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技术论文

高寒山地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3476字
论文摘要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作战样式。高寒山地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组织好战时卫勤保障,减少非战斗减员,及时有效救治伤员,维护部队战斗力,是摆在卫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结合本部在某海拔 4 430 米高原驻训的体会,着眼于未来高寒地区可能发生的作战行动,就卫勤保障的难点与对策作初步探讨。

  1 高寒山地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难点

  高寒地区地理特点,可归结为两句话八个字,即“两高一缺”“两少一贫”。即高海拔、高寒、缺氧,道路少、人口少、资源贫乏。体现在卫勤保障上,主要有以下难点:

  1. 1 组织指挥复杂 卫勤协同难
  
  一是敌方发挥其高技术优势,干扰破坏卫勤指挥系统。卫勤指挥和卫勤协同随时都有瘫痪的可能。二是联合卫勤保障,使卫生力量构成多元化,既有建制卫勤力量,还有加强的军队和地方支前的卫生力量。三是卫勤保障任务重,情况多变,卫勤决策及准备时间越来越短,客观上使卫勤保障的从属性和滞后性更加突出。四是伤员建制复杂,可来自不同军兵种、地方武装,伤员发生区域不规则、发生时段不确定,保障重心不稳定。

  1. 2 高原反应严重 非战斗减员多
  
  高寒地区气候复杂多变,素有“一年四季不分明,一日四季均可见”。

  部队进入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地区作战时,含氧量不足平原 30%,高海拔、低氧压、大风沙、温差大、缺氧、高寒等特点,对参战官兵身心带来严峻的考验,短时间内发生大量非战斗减员,导致伤病员数量增大。

  1. 3 损伤因素多 伤病情复杂
  
  高技术武器不仅改变了战场的形态,可能还伴有核、生、化武器的使用,使前所未有的伤类随着新武器投入战场而出现,伤员的伤类复杂、伤情严重,多发伤、复合伤会更多。武器致伤因素也从单因素、单途径、单处杀伤向多因素、多途径、多处伤发展,从硬杀伤向软杀伤发展,不仅造成人员躯体损伤,还将造成大量心理创伤和生理的失能。

  1. 4 卫勤保障能力相对下降
  
  一是恶劣自然条件使初到高原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原适应不全症发生,使医务人员减员。二是在高寒山地卫生装备的性能、效率低,损坏率高。三是人均携行量相对较大,使卫勤力量的机动、展开、撤收等行动部署迟缓,卫勤保障的及时性、准确率大大降低。四是卫勤保障点多、线长、面广,使卫勤保障复杂化。

  1. 5 医疗物资筹措困难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投入,药材、血、氧、液消耗剧增,卫勤保障的消耗将呈数量级增长。高寒地区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人口稀少,资源贫乏,就地供给十分困难,战时卫生装备、器材、物资需从几千公里外的内地筹措、运输,卫生装备、器材、物资的“筹、储、运、补、修”等十分困难。

  1. 6 卫勤分队机动困难
  
  一是卫勤分队重装备多,如手术车、X 线放射车,还有水、电、消毒灭菌等拖挂,加之路况差,使装备故障率大大增加,机动能力下降。二是高原地区道路单一,无交通运输支线,山高路险,峡谷林立,重装备机动困难。

  1. 7 医疗救治困难
  
  一是高原环境失血、休克、肺水肿、脑昏迷等战伤并发症增多,增加重伤比例; 二是缺乏针对高新武器致伤和高寒山地常见疾病的特效药,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救治; 三是高原野战条件下,器械消毒及灭菌制剂的配制难以保质完成,影响医疗救治质量。

  1. 8 医疗后送困难
  
  一是高寒山地夏季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冬季易发生大雪封山、雪崩。二是卫勤分队后送装备配备不足,车型陈旧,性能落后,速度慢、运量小、机动能力差。三是伤病员后送防卫能力弱,易遭受空中精确打击或敌特袭击,使伤员后送安全系数降低。

  1. 9 卫勤防卫困难
  
  一是机动作战,位置不恒定,难以构筑坚固的防护工事。二是卫勤分队特种装备多,目标比较大,处于高精度、高杀伤、高破坏的火力威胁之下。三是高原地区社情、民情复杂,敌特等采取打、砸、抢、炸、烧等手段对卫勤人员、装备、物资进行袭扰破坏。

  2 高寒山地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对策

  2. 1 加强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建设形成保障“拳头”
  
  一是加强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勤务训练。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平时训练养成。充分利用军事演习、边疆维稳、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瞄准未来作战,设置可能遇到各种情况,严密组织实施。训练中要坚持“八快”,即反应快、开进快、展开快、分类快、救治快、后送快、撤收快、转移快,做到“动、治”同步,“治、送”一体。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体能训练。

  针对高寒山地特点,加强体能训练和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训练,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三是重点突出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建设。要充分认识到高寒山地发生战争的严峻性,在主要作战方向,有重点地在军队医院抽组若干个应急机动卫勤分队,优先配备现代化的卫生装备,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战时医疗救治与后送的骨干力量。

  2. 2 针对特殊性加强保障法研究
  
  针对高寒山地局部战争卫勤保障特点,卫勤保障研究应把握好以下几条: 一是统一指挥,整体保障。要从战略全局统一运筹,以区域卫勤力量为基础,在全军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强有力的卫勤战略支援; 在组织指挥上,建立三军一体、军地一体的卫勤指挥系统。二是集中力量,重点保障。对主要战役方向、重点作战部队,实施重点和优先保障,重点加强现场急救、早期治疗和快速后送。三是机动灵活,快速保障。采取立体保障、模块保障、伴随保障、预置保障等灵活的保障手段,实施以“快”为主要特征的卫勤保障。在卫勤部署上,提前预置较强的机动卫勤保障力量,尽量靠近作战部队配置,专科救治力量适当前伸,做到预有准备。四是分级救治,综合保障。注重自救互救训练,使参战官兵人人掌握战场急救基本技术。坚持分级救治原则,使医疗与后送紧密结合,做到“治、送”同步。

  2. 3 建立快速高效的医疗后送体制
  
  研究高寒山地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工作,必须要研究医疗后送问题。一是根据高原环境特点,野战医院应尽量靠近师团救护所,以缩短后送时间,增强救治能力。使伤员尽早接受确定性专科治疗,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提高轻伤员治愈归队率。二是减少后送环节。将营救治力量加强到连一级,尽可能使伤员在负伤后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提高火线抢救质量; 师团混编为二级,扩大团救护所救治范围,尽快进行紧急救治和早期治疗;将二线医院加强至一线医院做为三级,成为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中心。战略后方医院为四级,实施更确定性的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

  2. 4 加强高原军事医学研究
  
  一是要加大单兵卫生防护研发力度,努力为部队研制出先进的高原病防治药品,核、化、生武器防护装备和单兵卫生防护器材。

  加强对高寒山地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注重高原药物的研制、开发与应用。二是重点突出战伤救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加强对高寒山地野战外科研究,如吸入镇痛药、先进的单兵急救包等新材料研发,把输血、输液、供氧等轻便器材用于战地抢救,努力推动战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加快军事斗争卫勤准备。

  2. 5 加强战场卫勤建设争取主动权
  
  一是在主要方向、主要地段,构筑公路网、直升机起降场,行成空中、地面交通运输网。二是加强药品器材储管力度。针对可能的作战样式、投入兵力、作战持续时间、敌方武器装备等情况,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科学定量地制定药品器材储备规模。在布局上,适当分散、小目标,缩短补给距离; 在方法上,采取地下和半地下储存; 在管理上,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如计算机控制等。三是必须采用科学的“现地换件修理”方法。高寒山地局部战争,卫生装备消耗大、损坏率高,战时维修保养要围绕一个“快”字。在设计和研制新卫生装备时,就要把可维修性作为衡量装备优劣的一个很重要参数,其根本目的就是使装备一“降生”就具备快速换件修理的性能; 采用“先换后修”的战时维修方法,使装备战斗力很快“再生”。

  【参考文献】

  [1] 张国民. 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卫勤保障的影响与要求[J].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 2) : 116 -117.
  [2] 聂礼强,万 莉. 高原高寒地区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J]. 实用医药杂志,2008,25( 7) : 890.
  [3] 曹永生,虞万良,铁 涛,等.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对卫勤保障的要求[J]. 实用医药杂志,2002,19( 3) : 220 -221.
  [4] 贾继民,党荣理,张士良,等. 浅议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对策及方法[J]. 实用医药杂志,2007,24( 1) : 119 -120.
  [5] 彭瑞明. 论高原寒区信息化联合作战卫勤保障的原则[J]. 后勤学术,2004,340( 8) : 71 - 72.
  [6] 吴 峰,周世伟. 未来高原寒区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问题之思考[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 6) : 391 -394.
  [7] 戴甫春.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管理与使用的调查思考[J]. 医疗卫生装备,2003,24( 1) : 28.
  [8] 施旭中. 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研究[J]. 军事经济研究,2008,23( 1) : 64 -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