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来源:艺术科技 作者:方玉林
发布于:2019-07-26 共3313字

  摘    要: 由于国家目前开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应当着重分析现阶段非遗保护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采用数字化和多种存储技术等先进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保护, 加强对先进技术的使用, 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关键词: 数字化; 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0 、引言

  在传统的非遗保护过程中, 人们经常会以文字和音频的形式对其进行宣传。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对其进行存储和宣传, 让非遗保护能够有更加可靠的管理方式, 保证其能够长时间地传承下去。

  1 、我国非遗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1.1、 与现代文化存在隔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大国, 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民间技艺、歌舞、戏剧以及地方音乐等。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 我们国家逐渐趋向国际化, 导致一些本民族的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 难以在现代社会上生存。所以国家有必要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 并对其进行创新, 帮助其顺应时代的发展, 能够让社会大众人群重新接受。针对目前的非遗保护措施而言, 由于经济社会的冲击过于强烈, 导致各地方政府还有文化保护的相关组织难以对传统的艺术进行改造和更新。不仅是重视力度不够的原因, 还因为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业人才, 从而使某些措施不能被积极地应用。在现阶段的文化保护过程中, 由于艺术文化的传承人对于艺术还抱有较为固执的观念, 他们普遍认为传统艺术只能原封不动地传承下去, 并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 造成有关部门和当地的传承人在合作上受到阻碍。另外, 思想上的保守导致实际的大规模生产存有一定的隔阂, 造成加工模式过于守旧, 没有过多的经济收益, 导致传统文化得不到全面的发展。[1]

  1.2、 宣传和传承得不到平衡

  现阶段, 在对非遗文化的各项保护过程中, 由于有关政府和当地的文化组织过于重视对文化产品的宣传, 而对于文化的传承没有太多的有效措施, 在保护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传承的问题, 导致两者出现明显的失调。例如, 在当地的政府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 管理者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大型的当地艺术展览, 并举办大型的艺术展示活动, 宣传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有关艺术;通过多媒体力量的宣传, 来提升大众对于文化的感受, 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共鸣, 从而提升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针对上述情况, 当地政府不仅可以大规模地宣传当地文化, 还能通过展览的形式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在此过程中, 由于高额的经济回报, 促使有关部门忽略了对文化传承问题的重视。另外, 对于失衡现象的产生, 不仅与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 还因为非遗艺术本身缺少提升力和感染力, 造成许多传承人能以在当代社会上立足为出发点, 所以就造成大量的文化传承者只能放弃本身的技艺, 另寻生存的道路。这种情况也是造成传统技艺得不到传承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2、 非遗保护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数字化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 我们可以利用当代的先进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种类都十分丰富, 所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采用多种记录方式, 对非遗财产进行统计。在此过程中, 利用大量的专业化科学设备, 不仅能够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还能使整个工作得到完善。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大量的文字、图片以及音频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保证工作的详细化和规范化程度, 保障所整理的遗产能够得到全面的记载。在整个保护工作中, 由于遗产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且有多种存在形式, 所以需要有关部门和当地的文化组织对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利用科学技术将其有效地归总, 并全面建设遗产的信息化发展。例如, 针对民间的故事、当地的史诗等遗产, 由于形式上不同于其他遗产, 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无实物性, 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编辑和存储。另外, 对艺术舞蹈、歌曲等遗产, 可以以音频的方式对其进行记录。[2]

  2.2 、资源存储技术

  由于我国历史资源丰富, 内在的文化遗产种类较多,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大型的数据库, 对其进行数字化的存储。系统地分类和归总, 能够有效地对文化遗产进行整理, 方便查看。在这个存储过程中, 通常会使用数据化信息为主要储备方式, 将其有效地保管, 这有利于文化的展示和传承。在目前所建立的大型资源存储库中, 可以在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下, 对其进行多项模块的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资源分享、资料检索等方式进行管理, 使其能够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 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查询。例如, 有关部门可以在当地的博物馆中, 创建系统性的数据信息整理系统, 方便人们对数据的收集和查阅;利用文档、音频等形式向大众进行开放式阅览, 不仅有利于向大众宣传我国的文化遗产种类, 还能实现大量的分布化管理。用户仅仅利用互联网进行阅览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的资料, 无须去当地进行了解, 方便了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

  2.3、 资源检索和管理技术

  在国内的局部地区, 由于技术情况的不同和专业人士专业技能的差异, 导致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 所应用的技术、管理方式均会有不同情况上的差异。在管理的过程中, 会出现大量的存储、查询和下载等问题, 促使用户在查询的过程中, 不能得到优质的服务。针对上述情况, 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管理, 提升相关技术的质量和效率, 采用先进的资源检索和管理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管理。运用多种存储方式和归纳管理方法, 保证系统能够被正常地使用。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所使用的检索方法和管理方法, 是通过数字化资源库以及多种分享平台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实现的, 并且在不同的环节中具备不同的作用。第一, 在对遗产进行信息化存储的过程中, 应当利用互联网的连接, 将内部的资源共享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并在建立共享平台之后, 对内部的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保证内部系统的及时更新, 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查询。第二, 有关管理人员应当着重加强对目录的创建, 方便用户的使用。[3]

  2.4、 可视化技术

  现代技术种类丰富, 并且具有很强的使用性, 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在资源的整理中, 能够提升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利用空间建模、追踪手段以及语言传输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尤其是针对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文化遗产, 根据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整体的建模, 创建多种与实际相符合的虚拟氛围;借助遥控手段和激光技术加强用户感受文化遗产的体验, 提高用户对文化的感知和了解程度。例如, 可以在博物馆建设大型的可视化体验装置, 帮助民众了解更多的文化遗产;将制作过程和一系列的展示加入视频中, 借助数据信息加强用户的体验感觉, 增强实际体验效果。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 利用此类方式, 可以增强用户的感官感受, 扩大宣传规模, 加强群众的体验。只有扩大受众人群的范围, 才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5 、虚拟现实技术

  在上述基础上, 可以采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 加强群众的体验感受。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在系统中建立与实际相符的空间模型, 可以随意添加内在的多种元素, 利用空间成像在设备中显示与真实相似度高的影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视觉效果, 还方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大众;同时打破了地区限制, 通过此种方式将多种遗产类型展现给大众, 用户不需要去实地就可以了解多种遗产展示, 能够促进对文化遗产的宣传, 方便向大众普及有关知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此项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用户带到实际的起源地, 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受和真实性, 让更多的人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印象, 培养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扩大受众人群, 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只有让大众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才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范围, 有利于更多的人被历史文化吸引。

  3 、结语

  我国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 国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诸多的阻碍。针对以上观点, 只有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 扩大受众人群, 拓展相关市场, 并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其加强宣传, 才能保证其得到长久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永光.现代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 2019, 35 (05) :75-76.
  [2]张立阳.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6, 36 (10) :244.
  [3]刘书琴.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 2015, 9 (18) :191+193.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原文出处:方玉林.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9):98+158.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