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核战略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发展形成的后期成果,显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西方的“核讹诈” “核野蛮”行为不断危及中国社会合法存在的前提下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基于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情至血脉、智至宇观的认识和研判,毛泽东核战略思想从形成之初,就厚实地积蓄了中国传统文化大气磅礴的思域和恢弘哲思的睿智,处处体现着“重根本、贵有备、善谋略、求全胜、忌轻发”的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特质。
一、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核威慑--- “重根本”之特质
“民者,国之根也。”自古中国就有民为固国之本的遗训。朱熹在 《四书章句集注》中曾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宋代苏洵在《上皇帝书》中也说: “敌国相观,不观于其山川之险、士马之众,相观于人而已。”因此,在中国重视 “民众”的力量,并视为兵胜之本可谓由来已久。毛泽东通过多年的人民战争先后取得对内对外战争的胜利,其重视和运用兵民为本的思想更是经过实践的检验与证明。毛泽东认为: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战争的发动者。战争无论是出于政治动机还是经济原因,最终目的都不是为了消灭人类,对人类生存威胁越大者,大量使用的机会就越小,帝国主义手中的原子弹,也只不过是用来吓吓人而已。战争的空间最后要人民来占领,人民乃是一场战争劫难后的最终主宰。
中国的核事业起步较晚,而且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不可能不顾及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发展核武器不可能像苏联、美国那样投入那么大的财力,不断研制和生产大量的高精尖的核武器,乞丐与龙王比宝是比不起的,只能扬自己之长,发挥人的数量和人心所向的优势。因此,中国的核威慑战略不是单纯的核威慑,而是核威慑与人民战争相互支持,互为依托的。毛泽东指出,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单靠军队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不够的,未来反侵略战争,仍然是全民动员性质的人民战争。我国的国防建设必须着眼于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以克服武器装备上的不足。毛泽东声言: “一心想要抢劫我们的强盗们,你们小心一点吧,不要妄想来碰我们这些从事和平劳动的人们,我们是准备好了的。帝国主义如果竟敢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那时我们就将实现全民皆兵,民兵就将配合人民解放军,并且随时补充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侵略者。”[1]
二、待机持重--- “贵有备”之特质
《兵经百篇·延字》云: “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 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战争的形势有不适合马上决战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拖延时间,等待时机。在决胜条件尚未成熟时,宁可退让,等待战机,不可操之过急。 《孙子兵法·形篇》中也指出: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胜军是事先寻找和创造战争必胜的条件,条件具备后开战; 而败军是不做充分准备就盲目作战,战争开始后企图侥幸取胜。
毛泽东吸收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 “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机会总是有的,不可率尔应战。”[2]
毛泽东认为: 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事先周密计划,充分准备,在条件不成熟时宁可持重待机,力求不打则已,打则必胜。
这一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抗战期间的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始终都贯彻了这一思想。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这一原则列为 “十大军事原则”之一,提出: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3]
毛泽东不但在革命战争中一贯坚持 “持重待机”这一作战指导思想,还把这种思想运用于中国的核战略之中。毛泽东强调,在遭到敌方核袭击时,不宜快速报复发射。而应保存实力,待机破敌。因此,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核武器是处于低戒备状态,中国在核反击上采取的是 “后发制人”,它十分强调遭核袭击后的生存能力,利用生存下来的核力量,等待时机,进行报复性反击。这种等待可能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年。这种等待和不确定的发射时间增加了中国核战略威慑的力量。
三、核战略的半隐半现--- “善谋略”之特质
孙子在 《孙子兵法·势篇》中提出了 “造势”的观点,他指出 “善战者求之于势”.所谓 “势”实际上是一种人工造成的势能,潜在时是威慑力,显示出来就是攻击力。在 《形篇》中,孙子提出“藏形” “示形”的主张,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毛泽东巧妙地把三者相结合并运用于中国的核战略中。中国的核力量与美苏相比处于劣势,但毛泽东充分发挥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和政治优势,以军事实力为骨干,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等整体实力,造成对入侵之敌的强大威慑。
美苏等国在发展核武器过程中常以高调示人,通过刻画和炫耀武力,企图达到威胁对方的目的,并以此裹挟他国跟从和加入北约、华约集团,进行冷战对抗。与之相反,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采取了秘而不宣的策略,实行严格的保密措施,或虚虚实实,使得对方探不清底细,摸不到头脑。中国传统中的 “守拙”和 “藏形”方略得到巧妙运用,使他国无法掌握中国的核力量,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先发制人核战略。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决策人员一直怀疑,卫星是否探测到了中国的所有导弹基地。上世纪 80 年代,西方观察家都认为没有谁能在第一次打击中摧毁中国所有的陆基导弹①.同时,为了鼓舞中国人民,也要让敌方意识到中国有一定的核实力,中国也择时公布一些消息或采取一些行动来展示自己的 “肌肉”, “示形”于人。例如: 1966年 10 月 27 日,正当越南战争局势紧张、美国海空军事力量紧逼中国边境的危机时刻,为了显示实力,更为了显示使用核武器的决心,中国在本土西部试验靶场,使用自行研制的导弹进行了一次全射程、全威力、正常弹道、低空爆炸的实弹发射试验。这种试验方式,在国际上也属难得一闻的大胆尝试。1969 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期间,为了遏止苏联的突然袭击,中国军队在调整战略部署的同时,在 6 天之内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和氢弹爆炸试验,以此行动向苏联显示中国领导人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和中国拥有的物质力量。在公布的消息中,中国更多地强调发展核武器的政治意义,强调中国遭到核袭击后,使用核武器报复的决心,以此向敌方传递中国用战争扞卫权益的决心。这种虚虚实实半隐半现的做法增加了不确定性的范围,提高了威慑的效果。
四、核威慑--- “求全胜”之特质
“威慑”思想中国古时就有。在 《谋攻篇》中,孙子大力倡导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全胜”战略。孙子认为: 百战百胜并不是军事斗争中的最高明的战略和境界,最高明的战略和境界是不使用暴力流血手段就能使对方屈服,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威慑”思想。毛泽东将这种 “威慑”思想运用于中国的核战略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威慑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以人民战争和核武器为后盾,通过巧妙造势,显示己方的实力和使用力量的决心,对敌方产生心理上的震慑,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遏制战争的目的。
毛泽东认为核武器是 “纸老虎”,反对夸大核武器的军事作用,其政治作用的使用常常多于军事作用的使用。面对美国对中国多次的核讹诈和核威胁,毛泽东决心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利用核武器的威慑作用,慑止美国的核进攻和核讹诈。由此可见,中国发展核武器就是要利用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达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4].
五、后发制人的核运用--- “忌轻发”之特质
中国历史上,通过后发制人而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这种战法常是弱军迎击强敌进攻的一种选择。诱敌深入,拉长战线或以弱示人,在敌方困顿麻痹之际,揪其暴露之弱点,乘其不备,出其不意,以奇致胜。如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孙膑智赚庞涓的马陵道之战等,皆以避其锋芒、助其傲气、怠其士气、挫其锐气而取胜的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毛泽东饱尝史书,对这样的战法自不陌生,常将此兵法用于中国革命战争中。在毛泽东的核威慑战略中,核武器运用的方针就是后发制人。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实行后发制人,从政治上讲,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易于争得人心,动员民众,取得国际上的同情和援助。从军是上说,要避敌锋芒,力避在势不利己情况下进行决战,通过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待机破敌。
参考文献:
[1]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M]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十一册。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19.
[2]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M]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220.
[3]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M] ∥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247.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文化文选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