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家庭社会学论文

中澳“剩女”现象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3581字
论文摘要

  一、“剩女”现状

  “剩女”一词如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介中,但对于“剩女”的定义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有媒体把“剩女”界定为“3S 女性”——Single, Seventies, Stuck.( 单身,七十年代出生,被卡住 )。有人把“剩女”界定为“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走进婚姻状态的适婚或大龄女性”(于宁 “:剩女”现象的理性思考与感性解读)。也有人把“剩女”定义为“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44岁)女性”(宁鸿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中的“剩女”暗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1. 生活、工作在城市中 ;2. 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收入 ;3. 出生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或 80 年代初 ;4. 未婚女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中国人传统观念,然而,“剩女”这一群体已悄然兴起,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和社会舆论的中心。资料显示,2005 年北京30-50 岁的单身女性已达到 30 万 ;《金陵晚报》称 2008 年南京“剩女”超过 50 万 ;天津社科院 2004 年一项调查显示在天津市近 50 万未婚成年人中,女性占了六成以上。同时,根据 2005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龄未婚女性主要集中在城镇,占 30-44 岁全部未婚女性的 72.1%。与“城市剩女”相对应的是,男性大龄未婚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农村,1990 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男性大龄未婚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约占男性大龄未婚者总数的 81.6%。而远在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却出现了和中国惊人相似的现象。澳大利亚著名人口学家伯纳德 · 索尔特认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经历“大洋洲男人荒”。2006 年澳大利亚人口统计数据显示,30 岁左右的女性比同龄男性多 5% 以上。在新西兰,15 岁至 39 岁年龄组的女性比男性多 10% 以上 ;在 20 岁至 45 岁年龄组里,女性比男性大约多 3.5 万人,对于人口总数只有 400 多万的国家,这可不是小差别。

  二、“剩女”产生的原因

  为何在两个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会出现同样的“剩女”现象,笔者认为导致澳大利亚和中国出现这一共同现象既有相同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原因。

  1. 共同原因

  笔者认为,澳大利亚和中国“剩女”现象形成的共同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

  (1)宏观层面 :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西方的一些思想逐渐进入到中国,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需而选择独身。在对性方面,人们的观念也更加开放。以前中国人的婚姻形式比较简单,但现代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再拘泥与传统的“侍奉父母,传宗接代”的婚姻方式,而是选择试婚、同居等新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双方不过多地被婚姻所束缚,给双方更多的自由。在这样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晚婚、不婚、“剩女”便成为了必然的现象。

  (2)微观层面 :女性地位提高,独立性增强,传统婚姻观转变

  19 世纪初至今,女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女性开展了一系列要求妇女解放和争取平等地位的社会运动。随着女性社会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女性意识到她们不应是男权社会的附属物,她们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思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低一级的需要生理上的需求,接着是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现代女性首先在经济上不依赖男性,在心理和情感上也比较独立。她们追求的是高层次的需求,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她们不再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以爱情和尊重为前提的婚姻。

  2. 不同原因

  (1)中国 :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择偶梯度”观念

  与澳大利亚女性比男性人口多的事实相反,中国男性人口的绝对数量比女性人口要多。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 ,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1982 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 ,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08.47;1990 年“四普”时 , 上升到 111; 到了 2000年“五普”时 , 跃至 119; 而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时 ,更高达 120.49, 超出警戒线 13 个百分点 , 也就是说 , 相对于女性 , 男性盈余 13%。而据英国《观察家报》8 月 26 日报道,目前,中国有 1800 万人娶不到妻子。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剩女”的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和中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择偶梯度”观念是分不开的。“择偶梯度”是西方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两性在择偶过程中,男性倾向于“ 往下”找,选择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以便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对家庭的掌控权 ;而女性则倾向于往“ 上”找,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以便寻找依靠,排除内心的不安全感。在这样的观念的影响下,城市中的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不错的工作和收入的都市白领们便不容易找到比自己条件更优越的男性,又不愿意“屈就”于条件不如自己的男性。所以,城市“剩女”并不是因为自身条件缺陷而被迫被“剩”下来,而是因为自身条件较为优越而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而主动“剩”下。而另一方面,乡村,特别是偏远乡村的一些男性也因为条件不好而被动地“剩”下来了。

  (2)澳大利亚 :出走的男人们

  而在历史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男性原本比女性多 5% 左右,但由于男人们往往要承担外出狩猎、养家糊口等责任,因此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而在现代社会,尽管男人们不再狩猎,但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他们走出了国门,涌向了机会更多的欧美国家,在他们眼里,大洋洲的祖国显然太过安逸——海外劳动力市场深深吸引了他们,很多人到了 20 岁就走向世界 :目前在海外生活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大约有 100 万,其中以男人居多。

  男人到英国、美国、阿联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财富以及另一半,女人们则留在本国。 而在澳大利亚的矿区和农场,那些地方的人去海外寻梦的相对较少,而许多姑娘却都离开乡下到城市工作或受教育,留下了大批的年轻、健康、淳朴、内敛的男性守在家乡……于是,这就造成了澳大利亚和中国类似的现象,那就是城市剩女,乡村剩男。

  三、解决“ 剩女”问题的方法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澳大利亚,“剩女”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归了最传统的方式——相亲。只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相亲的平台改变了,越来越多的相亲节目和相亲网站吸引了“剩女”们的眼球,生活圈比较狭窄的她们期望在电视节目或是网站中找到自己中意的另一半。例如在中国,有着“中国最严肃的婚恋网站”之称的“世纪佳缘”,拥有 4000 多万的会员,其他比较大型的相亲网站,如“百合网”和“珍爱网”也分别拥有3000多万和2600多万会员。这些相亲网站除了提供网上交友平台之外,还定期在各个城市举办针对城市白领的单身交友派对,给城市的剩男剩女们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在澳大利亚,有着澳大利亚第一相亲网站之称的,已经促成8000对澳大利亚男女组成家庭,十对澳大利亚夫妻当中就有一对是在该网站认识的。可见网站在当今的男女交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电视相亲节目也相当流行,在中国,各大电视台都在黄金时段推出了交友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等》,这些相亲节目在促成一对对情侣的同时还创下了不小的收视率。在澳大利亚,电视交友栏目有 The Farmer Wants a Wife(《农民想找个老婆》)和 Bachelor(《单身汉》)等。一家交友机构瞅准时机,开辟了带领单身女性前往郊区、乡村“相亲”的服务。

  没想到一经推出,生意火爆。这一“相亲”活动名为“上帝啊他是个农村男孩”,每逢周末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时长 8 个小时,安排单身城市女性前往乡村俱乐部“相亲”。第一次活动中,共有 50 名来自悉尼的单身女性参与,85% 的女性找到了约会对象,成功率惊人。目前,澳大利亚许多电视交友栏目也推出了类似的活动,比如收视率极高的交友节目《农民想找个老婆》,也是帮助城市女性与农村男性速配。经过 6 季的节目,目前该节目已经撮合了 4 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生了 3 个宝宝。

  结语:

  虽然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剩女”现象,“剩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上都有诸多相似,但是中国和澳大利亚社会在对“剩女”的态度上并不十分一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许多中国人眼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24 岁以上的单身女性便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甚至有人根据年龄戏谑地把她们成为“必剩客”“、剩斗士”等。大部分的人都把“剩女”剩下的原因归结为是她们“太挑剔,要求过高”,“不现实”,还有媒体、学者把这一现象归结为一个“社会问题”,甚至认为“剩女”有人格缺陷,认为这一“社会问题”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澳大利亚社会对待“剩女”这一现象则表现得要包容得多。女性只有到了 32 岁还单身才会对自己的婚姻表现出一定的担忧,社会则认为这是个私人问题,不会对“剩女们”产生负面的看法,也不认为这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剩女”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现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并对“剩女”们持一个更加包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罗全. 剩女及其现象的文化学解读[J].文化研究.
  [2]陈慧. 剩女现象的发生逻辑及其应对途径[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 (3).
  [3]宁鸿.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 社会观察.
  [4]高修娟. “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J].辽东学院学报2011(1).
  [5]曲文勇,刘平. 浅析“剩女”现象的社会成因[J]2009(3).
  [6]魏彤儒,张刚.中国现代社会“城市剩女”问题的思考[J]特别企划.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