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训练论文

探索未来军事心理训练发展新途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04 共4004字
论文摘要

  军事心理训练对军人发展的影响地位日益提升,我军的心理训练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心理训练对部队战斗力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高技术战争爆发的突然性、打击手段的多样化,全方位、全天候、高强度的心理刺激明显增多,影响战争进程和胜负的各种心理因素日趋复杂。为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进一步发挥心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整体提高我军战斗力,应结合我军实际不断深入探索,开创出一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我军官兵心理能力的科学训练之路。

  一、军事心理训练现状分析

  目前军事心理训练已经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坚持理论研究引领实践创新,总结吸收军内外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军事心理训练理论体系,拓展了军事心理训练新领域,开辟军事心理训练新样式,围绕打牢军人基础心理品质、优化军人职业智能、提高战场心理维护能力,建设目标合理、内容系统、方法科学、条件完备、管理规范的军事心理训练教学体系,确立了军事心理训练教学目标、创设了军事心理训练教学内容、形成了军事心理训练教学方法,探索了一条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军事心理训练之路。
  但是限于心理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的现实,军事心理学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制约,军事心理训练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应成果,不完善之处表现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普遍存在对军事心理训练认识有偏差的问题

  目前心理训练在全军各部队正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训练样式包括: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行为训练等,虽然心理训练被广泛重视,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为练而练,很多单位都是从为了完成训练大纲要求的训练任务而实施训练的,施训人员缺乏专业基础知识,为了施训而临时补课,应付了事,据调查基层部队施训人员多由政治主官和随队医生兼职,理论知识的匮乏不仅不会达到施训效果,而且还会产生错误导向;二是对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我军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对目前战争形态转变和适应,都是通过研究近几场局部战争而来,研究的理论成果来源于对外军成果的借鉴和总结,因此,难免产生脱离实际的偏差。目前我军部队从上而下一致在强调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但是据了解广大官兵对心理训练重要性的理解还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没有从深处理解心理训练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真正意义,而纵观军人领域的发展,心理训练早已被外军提升至战略层次,显示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错的趋向。三是心理训练体系不完善,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施训效果。目前各部队正在进行的心理训练,虽然是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进行的,但是具体的施训方法、施训内容各不相同,均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整的训练理论的指导,没有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没有成熟的训练经验加以借鉴,因此,各单位都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和需要而开展训练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训练效果,形成战斗力。

  2、现有军事心理训练体系存在不足,难以达到训练目的

  当前的军事心理训练体系训练效果明显,但是和实现部队整体战斗力提升的目的仍有一定距离,具体问题表现如下:一是心理训练主要是场地训练,对作战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虽然场地训练是心理训练内容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官兵基础心理品质的提高,通过训练官兵的勇敢、果断、自信、团队精神等心理品质均有显着提高,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战争对参战官兵心理素质的要求,并不能真正提高心理作战能力。二是理论研究多借鉴外军,对我军实际战斗力的提升指导意义不明显。理论可以为实践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是反观我军现有的心理训练理论体系,多来源和借鉴于外军,少有立足我军实际的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理论,这就导致虽然我军已经充分认识到心理训练对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意义,但是自开展以来,取得的效果并不显着。三是拘泥现有成果,创新性不够,进展缓慢。我军自开展心理训练以来在心理行为训练、心理疏导方法、战场心理恢复、心理战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检验,有一定的实战意义,但是与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相比,心理训练的发展就显示出了明显的滞后性,训练内容和部队实际需求脱节,训练效果不明显。四是评估系统不完善。目前的心理训练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系统,导致训练效果得不到科学的检验,在训练形式和手段是否有效,效果达到了何种程度等问题上,不能给出完整的评价,从而导致心理训练在长时间内固步不前。通过对训练效果的评估不仅有助于心理训练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实战水平的提高,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势在必行。

  二、探索心理训练发展新途径,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新需要

  1、统筹全局更新观念,实现战斗力的整体提升

  为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局势的紧张性和急迫性需求,应更新观念,着眼全局,实现战斗力的整体提升。目前所进行的心理训练只能在战役和战斗水平上发挥作用,很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统筹全局,更新原有训练观念,明确心理训练对部队建设的现实意义,提升心理训练地位。对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军人行动研究分析发现,心理战不仅仅指向敌方的军队,而且包括敌国政界首脑、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特殊人物,甚至是敌国的友好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这一战略性的转变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应该更新原有观念,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硝烟弥漫的残酷、惨烈的激烈交锋,也可能是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与渗透,无论战争以何种形式出现,但正如美国军人家哈特所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心理征服,因此心理训练的内容要逾越军事斗争的界限,成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渗透的战略行动。军事心理训练的观念也应该从全局出发,紧跟当前的军事变革,依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而不断创新。

  2、着眼实战开展训练,努力创新突破现有不足

  大量的战争实践表明如果不把人放在能表现勇敢的环境里去锻炼,就培养不出勇敢的人来。因此,心理训练必须放在从严从难的军事背景之中进行,不仅要在接近实战的演习中开展,而且要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运用并总结,达到练为战,战促练的目的。演习无论在设置上多接近实战但总是和实战不同,并不能给参战官兵的心理造成同实战相同的刺激,其心理冲击力与实战条件下相距甚远,所以今后的心理训练要战训结合,以实现训练效果的稳步提升。一是创新心理训练体系。
  心理训练的训练形式应更加多样化,训练样式应更加广泛化,应紧密围绕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特点进行,狠抓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铸造适应未来战争的优良心理品质。二是紧密结合我军实际,创新理论体系。开展心理训练必须要立足于我军实际,形成适合于我军实际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更好地开展心理训练,指明方向,提供指导。三是增强危机意识,加快研究步伐。当前军事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新的紧迫形式对当代军人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必须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努力在现有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日益精进。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评估系统。评估系统的建立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评估训练效能帮助找出具体问题,通过相关反馈,促进训练达到更高标准。因此,科学的评估不仅有助于心理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实战水平的提高,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势在必行。

  3、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多兵种联合训练

  信息化战争呈现出战场向无形空间扩展、指挥体制纵短横宽、作战行动高度一体、作战力量日趋多元、作战节奏空前加快等特点,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斗争伴随着心理斗争,心理训练与联合作战训练密不可分,更趋一体化。因此,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统筹全局,将心理训练纳入到联合训练的内容体系中,使联合作战与心理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实战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广泛开展联合训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增强各军兵种力量的协同配合意识和能力。目前,我们开展的心理训练是按各部队的作战任务而展开的,虽然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其局限性亦十分明显,如不同兵种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互间缺乏了解难以高效迅速地进行配合,进而降低了作战效率。因此,今后的心理训练应从未来信息化战争着眼,以作战空间广阔,部队机动迅速,战况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战场特征为训练背景,设置不同兵种联合训练的科目,建立“一网联三军”的军事智能训练网络体系,加强各军兵种之间的联合训练,增强各军兵种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各军兵种之间的协作意识,使各军兵种不再是独立的作战集体,而是形成强有力的作战联盟,更大地发挥我军作战部队的作战潜力。二是心理训练要与联合作战中新式武器与战法相结合。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造成的硬杀伤,而且取决于心理影响造成的软杀伤。如果参战官兵对新式武器与作战方法缺乏了解,摄于它的威力,心理负担过重,那么心理杀伤的威力胜过硬杀伤,造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种心理威慑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焦虑极易导致战斗应激反应,导致群体心理恐慌,造成非战斗性减员。战争实践表明:只有通过严格的心理训练,才可以使军人在战争中由紧张引起的应激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从而改善军人作战心理品质,增强官兵在战场上的自主心理控制能力,使其战斗技能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心理训练应实现人与武器、战法的有效结合,才能通过训练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心理作战能力。三是联合培养心理训练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军事心理训练人才队伍是军事心理训练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是一项关系长远、影响心理训练全局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军地联合培养、跨兵种联合培养、院校和基层联合等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资源,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周为民:《军事心理训练》,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 年 7 月
  [2]宋方敏、卢春祥:《心理教育训练作战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5 年 6 月
  [3]邵长发、徐海孚、季明宏《部队心理战教育训练》,解放军出版社,2005 年8 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