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方式, 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标准、生活及科技发展情况。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汉字作为中国悠久文化中的代表元素, 能够赋予公益海报更生动的内涵。文章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海报“礼”字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海报; 汉字; 图形; “礼”;
海报作为平面设计中最常见的门类,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较强的影响。在信息时代, 海报的重要作用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 但是其在设计师心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海报的英文为“Poster”, 在《牛津英汉大辞典》中被解释为“展现在公共场合的告示”。结合“公益”与“海报”两者的定义, 可以明确公益海报是张贴在公共场所用来宣传公共道德、法规、法律, 社会文化的、不带商业目的的宣传物。公益海报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汉字设计
我国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与心理特质, 并反映出质朴的审美观念。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基本思想、精神内涵能够丰富海报的艺术设计语言和思想内容, 并为其提供丰富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素材。海报设计的要求是直观地展现内容, 更好地吸引观众的视线。而汉字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汉字的字体、字形通过数千年的锤炼后, 集艺术感与形式感于一体,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严谨的结构, 同时也独具个性。几乎所有文字都经历了从以指代形象的图形符号 (甲骨文) 到金文、大篆、小篆, 再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字的形态发生变化与交替, 但始终不变的是它作为表达意象的符号功能。
二、公益海报“礼”字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在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后,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造型因素, 几乎都是对原因素的变形、拓展与传承。当传统纹样元素进入现代设计之后, 其与当代新观念的表现形式融合, 重新赋予这一传统纹样元素新的时代特征。对传统纹样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提炼与概括、改造与完善, 使其能够完美地融合古今、衔接现代, 这样才能形成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及相关符号与图形。
(一) 水墨国画的“礼”字设计
山以厚德载物, 水以流澈养人。水墨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水墨国画是中国文人墨客表达人生理想和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这种理念是依附于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成果。《传承——礼》 (水墨) (图1) 以国画的形式创作而成。荷花因其独特、高贵、纯洁的气质一直为文人墨客所称道, 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自古以来, 描写荷花的诗句数不胜数。荷花清香远溢、高贵圣洁的品性更是应和了文人清流要追求的精神世界。这一作品以荷花为主题, 创作出的花朵娇媚、多姿多态, 枝叶带露、娉婷舒展、俯仰欹侧。硕大的叶子静静地躺在荷塘中, 几条小鱼轻轻游过, 打破了一池宁静, 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此花、此水都充满了灵性。构想变幻合宜, 笔情墨趣尽显荷塘风韵, 象征礼的高贵纯洁。设计通过荷叶的经脉与汉字的偏旁相结合, 形成细节上的统一, 通过书写笔法和墨色串联整个汉字。之后分解文字中横向的笔画, 通过造型的形变, 形成荷叶的图案。繁体的“礼”字, 右上部分为“曲”, 其在形状上与荷花的造型相似。荷花在中国传统艺术中, 常常被画家赋予主体的地位, 其艳丽的色彩和婀娜多姿的形态美, 被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荷花一直被认为是“高洁”和“圣洁”的代表, 荷花的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的元素之一, “礼”字与荷花的形似, 贯穿了整个设计思想。左部分两个荷叶大有区别, 伸展程度也不同, 产生形状大小的对比, 使整个结构更灵活多变。加入小鱼的元素, 使整个汉字形成一个整体, 小鱼的游动产生的动态美, 使文字中的元素更加多元丰富。
文化需要传承, 这种传承的表现不仅在于作品的表面形式, 也是对平面设计作品中创意与精神方面的补充, 对作品内涵的追求。以《传承——礼》 (水墨) 为例, 作品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形式, 运用了中国水墨画中的泼墨艺术, “礼”字选取的是行书字体, 通过对字体的艺术处理, 将其巧妙地幻化成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 屹立于荷塘之上。篆体的“礼”字不仅有神态上的形象神韵, 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庄重浓缩在简洁的笔画中。
(二) 剪纸艺术的“礼”字设计
中华民族自古欣赏不施粉黛的自然美。青、赤、黄、白、黑是中国传统的五行色, 也是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图谱。这五种色彩作为随历史发展的视觉表现形式, 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这些传统色彩元素可应用在平面的海报设计中, 借助现代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使其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 以便更好地被受众接纳。
图1《传承——礼》 (水墨)
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剪纸艺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北方很多注重传统文化的小镇中, 剪纸是家家户户的必备技能, 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传承, 其文化价值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剪纸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反映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体现了古典哲学中“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的思想。它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观与审美观, 也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新的表现新式与发展空间。剪纸艺术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空间, 它独特的造型特征与形式美孕育出了新鲜的生命力, 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新生命。在“礼”的剪纸设计 (图2) 中, 较多地使用了剪纸艺术中的镂空技法, 以表现荷叶中的脉络。在剪纸艺术中, 块面的疏密对比是决定剪纸艺术美感的重要方面。荷花通过正负形的对比设计, 形成具有层次感的花瓣。
(三) 玉器材质的“礼”字设计
玉是高贵、权威的象征, 其晶莹剔透、形式多样。玉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千年来, 玉文化不仅包含了“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的无私奉献品德, 而且还有“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爱国民族气节;既有“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的清正廉洁气魄, 又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在设计作品《碎》 (图3) 中, 玉器形式的“礼”字运用碎玉的形式暗示了礼仪文化需小心呵护的含义。笔者在绿色的主色调下, 加入了玉的纹理和材质, 使其构成了完整的“礼”字。这一设计意在揭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提醒人们要尊重国学, 重视礼仪文化。
图3《碎》
在我国民族传统的审美理念中, 精心雕琢固然是美的, 但自然、朴素之美的境界更高。玉代表了中国人温文尔雅、冰清玉洁的品格, 是优秀品德的象征。人们佩玉在身, 以此自勉, 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轨出格。因此, 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及“玉石之美者”的同时, 又进一步解释“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坚硬的质地、晶莹的光泽、美丽的色彩、细腻温润的纹理、悠扬悦耳的声音) 。作品《碎》使用了小篆字体, 以示古拙。破碎的玉代表了一种礼仪文化的流失。“不学礼, 无以立”, 礼仪是作为一个健全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笔者希望借此作品提示人们注重礼仪文化。
三、结语
作为中国人交流的符号, 汉字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增加了记述工具以外的功能。对设计师而言, 汉字可借以传达海报的主题和承载设计师的思想, 但在设计中仅是对汉字进行拼贴、变形等, 仍显单一。此时, 加入中国传统元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笔者设计表达“礼”这一主题, 借用了水墨元素、剪纸元素、玉器元素三种形式, 赋予了“礼”字更深层次的含义。这种出现在造型、色彩、纹理上的变化, 能使欣赏者更直观地把握海报的主题思想, 多角度地渲染海报的风格特点和艺术形式。希望这些研究与探讨, 能为相关人士使用汉字进行海报设计时提供更详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本。
参考文献:
[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2]德弗朗西斯·约翰.中文:事实和幻想[M].台北:文鹤出版社, 1990.
[3]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