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这一微观社会组织所承载的不仅是家庭本身的几组概念,同时也是折射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轨迹的全息体.从该意义上说,家庭不应是受社会变迁影响的被动研究对象.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学界关于家庭研究的路径,亦正是实践将家庭由单纯的研究对象向作为社会现象的缩影和社会透视单位的结合体转变.本文拟从理论梳理和文献对话的角度来讨论学界关于家庭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
一、从"家庭"观察"社会"何以可能
长期以来,人们将家庭视为社会的细胞,这种观点被理论界视为家庭细胞论.这种观点的核心是将家庭视为社会这一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社会是否稳定与发展取决于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的状况.19 世纪中期以来,家庭作为现代化进程中首当其冲的波及对象而较早被研究.最初家庭研究注重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以对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如德国学者里尔访问了大量平民、医生、牧师、教师等,于 1885 年出版了三卷本的《家庭》.同一时期,法国社会学者勒·普累在欧洲各国用问卷的方法对家庭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并提出"要独立地研究欧洲各国三百个以上属于许多居民阶层的家庭.……不仅研究每个家庭物质生活的细节,而且研究他们的感情、激情以及一般的理性生活和道德生活."[1]3461勒·普累在研究中将家庭与外部社区联系起来,注意到宗教、政府、教育、经济对家庭的影响.
19 世纪后半期,受进化论影响,家庭研究开始聚焦于家庭起源及发展史,以及私有制与国家起源等问题,如摩尔根的《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进入 20 世纪上半叶,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家庭生活的冲击,家庭研究的关注点从家庭现状、家庭发源史转向对家庭问题的剖析,并形成了几个重要的研究中心,如德国妇女社会和教育工作研究院.该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家庭问题研究,出版了《关于家庭是否仍是一个稳定、良好的结合单位》等研究报告.德国豪克海默领导的法兰克福学派围绕"家庭和权力"展开研究,并于 1936 年出版了《权力和家庭研究》.此外,还有德国汉堡的心理研究所,奥地利维也纳心理研究所开展的关于儿童社会化、父母与子女关系等研究[1]347.
这些研究虽然注意到将家庭放在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但社会结构和变迁只是作为研究背景来叙述,未能就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展开深入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发展论成为家庭研究中主要学说.它着眼于各个家庭整个存在过程中经常不断发生的变化,并主要以家庭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动力来解释这些变化.发展论虽不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但它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分析外部因素对家庭内部变化的影响.例如对于经济衰退问题,这派学说首先关注它如何改变了家庭内角色的正常转换,如何促使充当了妻子或母亲的妇女重新出卖劳动力.60 年代以来,冲突理论在家庭研究中颇为流行,其核心观点是认为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利益冲突,既与家庭微型结构所产生特殊条件有关,也是社会宏观结构的基本矛盾的反映.并认为外部因素是家庭变化的主要动力[2].冲突论虽关注到家庭外部因素,但这一理论取向按照线性模式解释假定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之间是单向决定关系,将家庭作为社会变迁的被动结果,未能体察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也未能对社会变迁中的家庭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从上述研究来看,家庭仅被视为社会缩影,以及社会变迁被动的因变量,仅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对象.其实,家庭本身也是一自变量因素,具有能动反作用外部环境的能力,因而具备作为研究视角观察社会的可能性.中国家庭社会学代表人物杨善华认为,家庭应被看成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因子或子系统,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作为社会生活一个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3].因此,从方法论上来说,将家庭作为研究视角,从家庭与社会互动关系过程的分析上来透视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不仅具有可能性亦具必要性.
二、家庭:观察社会结构的中层视角
社会理论中经典的二元对立观点是结构理论与行动理论的对立.结构理论由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确立,认为社会结构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行动具有制约作用.
行动理论由韦伯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确立,认为社会是由人们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社会学研究对象不是脱离个人行动的抽象社会结构,而是人本身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结构理论与行动理论实质反映了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立.
个体行动如何过渡到社会层面而成为结构,如何实现客观结构与主观行动的融合是社会学家们一直致力解决的难题.此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如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都试图整合社会学研究的主观、客观、宏观、微观等不同取向.其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典型代表.帕森斯认为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各有优缺点,都未能对社会行动的结构做出完整的说明,必须综合起来.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逐渐超越发展论和冲突论成为家庭研究中的主流范式.该理论实际上将家庭视为低于社会系统水平的子系统,作为介于抽象的宏观社会同具体的微观个体之间的中层分析视角,在家庭这一分析单位上沟通社会学研究不同取向.
家庭与宏观社会结构有关联,这表现在一方面宏观的社会(客观性结构、主观性结构)通过家庭影响个体社会行动(主观性个体)及身份地位(客观性个体).
首先,家庭保证了家庭成员能较好回应外部社会带来的压力和需求.帕森斯的《美国的亲属制度》是这一研究范式的经典,他认为核心家庭的孤立化是美国亲属制度最独特的性质,它保障了家庭成员不受强制性的扩大家属群体及其权利和义务等关系的制约,同时为其成员提供经济支持,并有益于工业化社会所需的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这反映了宏观的社会结构(客观性结构)通过家庭影响个体社会行动(主观性个体).
再次,家庭与阶级结构相联系,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阶级和种族结构也较明显地体现在家庭之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未来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由他们的初始家庭决定,也体现在家庭生活中.查尔斯·默里(Charles Murray)研究认为美国黑人和白人在家庭构成上存在的差异大部分应归归因于阶级差别.如果说由女性单独领导的黑人家庭增加比白人家庭多的话,那主要因为美国黑人中低收入者或者说贫困者比白人更多[4].因此,社会阶级结构通过家庭确立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家庭生活的区别无形中强化了不同种族和阶级间社会地位差异.这是社会结构(客观性结构)通过家庭影响身份地位(客观性个体)的体现.
家庭除了与社会结构各种变革(客观性结构)相关外,还受到文化和其成员共有的各种规范(主观性结构)的影响.人类的婚姻家庭不能同生物学上交配和抚育幼孺混为一谈的关键在于,每个社会对婚姻和家庭往往定出清规戒律,尽管我们承认家庭是以其生物过程为基础,但这一过程以社会为其引导---使它不与传统、规则和社会态度相抵触[5].家庭的社会化的功能恰是将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规范内化至个人意识和行动中,使其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选择,从而保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另一方面微观个体(客观性个体、主观性个体)的行动选择组成的家庭生活影响宏观社会(主观性结构、客观性结构).个体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家庭成员属于由亲密的和非正式互动所形塑的初级群体.个体行为选择包括上学、就业和伴侣的选择受到家庭影响.但个体的决定通过家庭策略和行为也相应地影响其他次级群体以及整个社会.如果有足够多的家庭以相同的方式发生变化,那么对于其他群体和社会的综合性影响将会是相当可观的.因而家庭并不仅仅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决定的"因变量",家庭也可以集体性地导致市场的变化.家庭的变化可以对新的政府政策产生要求[7].这较好地体现了主观性个体通过家庭对客观性社会结构的影响.限于篇幅,本文对主观性个体对主观性社会结构,以及客观性个体对如何借助家庭对社会(包括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不展开深入分析.
从上述理论梳理来看,如果将观察的视角定位于社会系统的横向结构,家庭是社会学研究中较理想的中层视角,较好地沟通整合社会学研究的主观、客观、宏观、微观不同面向,有利于实现了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融合.
三、家庭史:个人、家庭和社会变迁的三重变奏
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家庭研究中大行其道之时,从家庭史的角度关注家庭发展与变迁,成为家庭社会学领域另一主要研究范式.
从关注层次上来看,家庭史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家庭史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家庭的普遍演进历史,将家庭放入历史大变迁中体察家庭的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自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这一研究成了西方历史学和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领域.这一派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制度和私人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家庭逐渐分离,而不是现代化论者所谓的从血缘扩大家庭制度向夫妇式核心家庭制度的转化是现代家庭的显着特征.
微观家庭史侧重对单个家庭内部发展过程及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博弈关系展开研究,十分重视家庭内部个体成员之间关系以及家庭与外部社会关系的分析.家庭不再被看作是社会变迁的简单结果,而是强调家庭自身变化的动力以及家庭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作用.一定程度来说,微观家庭史研究贯通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变迁的三者关系.
因此,从家庭史的角度探讨社会变迁的原因与方向成为家庭研究中另一种相当主流的范式[7].家庭周期、生命历程,以及家庭策略等理论成为这一研究范式的主要代表.
家庭周期(Family Cycle)理论,以父母关系为主线,探讨家庭结构的变化,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应用于家庭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指从一对夫妇的婚姻形成家庭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该理论代表人物杜瓦尔认为家庭有其生命周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各种任务.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文化规范、社会价值观[8].该理论核心是围绕夫妻何时成为父母、生儿育女、成为寡妇鳏夫直到家庭解体的过程.但由于将注意力过于集中于父母这一维度,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没有注意到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儿女地位的变化.这一理论缺陷被后来的生命历程理论所修补.
生命历程理论(Life-Course approach)由社会学家埃尔德提出,针对家庭周期理论没有注意到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儿女地位的变化的缺陷,将探讨的重点放在家庭成员个人的发展历程,何时成为儿童,何时成年,何时结婚,何时做父母,晚年境况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9]生命历程理论不仅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交融关系,而且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即在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变换中,个人如何采取选择性行动以建构他们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家庭不是社会变化的被动承受者,而是积极能动者,能帮助家庭及其成员应对外在的事件和环境.这一理论为家庭史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即对家庭周期的简单观察转到对家庭成员个人发展变化的分析,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次的变迁关系.
如果说家庭周期和生命历程理论关注家庭成员发展历程的话,那么家庭策略关注的则是家庭作为一共同体面对外部世界时的行动选择,以及家庭的决策过程.家庭策略(family strategy)主要研究家庭面临新的外部环境时的决策过程,如何时让孩子离家谋生,何时更换住所,何时控制家庭规模,实施节育措施等,家庭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变迁影响,而是以自己的特点对社会变迁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是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合力,合力的方向或家庭策略的取向取决于各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家庭的性质又必然影响社会的变迁[10].家庭策略提供了一个将宏观社会变迁背景与家庭成员互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理想视角.
事实上,无论是研究家庭与现代社会形成的宏观家庭史,还是重视家庭内部成员与外部社会关系的微观家庭史,都突破了将家庭作为单一研究对象的分析模式.这一突破昭示了在分析路径上,理论家分析的焦点已不仅限于对家庭如何被动受社会变迁影响的考量,而转变为家庭与社会关系过程的分析,这一互动过程的分析使得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透视社会发展变迁的有效视角.
四、小结
从前文对横贯的社会结构和纵观的社会变迁两个维度剖析来看,学术界积极努力实践着将家庭从作为研究对象到研究视角的范式转换,这一转换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十分必要.
透过对微观家庭的个体性行动所隐含意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整体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发生逻辑有一个更为具体的洞察和体认.有鉴于此,借用肖林对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所做的解释[11],我们也可给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家庭研究"概括为,将"家庭"当作一种研究社会变迁的特殊方法、研究范式和切入点,或者说把家庭作为研究其他主题的一个具体而独特的"场域",从而更好地理解该问题.此时的"家庭研究"既在家庭之内又在家庭之外,因为研究者可能是在家庭这个平台上进行考察,但在本质上其所关怀的并不局限于家庭之内,最终实现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融合,最终实现将家庭由单纯的研究对象向作为社会现象缩影和社会透视单位的结合体转变.
参考文献:
[1]宋书伟,王因为.社会学纲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2][匈]拉斯洛·切-索姆巴蒂.社会与家庭相互作用的模式化[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4,8(4):3-11.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4]Murray,C.LosingGround:AmericanSocialPolicy,1950-1980[M].New York:Basic Books,1994.
[5][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7.
[6][加]大卫·切尔.家庭生活的社会学[M].彭铟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19.
[7]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1993(3):103.
[8]Durall,E.M. Family Development(4th ed.) [M].Philadelphia:J.B.Lippincott.1971.
[9]Elder,Glen,Family Historyand LifeCourse[C]//in T.K. Hare-ven,ed.,Transition: TheFamily and theLife Course in Histo-ricalPerspective.New York :AcademicPress,1978.
[10]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J].社会学研究,1993(3):103.
[11]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