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1 月 15 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签署了一份题为“国防创新行动”( Defense Innovation In-itiative) 的备忘录; 同一天,哈格尔在“里根国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正式对外宣布启动“国防创新行动”.这个“国防创新行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动? 美军为何要发起这样一个行动? 它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
据哈格尔“里根国防论坛”主旨演讲和美国防部“国防创新行动”备忘录称,由于美国已经进入一个在关键作战领域正在丧失主导优势的时代,为了保持军事竞争优势,美国要在国防部内开展一次自上而下、全国防部的创新行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推进: 创新领导人才培养和军事职业教育; 启动一项新的“长期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研发突破性技术和系统; 创新军事演习,探索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备选方案,进一步认清未来安全环境; 创新作战概念,探索如何让有限的国防资源实现战略效果的最大化; 创新应对新兴威胁; 创新国防部业务管理运行系统,提高国防事业的能效。
“国防创新行动”备忘录明确,由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罗伯特·沃克亲自统领行动,按季度向国防部长报告行动进展,同时成立一个由沃克领导的,由政策、采购、技术、后勤、情报、参联会、各军种部等国防部门领导参加的“先进战力和威慑专家组”,负责推进“国防创新行动”.从哈格尔在“里根国防论坛”的讲话可以看出,“国防创新行动”是一项引领美国国防事业的重要工作,因为它会决定近期美国的“国防项目、国防规划和国防预算”.
①“国防创新行动”是一项内涵十分广泛的计划,涉及人力、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目的是保持美国的军事竞争优势。不过在该计划的诸多创新内容之中,军事技术上的创新无疑是核心内容和优先方向,这不仅是因为军事技术创新属于硬实力创新,比人力、制度等软实力创新更容易见成效,而且也符合美国一贯追求军事技术优势的传统。在“国防创新行动”备忘录中,该行动又被称为“第三次抵消战略”,这显示出它是一个有历史渊源的行动。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就发起过所谓的“新面貌”( New Look) 战略;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又发起所谓的“抵消战略”( Offset Strategy) .这两个战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通过追求军事力量的质量优势来抵消苏联当时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数量优势。在“新面貌”战略的推动下,美国大量增加核武器的数量和种类,开发核武器远距离投送系统,建设主动的和被动的核防御,加强战略预警系统。
“B-52”战略轰炸机、“民兵”洲际弹道导弹、“U-2”高空侦察机等一些为人熟知的美军武器系统,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加速研发和列装的。
在军备竞赛的过程中,美苏双方在核武器方面趋于平衡,于是美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又发起“抵消战略”,以精确打击技术的研发为龙头,致力于研发信息技术,革新战场指挥控制和通讯网络,研发能力更强的、可以深入敌后的监视和打击系统,开发精确导航、通讯和侦察能力的空间技术,开发武器平台的隐身性能等。通过这次军事技术革新,美国再次取得军事技术领先优势,并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现出它令人眩目的威力。在精确打击,隐形,网络化的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情报、监视和侦察( C4ISR) 等技术面前,常规军事力量的数量优势似乎不值一提。
“抵消战略”的成功使美军更加痴迷于军事技术革新,视技术为“力量倍增器”,孜孜以求军事技术的代差优势,以确保美国的军事优势地位。美国候任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曾指出,在经历了“沙漠风暴”行动之后,技术革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美军指导战争的关键思想之一。
①“抵消战略”一词由此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指称军事技术革新的行话。于是,20 世纪 50 年代发起的“新面貌”战略今天被称为“第一次抵消战略”; 70 年代发起的“抵消战略”被称为“第二次抵消战略”; 如今的“国防创新行动”也被顺理成章地称为“第三次抵消战略”,或“抵消战略 3.0 版”.
②实际上,作为“国防创新行动”内容之一的“长期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其名称完全是从“第二次抵消战略”的举措中照搬而来。
③从美国国防部把“国防创新行动”称为“第三次抵消战略”就不难看出,所谓的“国防创新行动”,其核心内容和优先方向就是军事技术革新。美军再一次祭出军事技术革新这个法宝,意在确保它在 21世纪的军事竞争优势。
二
美国国防部此时启动“国防创新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国防创新行动”是国防预算减支压力作用下的选择。自从 2011 年《预算控制法案》出台以来,美军一直面临削减国防预算的巨大压力,自动减赤机制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而且自动减赤机制采取的是一刀切式的减支办法,美军无法根据国防项目的优先程度和重要性等进行有选择的减支。因此,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最近几年,美国国防部一直在努力进行各种评估和分析,从 2012 年推出《国防战略指南》到 2013 年开展“战略选择和管理评估”( Strategic Choices and Management Review) ,再到 2014 年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试图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军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国防创新行动”既是这一系列评估活动的继续,也是这一系列评估活动带动的结果。“国防创新行动”
备忘录中指出,之所以要开展一次自上而下的、全国防部的创新行动,就是因为国防预算受到了裁减,变得不稳定,需要通过强力推动来提升创新效率。
更进一步讲,美国国防部希望通过“国防创新行动”把自动减赤这个紧箍咒去掉。哈格尔在“里根国防论坛”讲话中表示,期待随着“国防创新行动”的推进带来国防预算的增加,隐晦地表达了要从自动减赤机制中解脱的意思。2014 年 12 月 2日,美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海上力量和兵力投送小组委员会举行“海空力量在国防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的作用”听证会,来自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和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听证代表都呼吁国会废除 2011 年《预算控制法案》。
①与此呼应的是,在同一天举行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国防专家小组”听证会上,来自国防专家小组的听证代表认为 2011 年《预算控制法案》是“严重的战略失误”,并导致美军陷入“战备危机”,一致要求国会和总统“立即废除《预算控制法案》”.
②其次,“国防创新行动”以维持美军事霸权为目的。二战后,出于获取军事竞争优势的需要,美国一直热衷于进行军事技术革新。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美国通过“第二次抵消战略”不断鼓吹“军事技术革命”( The Military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霸主,但是并未就此放慢脚步,而是在“军事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军事革命”(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意图维持军事霸权,并通过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国防转型”( Defense Transformation) 改革加以实践。由于受到反恐战争的牵制,美军的“国防转型”改革在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去职后一度沉寂。如今,美国已基本从大规模反恐战争中抽身,“军事革命”的呼声再次高涨。2014 年 10 月 7 日,“国防创新行动”的“长期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美国防部负责采购、技术和后勤事务的副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参加“国际测评研讨会”时援引 20世纪 70 年代美国军事革命的成功经验表示,现在到了该考虑有哪些技术能够让美国继续主导未来战场的时候了。
③不难看出,美国希望通过“国防创新行动”开启新一轮军事革命,将军事霸权延续下去。
再次,“国防创新行动”受到冷战思维驱动。美国国防部把“国防创新行动”视为“第三次抵消战略”,这不仅是向第一次和第二次“抵消战略”这个传统致敬,也隐含着对其指导思想的继承。美军对于能够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军事技术的孜孜以求实际上反映出它基于冷战思维的打大仗心理。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用“下一场战争癖”( next-war-itis) 一词来形容美军那种“极其强大的、准备打大规模战争的基因”,因为“军界、工业界和国会总有一股强大的官僚和政治势力,主张保留始之于冷战时代的大采购项目,‘打大仗’思维根深蒂固”.④美国通过“国防创新行动”力推军事技术革新,或许还潜藏着另一层目的。前两次“抵消战略”是冷战背景下超级大国军事竞争的产物,美国通过实施“抵消战略”,不仅在军事技术上赢得优势,而且在引诱对手进行军备竞赛、进而消耗对手实力上也取得了成功。深谙美国战略精髓的罗斯科夫在最近推出的新书中写道,一个成功的做法,美国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直到这个做法在实践中破产为止。
⑤苏联的教训殷鉴不远,我们对美军“国防创新行动”暗含的战略诡计应该保持警惕。
三
美军对“国防创新行动”期待甚殷,但这个行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少会受到两个方面的牵制。
首先,难以预期的突发安全事件,尤其是有重大战略影响或发生在重要战略区域的突发安全事件可能对“国防创新行动”造成牵制,这一点不乏前车之鉴。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直接导致拉姆斯菲尔德力推的“国防转型”半途而废,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期,美军为了尽早摆脱战争泥潭而不得不实行的增兵行动又使盖茨发起的调整改革一再受阻。如今,激进组织“伊斯兰国”异军突起,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为祸一方,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以致美国的反恐战略进退两难。同时,乌克兰的局势晦暗不明,美俄博弈日趋激烈。这些都可能给“国防创新行动”的推行造成一定的牵制。
其次,国防预算减支影响“国防创新行动”的成效。在国防预算减支压力下,“国防创新行动”各个创新项目之间会为了争夺有限的经费资源相互倾轧,造成内耗,加之美国国防部庞大的官僚制度本身既有的消耗作用,可能会使“国防创新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走样。
①另一方面,美军希望借助“国防创新行动”增加国防预算的打算短期内只能是徒有愿景。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势头有限,中期选举之后府会势易形移,奥巴马政府在内部改革上很难有大作为。此外,一旦有不可预期的突发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只会造成美军应急国防预算的增加和常规国防预算的减少。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新的“抵消战略”,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防创新行动”未来仍将产生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首先,该行动将加速美军研发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军事技术。“国防创新行动”延续了“抵消战略”的军事技术革新传统,美军意在借此大力推进研发下一波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军事技术。“国防创新行动”备忘录中要求美军着眼于“突破性技术和系统”,哈格尔在“里根国防论坛”讲话中提到要在一些“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尤其是要在“机器人、自主系统、微型化、大数据和先进制造技术如 3D打印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些论述过于简略,使人难窥美军军事技术革新的面貌,倒是“国防创新行动”主要负责人、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沃克此前的频频动作能更好地反映出美军追逐军事技术革新的迫切心理。
沃克在 2014 年 5 月出任常务副部长之前,曾短暂担任防务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首席执行官,期间推出过两份引人注目的研究报告,一份是 2013 年9 月出版的《改变游戏规则: 颠覆性技术和美国国防战略》,另一份是 2014 年 1 月出版的、由沃克本人亲自主笔的《20YY 年: 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前一份报告较为详细论述了“积层制造(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自主系统 ( Autonomous Sys-tems) 、定向能、网络技术、人类性能改造 ( HumanPerformance Modification) ”等具有改变战争游戏规则潜能的下一代技术( NeXTech) .②后一份报告主要论述了自主技术,同时还分析了“网络、通讯加固、高级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商用机器人、微型化、积层制造、小型化能量供应系统、高能武器、人类性能改造”等技术。
③新美国安全中心推出的这两份报告都极力强调技术革新对美国维持军事优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YY 年: 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报告大声疾呼,称现实挑战已容不得美国“在应对机器人时代的战争上拖延时间、思考和投资”.④这种为发起军事技术革新行动造势的努力很快就转化为现实。沃克出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后不久,就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讲话,回顾冷战时期美军的技术革新历史,公开提出要发起“第三次抵消战略”,⑤不久又顺理成章地成为“国防创新行动”的负责人。不仅如此,《改变游戏规则: 颠覆性技术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给美国国防部提出的 5 条建议在《国防创新行动》备忘录中也被照单全收。
⑥沃克迅速推动“国防创新行动”的做法,显示出美军要加速追求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军事技术的迫切心理。
①其次,该行动将推进美军战略战法创新。美军通过“国防创新行动”加速研发下一波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军事技术,必将给美军带来战略战法上的创新。以自主技术为例,在微型化、小型化能量供应等技术的合力支持下,自主武器系统已展现出巨大的潜能。《20YY 年: 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报告的分析指出,基于无人和自主系统的作战模式将改变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的基本观念,改变军事态势和全球力量部署,改变诉诸武力的高层决策,颠覆军事战略中的攻防概念,颠覆距离、速度、规模等基本作战概念。
②从战略层面看,无人自主武器系统可以让真人从战场上解脱出来,由此带来的人力成本下降、伤亡顾忌减小和武器系统的小型化将大大减小美国开展军事行动的顾虑,增加军事行动的可持续性,这无疑给美军采取进攻性、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提供了很大空间。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2014 年 10 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美国应该利用其在海空力量和无人自主武器系统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全球监视打击网”( Global Surveillance and Strike,GSS) ,依靠超强的突防打击能力让对手不敢有企图,或因代价高昂放弃企图,从而达成战略威慑的目的。
③从战术层面看,美军的无人自主武器系统目前已经呈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2014 年 8 月,美国海军成功进行无人水面艇( Autonomous Swarmboats) 作战模拟演示,13 艘通过自主感知和自主决策,选定行进路线,在假定的“国际敏感海域”协同完成拦截敌舰和护卫己舰的任务。
④这次演示标志着美海军在“蜂群”战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小型化无人自主舰艇的“蜂群”战术已初步展现出实战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反介入和区域拒止”作战中的实战应用价值。
再次,“国防创新行动”将对大国关系和地区局势稳定带来冲击。从“抵消战略”的传统可以看出,“国防创新行动”是一种脱胎于冷战的大国军事竞争战略。不同的是,在 21 世纪的今天,在没有一个执意要与其对抗的军事大国作为“抵消”对象的情况下,美国仍然要致力于再来一次“抵消战略”,这充分暴露出其“国防创新行动”预设对手的霸权逻辑。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军一直在努力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抽身,将重心转向应对对等对手和高端军事斗争,中国首当其冲成为其战略调整的目标。美军这一战略调整是通过亚太“再平衡”加以推行的,因为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亚太“再平衡”突出地表现为美国军事力量重心向亚太转移,并抛出“空海一体战”应对所谓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威胁。如今,美军启动“国防创新行动”,不仅再一次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称中国是“主要威胁”,以此论证“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迫在眉睫,更有甚者,有人提出要对“第三次抵消战略”进行量身订制,把战胜“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尤其是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作为具体目标。
⑤这充分说明,与“空海一体战”和兵力部署东移亚太一样,“国防创新行动”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配套措施,前者是战法上的创新和防御态势的调整,后者则是军事技术上的创新,两者相互配合,互为支撑,是具有连续性的行动。在实施亚太“再平衡”政策的过程中,美国这种预设对手的霸权逻辑已经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增添了许多障碍,同时助长了一些国家在本地区制造事端的气焰,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太地区局势的稳定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发起“国防创新行动”,用军事竞争的老套路助推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只会给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局势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
中美两国应该建立和发展“积极而不是消极、合作而不是对抗、良性而不是恶性的军事互动关系”.①然而,作为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国防创新行动”显然不是一项有助于达成这种军事互动关系的行动。究其原因,在于“抵消战略”不是一项把国与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合作基础上的战略。美军实施“抵消战略”是为了在竞争的过程中采取攻势或维持军事优势,压制对手,因而天然地带有零和博弈的性质,不可能使国际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而有促成预设自我实现的危险。这个预设对手和遏制对手的“国防创新行动”是一项“身体已进入 21 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的陈腐战略,不利于大国关系和地区局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