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理论论文

《孙子兵法》体现出的孙武智慧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7 共7672字
论文摘要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是全书的总纲,其中指出作为军事管理者的“将”,应该具备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1](P.7)其中,“智”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孙武所说的“智”,究竟是什么意思?千百年来语焉不详,绝大多数人以为就是“聪明”,但是我们接着问:在中国古代哲人的心目里,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聪明”?恐怕大家不一定就说得准、说得透了。

  在我看来,孙武所言的“智”,并不一定是指领导人们的先天的智商如何。人与人之间的智商不可能有天壤之别,管理者之间的智商更不可能相差到哪里去。孙武所言“智”,更多地指知道得多不多,也就是“知己知彼”,也就是今天所言“知识”。

  古人所言的“智”,很多时候又写作“知”,今考《集韵·寘韵》:“智,或作知。”又请比较《易·蹇》:“见险而能止,知矣哉。”[2](P.165)《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3](P.47)陆德明释文:“知,音智。”[4](P.1356)《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5](P.1442)《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是儿多知,可令学经。”[6](P.3347)以上文献中的“知”都是“智慧”的“智”义(后来写作“智”)。

  更有意思的是,在孙武的后人孙膑所写的《孙膑兵法》中,表示“知道”的“知”常常写作“智”,可见“知”、“智”二字在先秦常常无别,以下是我们的统计结果: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智(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7](P.44)问:“智(知)道奈何?”[7](P.44)而先智(知)胜不胜之胃(谓)智(知)道。□战而智(知)其所(下缺)。[7](P.44)(上缺)所以智(知),适所以□智(知)。故兵无(下缺)。[7](P.44)刑莫不可以胜,而莫智其所以胜之刑。[7](P.193)请比较作“知”的例子: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适计险,胜。

  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不知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7](P.54)孙子曰:知不足,将兵,自侍(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适之请,陈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7](P.64-65)知之。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7](P.93)善者,适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7](P.162)善陈,知倍乡,知地刑。而兵数困,不明于国胜兵胜者也。[7](P.170)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刑,不知备者也。[7](P.170)(上缺)不失,将军之知也。[7](P.176)孙子曰:“营而离之,我并卒而擊之,毋令适知之。”[7](P.26)又考《孙子兵法·九变》言:“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1](P.55)此正可以与《孙子兵法·作战》之“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1](P.14)相互观照,“智者”正乃“知用兵之利害者”也!

  可见,就在《孙子兵法》这同一部文献里,“智”、“知”同时出现。

  古代兵、法往往不分,我们又考察了秦代法制文献《睡虎地秦墓竹简》,发现情形相似,表示“知道”的“知”,常常写作“智”。《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毋巨于罪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闲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自从令、丞以下智而弗举论,是即明避主之明,而养匿邪避之民。如此,则为人臣亦不忠矣。若弗智,是即不胜任、不智,智而弗敢论,是即不廉,此皆大罪,而令、丞弗明智,甚不便。今且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有且课县官,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以次传,别书江陵布以邮行。”[8](P.11,P.13)从以上考证可以看出:在古汉语和古汉字里,“知-智”是古今字,而研究一个汉字就是研究一段历史,汉字字形及其发展演变的背后往往体现了古人深邃的哲理与智慧,古人所言的“智慧”,其实就是看您知道得多不多,这就是古人的智慧观,这在《孙子兵法》中也不例外。

  二

  知道什么?知道自己、知道别人,也就是知己知彼。我们对“知”在《孙子兵法》中出现的次数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显示:“知”在《孙子兵法》中竟然出现了71次,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之一。那么究竟应该知道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首先是知道军事战争的战略战术。《孙子兵法·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1](P.13)《孙子兵法·作战》:“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1](P.14)《孙子兵法·谋攻》:“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1](P.22-23)《孙子兵法·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1](P.23)《孙子兵法·形》:“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1](P.29)《孙子兵法·形》:“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1](P.29-30)《孙子兵法·虚实》:“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P.41)《孙子兵法·九变》:“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1](P.55)《孙子兵法·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1](P.69)第二是知道我方的家底和敌方的根底。也就是知己知彼,这在孙子兵法中谈得最多,请详论之。

  其一:要了解清楚我方和敌方是否都拥有民心支持、拥有天时地利、拥有优秀将领、拥有严明纪律。如果只了解我方而不了解敌方的情况,或只了解敌方而不了解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的取胜把握。《孙子兵法·计》:“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1](P.7)《孙子兵法·计》:“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1](P.7)《孙子兵法·谋攻》:“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1](P.23)《孙子兵法·地形》:“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1](P.69)《孙子兵法·用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1](P.88)《孙子兵法·用间》:“(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1](P.88-89)《孙子兵法·用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1](P.88)考《六韬·虎韬·垒虚》亦言:“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敌人卒去不远,未定而复返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陈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胜矣。’”[10](P.475)《六韬·犬韬·战车:“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10](P.502)其二、作为我方,要知己知彼,也就是既要了解我方又要了解敌方的情况,但同时又不要让敌方了解我方的情况,甚至连我方的士兵也不能让其知道我方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军事意图和排兵布阵)。《孙子兵法·虚实》:“出其所(不)[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1](P.69)《孙子兵法·虚实》:“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之备己者也。”[1](P.40)《孙子兵法·虚实》:“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1](P.41)《孙子兵法·九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民]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1](P.73)《孙子兵法·用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1](P.88)所以《孙子兵法·计》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1](P.7)第三是知道天时地利。孙武认为,只是知道我方和敌方的情况,而不知道是否天时地利,照样不会有胜利的保障。《孙子兵法·虚实》:“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1](P.40-41)《孙子兵法·军争》:“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1](P.47)《孙子兵法·地形》:“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1](P.69)《孙子兵法·地形》:“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孙子兵法·地形》:“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1](P.68-69)《孙子兵法·九地》:“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王霸]之兵也。

  夫(霸王)[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1](P.74)

  三

  以上是我们对《孙子兵法》一书的考察,颇为有趣的是:在智慧观上,与孙子时代相近的老子、孔子也有类似的看法。《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P.133)老子的意思是说:“能知道别人,算有智慧;能知道自己,算是聪明。”而《论语·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3](P.94-95)孔子曾经语重心长地说道:“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我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也很不错啦)。”

  所以,当有弟子问孔子什么是“知”,孔子说:

  “知人。”也就是知道、了解人才。孔子接着阐发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也能够使邪恶人变得正直。对此,孔子的弟子子夏阐发道:“舜有了天下,就选了皋陶,坏人难以存在了,商汤有了天下,就选了伊尹,坏人也难以存在了。”

  在儒家看来,最善于选人、用人的领导(知人善任的领导)才是最聪明的领导。同时,儒家又强调要“自知”,要有自知之明,要不断地反思、反问自己,《论语·学而》里面说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P.4)

  所以,在我看来,儒家文化的“修身”,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省身”,也就是不断地通过自我反省来实现“自知”,只有不断地“自知”,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较好,那些方面做得不好,才能实现自我管理,之后才谈得上去管理他人。所以,儒家认为,一个领导如果既自知,又知人,既知己又知彼,这就是一位很好的领导,这与我们讨论的孙武《孙子兵法》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正可以互相观照。所以,如此看来,在中国文化中,人的“智慧”完全是后天的,是指“知道什么”,包括对人和事物两个方面的知晓(“人”又包括自己和他人),难怪《论语·为政》有言:“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P.20)孔子的意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表示‘聪明智慧’的‘知’。”在先秦兵法中,这一点得到反复的强调,《司马法·仁本》:“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10](P.141)而战争正是这种“知终知始”、“知彼知己”的智慧术,《司马法·定爵》言:“凡战,智也。”[10](P.161)

  四

  现在我们再来看与“智慧”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另外一个词“聪明”。在中国人的心目里,究竟什么是“聪明”?“聪明”从字形上看就能一目了然,“聪明”原本是指“视听灵敏”,也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同样是要“知己知彼”,所以《易·鼎》里面说:“巽而耳目聪明。”[2](P.206)《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唐代孔颖达疏:

  “聪明,谓闻见也。天之所闻见用民之所闻见也。”[11](P.109)如果视听途径畅通,此人就“(耳)聪(目)明”了,难怪《孙子兵法·九地》里面也说: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1](P.73)《老子》第五十二章里面也说道:“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9](P.207-208)所以《汉书》卷八六《王嘉传》里面说:“今云等至有图弑天子逆乱之谋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务聪明以销厌未萌之故。”颜师古注:“务聪明者,广视听也。”[6](P.3492-3493)“聪明”又特指君主的视听。唐吴兢《贞观政要·行幸》:“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12](P.365)再引申之,“聪明”指“耳目”。《礼记·乐记》:“奸声乱色,不留聪明。”孔颖达疏:“谓不使奸声乱色留停於耳目,令耳目不聪明也。”[5](P.1109)《文选·枚乘〈七发〉》:“聪明昡曜,悦怒不平。”刘良注:“聪明,耳目也。”[13](P.635)又指“刺探消息的人”。《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6](P.3210)“聪明”又作“耳目”,请比较《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6](P.3200)“聪明”再引申,指“明察事理”。《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14](P.215)《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张守节正义:“聪明,闻见明辩也。”[15](P.1、3)《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广汉聪明,下不能欺。”[6](P.3239)后来才指“智力强、天资高”。《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奉少聪明,自爲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16](P.1607)说到这里,我再举一个相关的例子“圣(聖)”。“圣”指事无不通,光大而化,超越凡人者。这个字从繁体字形看也与“耳”有关。《书·洪范》:“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聪作谋,睿作圣。”孔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11](P.303)再引申,指“聪明睿智”。《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聖礼义之序。”[5](P.1370)《文子·道德》:“文子问圣智。老子曰:‘闻而知之,圣也。见而知之,智也。圣人尝闻祸福所生而择其道,尝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圣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祸福所生。智者先见成形,故知祸福之门。闻未生,圣也。先见形,智也。无闻无见者愚迷。’”注:“见可而为,知难而止。

  圣人知吉凶倚伏,察其未形,故治于未乱。智者知祸福相倾,监于已兆,故不游其门也。闻未生之事,非圣如何?睹已形之器,非智如何?无闻无见,真谓愚迷也已矣。”[17](P.229)《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今众人咸称朝圣,皆曰公明,盖明者无不见,圣者无不闻。”[16](P.1226)所以,与西方人的看法不同,中国文化更倡导的是后天的“知”。孔子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P.92)言下之意,更多的是“学而知之”。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孙武为什么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因为只有对敌我双方的优缺点、长短处有准确把握,才能取胜,这才是真正的“智”,才是真正的聪明。

  参考文献:
  [1]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睡虎地秦墓竹简[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相关标签:孙子兵法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