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换的过程,涉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多因素、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运转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途径之一,学术界对积极有效教学样态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是信息传递方,学生是接受和存储信息方,因此,教学行为是单向性的,缺乏互动的。巴西着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FreirePaulo)曾提出解放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就是对话型教学。对话型教学倡导师生民主交流,鼓励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离不开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全民国防观念和国防精神,是我国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年轻也是最富有活力的知识型群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国防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同时,大学生依托自身良好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可以更好地履行国防义务,成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生力军。所以,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和国家国防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国防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特别是在增强忧患意识、培养全球视野、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难以相比的。而且,青年学生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实地体验军营生活,可以学到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顽强的品质和作风。
实践证明,通过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可以使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培养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根据《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包括军事思想、中国国防、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每一方面的教学内容都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反观当前军事理论课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这与对话型课程的理念相违背,严重影响了军事理论课作用的发挥。
(一)学生层面
培养适应社会的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方面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综合性,既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又设置了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军事理论等在内的通识课程。然而,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们更为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对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另外,由于军事理论课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断层,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自身条件和经历阅历的欠缺,导致有些学生在上军事理论课时无法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对接,更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积极的反馈,出现"雾里看花"的现象。
(二)教师层面
高校军事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军事理论课教师要实现将思想教育寓于军事理论知识教育中的目标,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高度主动挖掘,高度把握,准确把握教学节奏。然而,有些军事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把握不到位,比如,不懂得学生情绪易波动的,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时不注意教学风格的多变性和吸引性,导致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不足,学生厌倦,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注意分散;不懂得学生感情易冲动,易受暗示,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对爱国激情和爱国行为的表达方式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
三、军事理论课情感融入策略
以上关于军事理论课现实问题的分析,与对话型课程课程建设理念相违背,严重削弱了军事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传递过程,更包含着情感的传递过程。所以,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对话型军事理论课课堂,将情感融入军事理论课课堂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离不开情感,如同池塘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反之,消极、不良的情感则导致教育目标的失败,易使学生厌学。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在情感的积极互动中实现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师生间的知识信息交流,更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良好的情感气氛,往往可以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包括情感体验的丰富。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积极挖掘蕴含在各章节中的情感因素。
比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节时,在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其在军事思想中的地位,极其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的讲解也不能忽略,因为这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绝佳契机。另外,在讲授"军事高技术"一章时,通过学习军事高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激发大学生投身国防建设、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热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履行爱国诺言。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课堂讲授过程不是生硬的灌输过程,而是包含着教与学双方积极的情感互动过程。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特点,比如注意力稳定性不好、爱波动、易出现注意分散等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注重新颖性、生动性,充分尊重教材,并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近期国内外大事件进行必要的扩展。只有内容选择适宜、学生感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积极反馈。
另外,教师也要充分进行自我感情的释放,以便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为学生树立感情互动的榜样,积极为课堂教学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国防"、"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等章节内容时,由于和时事热点问题联系紧密,大学生对此多很感兴趣,而且多易发生偏激想法和过激行为,所以,教师要积极释放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和平周边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更应该强调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理性爱国,正确引导学生。讲授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重要论述时,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同时要善于把握时机,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感受真诚地表达出来,用生动、深刻的语言对其作用进行评价,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积极营造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课堂接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所以,军事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发展。因此,军事理论课教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学生互动,同时要积极关注自己的课堂话语风格。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面对一名陌生的求助者,要全面了解搜集求助者的人口学、情绪情感现状等方面的材料,要学会使用开放式提问,进而引导求助者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最终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问题,适时提问,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进而促进教与学双方的良好互动,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以课堂话语为载体进行的,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军事理论课的课堂话语风格,用语言感染力将教学内容活化、趣味化,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把握,选用合适的肢体语言,全方位营造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高占伟。高职院校文学课程对话型教学的引进与消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4)。
[2]杨小波,林巧芬,王维朋。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7)。
[3]蔺宏涛。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设计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