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进行格斗实战化训练一定要切实把握住实战化训练的内涵,建立正确的认识,才不至于偏离轨道。下面通过对格斗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正本清源,使官兵建立起对格斗实战化训练的正确认识,确保我军特种部队的格斗实战化训练按正确的方向发展。
1练习套路就能具备格斗能力
套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一种练习方式,是将一些有攻防含义的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结起来进行练习的方式,创编它的目的是便于传授、记忆和训练。它的特点是将一些动作按编排好的顺序在非对抗状态下进行单兵练习,不涉及到对抗。格斗是两人之间或多人之间徒手或持器械进行的直接肢体对抗,它的特点是在激烈对抗情况下运用技术进行攻防,技术的运用是随机应变的,是没有任何固定顺序的。格斗能力是一种对抗能力,必须要通过对抗性的训练与比赛来获得。所以说,只练习套路是无法具备真实的格斗能力的。如果要将套路技术转化为实战所需要的技术,必须经过实战对抗的训练与比赛。
2进行喂手练习就能具备格斗能力
两人配对练习是指两人按照规定好的动作去配合进行练习的一种方式。在传统武术的练习中,它称为"喂手",也就是配合者按照要求主动配合操练者练习相关动作,以帮助操练者掌握所练习动作。它是提高动作应用能力必须经过的过程和手段,目的是使练习者提高动作的熟练性、规范性,掌握动作的路线、步骤、发力、节奏,从而建立起对该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
实战格斗能力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自如地应用技术动作去攻防的能力,是在没有配合情况下运用技术的能力,是建立在没有对手配合情况下的条件反射。而喂手练习建立起的是与对手配合状态下的条件反射,因此它和实战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没有配合的情况下能够熟练准确地运用技术迅速制服敌人的能力才是我们需要的格斗能力。
3两人对打就是对抗训练
有人认为在训练中只要让两人对打就是进行对抗性训练。当士兵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攻防技术,攻防技术运用还不熟练,还不具备对抗准备能力,就贸然进行实战对抗训练,结果可能导致大量受伤情况的出现。这种做法是对对抗性训练的曲解。
科学的对抗性训练一定要遵循训练的规律,循序渐进,作为组训者要对训练的每一个过程都很清楚,能对训练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有效控制,知道怎样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内容、量和强度,在练习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知道怎样安排有效地保护和帮助,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士兵的能力。在训练到了一定的阶段,士兵具备了对抗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对抗训练。
4格斗训练始终要结合战术背景
部队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具备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即在战术背景下熟练运用格斗技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备核心能力,对格斗技术而言,就是快、准、狠地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第二阶段在具备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战术背景的训练。部队的训练要紧密贴近实战,按照实战的要求,结合一定的战术背景,在楼房、水沟、丛林、机舱、泥地等场所进行训练,让士兵感受战场的真实环境,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锤练格斗技能。但进行结合战术背景的训练必须有一个大前提,也就是要以官兵具备核心能力为基础。
如果核心能力不具备,而一味结合战术背景进行训练,那就是没抓住重点,只是注重外在的形式,是远远达不到作战的要求的。
5训练中要对要害部位进行攻击
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狠的力度、准确地攻击敌方最薄弱的要害部位,这是实战格斗的要点。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这种能力。但训练和实战毕竟有区别,实战时根本不需要考虑安全因素,但训练却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任何一种格斗形式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是不允许攻击如后脑、咽喉、裆部这些要害部位,可以设想,如果在训练中允许对要害部位进行攻击,必会导致大量受伤情况的发生,将会极大影响到训练的正常进行,这与科学化训练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训练中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提高能力和预防事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6掌握一招制敌技术就具备一招制敌能力
很多人认为部队所练习的捕俘技术就是一招制敌技术,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以一招制敌了,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技术和能力的概念。掌握了技术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能力,技术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是掌握技术,第二步是提升能力以增强技术的威力,第三步是通过实战对抗训练将技术实践化,从而能在激烈的对抗中自如地运用技术。只有经过上述三个过程,具备了足够的能力,然后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即,一是具备足够的威力,能准确地攻击到对方的薄弱部位,二是对手与你的水平差距非常大,才能真正地达到一招制敌。
参考文献:
[1]范伟。部队格斗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3,32(3):45-47.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