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窗口, 边疆民族地区民兵是边防的重要力量。必须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紧贴遂行“打仗、维稳、救灾”任务需要, 突出重点队伍训练、精选重点训练内容、采用多种训练方法、科学规范训练管理、切实搞好训练保障, 努力把边疆民族地区民兵军事训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边防建设; 民兵工作; 军事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窗口, 边疆民族地区民兵是边防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 必须着眼维护国家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 大力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民兵军事训练, 全面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民兵“打仗、维稳、救灾”能力。
一、突出重点队伍训练
(一) 边防战备执勤分队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线长、地广人稀, 现役部队一线管控力量不足。民兵人熟、地熟、情况熟, 是实施边境管控的重要力量。常年配合公安、武警和边防部队在边境一线巡逻管控、维护边境正常秩序, 是边防民兵战备执勤分队的重要任务。因此, 必须突出边防战备执勤分队训练。可以考虑, 适当压缩队列、投弹、射击等基础技能课目训练时间, 增加边防巡逻执勤、设伏堵卡、反偷渡、反袭扰、平息暴乱、控守要点、情报侦察、越境人员收容监管等实战化课目训练, 适时组织应急行动演练, 全面提高封边控边能力。
(二) 联合防空分队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战时处于防卫作战的最前沿, 是作战部队的进攻出发地和战争动员力量的集散地, 也是敌空袭的重点地区。党政军指挥机关、部队集结地域、重要交通枢纽、大型经济动员中心等众多目标, 都将成为敌空袭的重点。为弥补战区防空力量的不足, 必须动员边防民兵防空分队编组防空群, 部署在重点人防城市和重要目标附近, 配合现役部队遂行联合防空任务。因此, 必须突出民兵防空分队训练, 提高其防空作战支援能力。传统民兵防空分队训练, 主要是组织民兵高机、高炮分队开展操作性技能训练, 重在提高集中打击能力, 训练内容单一, 缺训漏训问题突出。新形势下, 应针对信息化联合防空和体系抗击特点, 紧贴要地防空和人民防空中所担负的具体任务, 围绕有效抗击敌来袭航空兵器打击、有效消除空袭后果、有效保存战争潜力, 进一步充实训练内容, 重点加强快速机动、伪装防护、信息对抗、火力打击和消除空袭后果训练, 协调开展成建制、全要素、全过程军地联合防空演练。
(三) 支援保障队伍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是战时作战部队快速机动的必经之地, 担负着繁重的支援保障畅通任务。民兵广泛分布在重要战略通道沿线, 具有情况熟悉、反应快速、装备器材齐备等优势, 是担负警戒防卫、保交护路、医疗救护、技术维修、物资油料供应、网络攻防、工程抢修、情报侦察、伪装防护、电子频谱管理等支援保障任务的重要力量。因此, 应突出民兵支援保障分队训练, 全面提高遂行支援保障任务能力。主要是依托地方行业系统人员、技术和装备优势资源, 全面加强军地通用专业技能课目训练。同时, 要加强平战“接口”训练, 突出快速动员、组织指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支援保障和协同训练, 实现由生产力向战斗力转变;加强素质“补差”训练, 突出条令意识、战备意识、战斗精神、军事技能等训练, 实现由民向兵的转变。
(四) 应急抢险分队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较差, 地震、泥石流、洪灾、火灾等灾害多发, 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应急抢险和事故救援日益成为民兵常态化任务。因此, 必须突出民兵应急抢险分队训练, 主要是突出灾害救援基本知识的学习, 突出新装备、新器材的操作使用, 突出灾情研判、信息传递、防护探测、搜索侦检、破拆施救、现场照明等基本技能训练, 提高应急救灾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五) 反恐维稳分队训练。
近年来, 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连, 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有所抬头, 社会维稳任务繁重。配合公安、武警等单位严密防范各种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干扰和渗透破坏, 严厉打击偷渡、走私、贩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 是边疆民族地区民兵的重要责任。因此, 必须突出民兵反恐维稳分队训练, 主要是着眼民兵的特点、能力和优势, 在传统的警棍盾牌、应急行动常识、简易通信等课目训练基础上, 适当增加情报搜集、情况报告、交通向导、道路封控、心理疏导等课目训练,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能力。
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
(一) 按照“小专业大集中”思路开展基地统训。
对于编组人员少、组训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防空、炮兵、通信、工兵、防化等民兵专业技术分队, 如采取县级自训, 势必难以形成规模, 造成训练标准难统一、内容难落实、质量难保证。因此, 应按照“小专业大集中”思路, 采取基地统训的方法, 由边疆民族地区省 (自治区) 专业技术兵训练中心和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统一组织训练和考核。
(二) 着眼军民融合特点开展岗位自训。
通信网络、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装备维修等专业对口行业技术兵员, 可采取“明确内容标准、在岗开放自训、定期考核验收”的方法施训。由边疆民族地区省 (自治区) 基层武装部利用岗前培训、业务集训、生产交流、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时机, 采取小批量、多波次的方式,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穿插安排军事训练。这样, 既不影响企业生产, 又可确保训练任务完成。
(三) 结合常态战备任务开展以勤代训。
针对巡逻执勤常态化、急难险重任务多的特点, 组织边疆民族地区民兵在战备执勤和应急抢险中练战术、练技术、练指挥、练协同。按照边防安全管控机制, 定期在重要敏感时节组织民兵与边防部队、武警部队、地方有关部门开展军警民联防活动, 组织情报侦察、控守要点、反空袭、反袭扰等协同训练, 提升民兵训练标准和层次。
(四) 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开展挂钩训练。
边疆民族地区人武部门应加强与现役部队、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协作, 采取挂钩训练的办法, 解决部分新增和重难点课目教练员训不了、训不好的问题。聘请驻地现役部队训练骨干和院校专家教授集智攻关, 帮助指导解决民兵训练重难点问题;利用部队训练间隙和闲置训练场地设施, 分期分批组织民兵到部队驻训。对专业性强、组训难度大的军兵种民兵支援分队, 按照“平时挂钩联训、战时对口保障”机制, 依托军兵种现役部队开展训练。
(五) 着眼体系融合需要开展联训联演。
边疆民族地区人武部门应结合年度民兵军事训练, 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驻地部队的联系, 围绕防卫作战、动员支前、应急救援、反恐维稳等任务开展联训联演。利用现役部队重大训 (演) 练、国防动员综合演练和专项应急处突演练等活动时机, 组织民兵参加军地联合实兵演习, 通过部队练打仗、民兵练保障, 机关练指挥、上下练协调, 进一步熟悉指挥关系, 密切协同动作, 提高信息化联合作战组织指挥、参战支前、快速动员、综合保障等能力。
三、科学规范训练管理
(一) 加强训练计划管理。
边疆民兵军事训练专业多、人员类型复杂、训练方式多样, 制订训练计划应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决策, 择优筛选方案、综合计划运筹、模拟计划推演, 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和周密性。根据民兵训练要求, 科学确定训练周期, 合理制定年度训练指标, 严格确定参训对象、训练专业和训练内容, 防止出现重训、偏训、漏训现象。
(二) 强化训练监督控制。
边疆民族地区军事机关应着眼促进训练落实、保证训练质效, 从训练准备、训练实施、训练统计3个阶段, 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同步指导、监督控制。训练预备期, 主要围绕“训练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训练场地准备是否规范、训练器材是否到位”进行检查督导;训练实施阶段, 主要对训练对象、训练内容、训练时间、组训方法和保障条件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确保人员落实、内容训全、时间训够、保障到位;训练统计阶段, 按照训练流程, 对组训单位、民兵分队和单个民兵的训练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评估和调控。
(三) 完善训练考评机制。
采取军地联考、抽组统考、交叉互考、临时抽考等方式, 对边疆民兵军事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落实、训练保障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评估, 并视情抽考部分干部骨干和建制分队。建立边疆民兵军事训练等级评定制度, 实施常态化检查考评, 有针对性地落实抽考、普考, 严格训练质量与训练补助经费相衔接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把边疆民兵军事训练落实情况和评估结果, 作为检验边防军分区、人武部军事斗争动员准备成效的重要标准, 作为考核党委班子政绩、评选先进、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切实搞好训练保障
(一) 完善训练基地保障设施。
边疆民族地区人武系统应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建设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训练基地, 为边疆民兵开展应用训练、对抗演练和综合训练创造条件。按照“统一规划、分类集中、整合资源、合建共用”的基本思路, 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军地共建、军警民合用训练场地的方法路子。依托边疆民族地区省 (自治区) 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省级专业技术兵综合训练中心, 统筹规划市级国防动员训练基地建设防化、通信、工兵、防空、炮兵等省级专业技术兵训练中心, 边境县建军警民联合训练基地, 实现一场多用、一家管理、多家受益。
(二) 建强专业教练队伍。
边疆民族地区应注重发挥军地人才优势, 合理确定基干民兵与教练员的比例, 建立以现役干部、专武干部、复退军人、地专人员为骨干, 数量适度、业务精通、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练员队伍。按照“应急培训、集中培训、委培代训”等方法, 突出教练员“四会”能力培养。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 完善教练员选拔聘任、培养使用和奖惩激励等具体办法, 实施教练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拟聘用的教练员进行岗前考核, 合格的聘用任教, 并签订聘用合同。
(三) 集约利用训练经费。
严格落实边防民兵工作经费使用规定, 基于标准定额足量投放, 高效利用。农村民兵训练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按照“经费跟着任务走”原则, “多训多补、少训少补、不训不补”。民兵综合演习等大项活动, 列入年度训练计划, 在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经费中统一安排。严格经费审批手续, 控制开支范围, 保证专款专用。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加强财务监管、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 加强经费管理使用的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
(四) 拓宽教 (器) 材保障渠道。
按照上下结合、分级负责、归口保障的方法, 边疆民族地区省 (自治区) 军区负责主要方向、重点地区民兵应急通信、防空作战、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等训练装备器材配备;军分区 (警备区) 采取计划订购、调剂使用、动员征用等办法, 有计划、有侧重地搞好本地区民兵训练装备器材的保障;县级人武部从担负任务、现有保障条件和参训对象等实际出发, 把所需装备器材进一步细化量化, 采取计划订购、动员征用等办法, 解决所需普通训练器材、消耗性训练器材和军民通用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