地利,三者相辅相成,“有人材而后器械精,有煤铁而后器械足,有煤铁、器械,而后人材得以尽其用。”

  只要做到这些,则“权利操之于我”,做不到这些,则“取予仰与人”.这说明张之洞此时的海防策略已开始由单纯的防御作战向提高综合作战能力考虑。

  在中法战争中,法军依仗其海军优势,出击马尾,进攻台湾,横行于中华洋面,给清政府抗法斗争带来许多困难。战争结束后,张之洞痛定思痛,分析认为:“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处处牵制”,并指出“现在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驰,亟宜切实筹办善后,为久远可恃之计”,表示以后要“自以大治水师为主”,为此,他于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上奏了《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向朝廷提出了建设海军的方案:

  首先,张之洞提出了划分沿海海防区域,编制海军的构想。

  他认为,中国海疆延袤万里,北起吉林,南讫钦州,“若将海上水师合为一军,势有难行,海阔路远,呼应不灵;沙礁口岸,一将难悉;操练勤惰,督察难周;沿海有警,不受调度;禀报遥度,虚实难凭;需才太多,一区难备。”

  因此,他提出“四洋布局”,分区防御的计划,即把海军分为北洋、南洋、闽洋和粤洋四支。北洋统属旅顺、烟台、珲春等地,南洋统属江苏、浙江等地,闽洋统属台湾等地,粤洋统属海南等地,“所辖洋面各有专责,遇有大敌仍责令各支合力攻击,互相援应。”

  对于海军的体制和编制,他主张每军设统领一员,左右翼分统一员,受该洋面督抚节制,而统隶与京师总理衙门。以粤洋为例,拟配铁甲舰三艘,铁甲雷船六艘;每一铁甲舰,两铁甲雷船为一队,统领左右翼各一队,三队合为一军,如此,在海上即“可以一战”.若北洋、南洋、闽洋海军皆照此办理,中国海军就“不难纵横洋面,摧破强敌”.此外,张之洞还提出了购船、计费、筹款、定银等具体成军步骤,而且对海军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指出了海军成军的配套工作。如他提出购买的军舰来华后,必须有养船、修船及驾驶人员,而且这需要大量的费用,张之洞主张等海军五年成军后再筹集养船之资,把原先用于建设海军的费用提出一部分与沿海四支海军作为修船之资,其余的费用继续作为造船费用,建立船澳作为修船之所,派遣人员出洋学习,培养海军人才,并且还提出了加强与海军建设相辅的海防基础设施建设。

  从张之洞的海军计划来看,这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的海防建设计划,是其“储人材、制器械、开地利”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他在《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中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战守两事,义本相资,故必能海战而后海防乃可恃。”

  从这可以看出张之洞的海防策略已从传统的口岸防御思想上升到取得海上制海权的理论高度,而且明确提出了海军必须“能海战”的思想。综上所述可见,至此张之洞已摆脱了广东一隅的羁绊,形成了一套放眼全局、系统全面具有高度理论的海防策略,而且把海防设施建设和海防教育提到重要地位上来,这标志着张之洞的海防策略已完全形成。

  参考文献:

  [1]苑书义。张之洞全集[M] . 敬陈海防情形折。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黎仁凯。 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海防教育[J]. 保定师专学报,2000,(3)。
  [3] 苑书义。 张之洞全集 [M]. 筹议海防要策折。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4]苑书义。 张之洞全集[M] . 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 苑书义。 张之洞全集 [M] . 添募水陆勇营折。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