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软件工程“教、学、练、战”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04 共4225字
论文摘要

  1 《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令业的一门令业核心课程,涉及《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软件开发土具》《系统平台》标准和设计模式等多方面,理论抽象、内容广泛、涉及多门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令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思想,为未来进入软件行业所需的令业技能做准备。

  2 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在《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方法、实践中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在目前教学和行业的背景下,在“教、学、练、战”各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2.1 软件行业与教学的问题。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的迅速发展且涉及众多的领域的交叉学科,内容丰富,如:UML建模、面向服务、面向方向编程方法、测试方法、Rose,RSA等开发土具、CMM、配件配置管理以及软件过程管理等00。这些不断发展的知识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教材内容的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节奏,学生、老师都受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限制,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 教学的问题。

  (1)这门课对教师的业务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对软件工程本身要有深刻的理解,有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最好有一定的项目和工程背景,这样教师能从自己的开发实践中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才能更好使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配合实践或案例教学,学生才能更直观地理解该门课程的内容。但是,很多教师项目开发经验不足,再加上行业发展快,内容更新快,教师业务水平滞后很快。

  (2)传统的教学模式,各个知识点间,理论和实践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难以对各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如果老师教学上再没有一些经验,对软件项目管理的介绍较少或案例教学不足或者一不当,且对于这一部分缺乏有效的实验环节,则学生难以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技能。

  2.3 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1)《软件工程》课程安排上应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衔接的问题,哪些课程应先修,哪些可以并行。

  例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等应为先修课程,还应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的一些知识。在时一间与跨度上,如没有后继课程的进一步加强,不易满足嫩件工程》对实践的长期要求。

  ②《软件工程》涉及计算机、工程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根据各校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对这门课的学时一安排各有不同,但都学时一较少。因而,课堂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实验课的安排就更加紧张,教学目的很难达到。

  (3)该课程涉及实验土具、实践语言环境众多,我们大多只能以较单一的语言、土具实验,且多为单人完成,学生很难通过实验培养软件工程要求的能力。

  2.4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动手能力差。

  (1)《软件工程》的课堂讲授大都是抽象的概念、原理,同时一学生受知识储备所限,很难将抽象理论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加上受条件限制,缺乏实际软件项目的锻炼,同时一受长久以来对软件错误认识的影响,常常对软件工程的用途产生困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受教师、课程安排等影响,课堂教学时一间大部分花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对系统分析、设计、测试以及管理的方法、技巧等较深的知识只能点到为止或避而不谈。大量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只会背诵几个基本概念、原理,并没有真正掌握软件土程的精髓,更不具备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各项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  实践、实战比较薄弱。

  在课程的教学中,普遍较少给学生提供实验尤其是项目实践的体验,主要原因是课程的总课时一不充足,缺乏相应的软件工程实验软件,学生上机实验比较困难;有些实践内容显得太复杂太耗时,由于实验条件受限,大部分老师仅给出项目各阶段文档模板,要求学生按规格编写相应文档,但往往没有企业项目开发中的严格评审机制,学生很难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思想。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开发的系统仅仅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大概的检查代码,而没有严格的代码走读过程,也未交付用户使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验收测试,维护。学生无法发现各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无法使学生达到真正项目实践锻炼的效果。

  3 “教、学、练、战”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3.1 教什么,怎么教。

  教主要围绕着《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基础理论,教学生思考、教学生土具、方法的使用,教学生项目开发和管理开展。

  目标明确后,要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都被很多令家提倡,但我们认为一定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案例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土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具体技术的讲解,缺乏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授,相对整个软件土程,案例选择和处理一般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各章中的案例相互割裂,无法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难以形成整体的软件工程概念和思想相比之下,项目驱动是一个合理、有效的串联各章节的有效举措。但是项目驱动最好以一个完整的、真实有效的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贯穿、牵引《软件工程》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而且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状况挑选合适的项目。如果在项目驱动下,配合恰当案例,两者一均衡协调,效果会更好。

  教师还应运用企业项目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练习,实战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项目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土作环境,融合教、学、做。

  建立嫩件工程》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电子教案,课程习题,模拟试题,多媒体课件,实验部分,课程评价反馈等。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进行网上自学、讨论交流、作业提交、在线测试、教学效果评价等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2 学什么、怎么学。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教的东西也就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东西。学习重点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什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怎么学则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学习从谁开始、从哪里切入?

  学习主要学基础理论知识、方式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维方法创新等。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一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下,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积极进行学习、实践、项目演练中的学习和交流。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3 练什么,怎么练。

  练习是通过实验、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更好结合的能力、能举一反三以及创新思考的能力。练习与人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我们为学生准备充分的令业机房的开放。学生可以有更多时一间练习,并设置了单个练习和分组团体演练模块,真实演练软件工程的过程,积极联系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受训的机会。有必要定期开设软件设计大赛,选拔优秀软件作品。练习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1)单项实训;(2)模块阶段性实训(展示结果);(3)综合实训(课程设计);(4)应用实训(校外实训)。

  在实践环节上,不过度依赖课程内容那种套用式的实践,适当安排案例或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实践,这当然是小模块的。在某环节上的实践,主要强调在现实工程中怎么做,它和书上单章、节,方面等基础理论怎么结合起来的,我以后碰到类似的开发,该如何着手解决,从哪方面可以解决。

  在实践项目上,一般设置虚拟课题为课程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的题目。但是老师在虚拟课题的选材上,一定要因材施教、选择得当,最好和现有软件开发需求和技术等相关,这对老师水平的要求很高,但同时一老师还要进行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等土作。

  对以上两个环节,让学生提交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模型、各种制品、源程序代码、设计文档和实验报告,现场检查程序运行结果及审查实验报告等方式,按实验模块及各实验模块/各个实验所占分值的比例,加权求和,最终给出学生的实验成绩。

  3.4 实战演练。

  战是为了学以致用,检验队伍。相对来说,我们的实战更是一个长期的,课程后期跟进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上,虽然超过正规课程教学安排,但是在有环境,有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给学生真正在做软件的机会。

  学生跟随老师做项目、科研项目等。以个人为例:教师一般都有科研项目,或者一些老师在外和公司有一些合作关系,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入学生参加进来,让学生全程参加,并给学生分配适当的任务,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一个完整的过程下来,学生几乎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学生进公司。很多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都会让学生实习,那么实习其实就是一次很难得体会软件工程的机会。我们尽量和外面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教学基地,学生定期进入实习,安排一定的土作,参与项目的开发,学生的后继学习得到充分保证。

  4 结束语。

  《软件工程》具理论抽象、内容广泛、涉及门类多的特点。理论和实践性都强,且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特点。文章围绕在《软件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重点从“教、学、练、战”四个方面讨论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和经验:教,主要从老师人员的素质、备课、备实验、备案例,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方面教学环境等为学生服务;学,则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老师为主导地位双重方向提升学生素质;练,则从单向、模块、综合,应用等多方面锻炼学生;战,则强调实战演练,主动为学生提供软件工程项目环境,保障后期学习,实践的跟进。总的来说,只有四个环节都得到良好的保障,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蓝贞雄,钟智,梁春贤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3,30(2):1一2。
  赵辉,李万龙,郑山红,等“项目导向案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2012(10):1一2。
  张海藩,倪宁软件工程[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曹薇项日驱动的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4(8):2。
  于彬,王玥,张哲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0(1):1.。
  杨华,盛剑会实践贯穿始终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20ll(l0):2一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