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网络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双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编制中关于生态要素识别、类型划分与评价、网络建构、管控有效性等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生态要素识别和生态网络构建为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要素; 农业空间; 生态网络; 网络构建;
0 引言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安徽省也较早提出生态强省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指导城市科学构建生态网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017年,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指导了一批市县编制城市生态网络规划。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位于江淮分水岭北部地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整体易旱、缺水,为了加强水资源治理的开源与节流,提高林木植被覆盖率,也迅速启动了相关工作。
1 县域生态要素识别
1.1 生态要素的识别
在导则中,将生态要素分为基础型、利用型和威胁型。其中,基础型要素为生态网络空间中的核心生态要素,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水库、河流、湖泊、湿地、滩涂等;利用型要素与人类生存与生活紧密相连,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地质公园、旅游景区、文化遗产地及遗产廊道、各种防护性生态廊道、游憩通道等;威胁型要素属于已破坏和待恢复要素,包括水土流失区、地质灾害区、矿产开采区以及污染弃置地等[1]。该导则中,以城市为本底,并未对农业空间做出划分和诠释。
从安徽省目前已编制的部分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来看,由于各地自然资源情况不同,在生态要素的分析和划分上,对于农业空间是否应该作为生态要素,存在一定的争议。各类要素因功能和区位的原因,也可能会被同时划入两种甚至三种类型中,从而导致重复计算。由于以上是否将农业空间纳入生态网络和是否重复计算的争议,导致各市县数据相差较大,可比性不高,如表1所示。
“是否有重复计算”这一点仅对各要素占比存在影响,带来各要素占比之和大于100%的情况,对“生态要素占全域总面积比例”无影响,重复计算部分均已扣除。“是否含基本农田/耕地”这一情况对生态要素总占比影响较大,几乎起到决定性作用。
1.2 农业空间的生态功能
农业具有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本性、顺应生物规律的生产过程、生态优化和弥补功能等,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2]。
农业生产可以营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中既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也包括光、热、水等的循环,还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转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环境的馈赠,而是有所交换,可以向其周围环境重复地输送物质,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但这种不同,与乔木、灌木、草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是平等的。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角度,农业空间应该纳入生态网络中。
表1 部分市县生态网络规划分析生态要素情况对比
1.3 定远县生态条件
定远县位于大金山山脉和岱山山脉之间,拥有多片林田,河网纵横、库塘星罗棋布。县域面积约3001 km2,基本农田面积约1512.1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一半。
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现状建成区绿地率22.6%、绿化覆盖率29%、人均公园绿地6.8 m2,并于2013年成为省级园林县城的标准。外围生态资源以耕地为主,依托山体林地和水库形成若干个生态斑块,斑块之间主要通过河流和沟渠等廊道产生生态联系。
1.4 小结
参考其他市县经验,考虑到构建网络的完整性、现状生态条件,定远县生态网络规划将农业要素纳入生态网络空间统筹考虑,并采用重复计算的方式,使要素在功能和空间上得以统一。
分析统计可得,定远县基础型要素占比16.3%,利用型要素占比58.6%,威胁型要素占比12.3%,生态要素占全域总面积比例75.2%。
2 生态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2.1 生态网络构建工作要求
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转观念、调结构、优布局,寻求生态空间“全系统”规划。
2.1.1 转观念
以往城市开发建设基本以建成区布局为主导,生态建设不断让位;建设中以人工环境为主导,被动地适应建设发展。针对这种“重建设轻生态”[3]的问题,转变观念,算长远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于“生态融城”理念,对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生态科学化配置。
2.1.2 调结构
以往城乡生态建设中,城内生态的建设重视形象和游憩功能,但空间封闭;乡村生态是弱势群体,以放养为主;整体城乡空间生态流通与交换不足。针对这种“重城内轻城外”[3]的问题,调整空间结构,算大账,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构建包含生态安全、生境保育、缓冲防护、风景游憩、农业生产在内的多重功能结构。
2.1.3 优布局
以往城市生态建设偏重绿轴、绿心等表征城市形象的绿地形态,忽略结构性更有助于自然生态效益的发挥。针对这种“重形态轻结构”[3]的问题,优化布局,算整体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连接、渗透、均衡等方式,对生态空间进行建构。
2.1.4 全系统
以往在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水系、林地、绿地等分属不同部门,分别进行专项的治理、管控、修复等工程,治标不治本。针对这种“重界定轻关联”[3]的问题,全系统融合,算综合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以生态为对象、以评价为考量、以网络为手段、以效益为目的,一次针对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生态科学化配置。
2.2 蓝色网络和绿色网络的构建
在对各类生态要素进行综合权重、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在GIS分析软件中运用栅格计算器进行相乘叠加分析,得到县域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作为生态网络构建的底图。再以生态安全格局为本底,生态网络结构为骨架,构建县域生态网络。整体可分为蓝色网络和绿色网络两大类。
“五干多支”蓝色网络,包括:池河、马桥河、陈集河、沛河、洛河共5条主干河流,严涧河、陈集河、蔡桥河、桑涧河、青春河等多条支流;通过水系梳理,贯通联系江巷水库、蔡桥水库、城北水库、桑涧水库等各大水库,成蓝色网络布局。并根据河道流经区域,明确河道生态服务功能,划定各类河道两侧生态空间控制宽度。
“244”绿色网络,包括:大金山生态走廊、江淮分水岭生态走廊2大山脉走廊;京沪高铁、合新高铁、宁蚌城际铁路、宁阜城际铁路4条铁路走廊;滁新高速、京台高速、凤定高速、徐明巢高速4条高速走廊。并根据交通线路等级缺定两侧最小绿化宽度,构成县域林带网络。
蓝色网络与绿色网络叠加,形成“两廊两带筑基础,三核特色彰魅力,多廊多点串生态”的县域整体生态格局。
2.3 生态网络管控
将生态空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永久性绿带、外围缓冲区、边缘交融区,分别进行管控和引导,管控的严格程度依次递减。并通过图则的方式,对边缘交融区进行进一步的要求,确定土地利用、建设管理、生态控制等多类型的指标,避免此类空间被滥用乱用。
3 结语与展望
生态网络规划源于生态文明的倡导、兴于城市双修的工作任务,滞于国土空间规划和机构改革。相关工作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但也存在争议和许多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或许,今后生态空间规划在新形势下会转变成专题研究,成为大规划中的一个篇章,但在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它必定会成为一种前置性规划、底线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体系下为生态文明建设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导则[Z].2017.
[2]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3]吴敏,吴晓勤.基于“生态融城”理念的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探索:兼论空间规划中生态功能的分割与再联系[J].城市规划,2018(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