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教学论文

德育教育在技校计算机课程中的渗透探析

来源: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作者:赵晓蓉
发布于:2019-12-26 共2460字

  摘    要: 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就是德育课,不仅是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怎样在基础课程中将德育教育融会贯通是现在技工学校重点的研究课题,基于此学校应在积极摸索全新的德育课教学方法,尽可能实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进而提升德育教学的实际效用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将会以计算机课程为着眼点,简析实现德育教育渗透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 技校计算机课程; 教学; 德育教育;

  现阶段的技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过于“成人化、形式、课堂化”。基于以教学为主的过于“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使得技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课堂缺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过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心灵感悟与自我感知等等,因此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简析在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现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针对技工学校的学生组成而言,其多以90后为主,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也参加中考经过筛选才选择到技工学校就读,可是在其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和普通高中生对比相对较弱。众所周知“教育德为先”,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很多在校学生与老师单方面觉得开展德育教育是针对政治老师、班主任而言的,进而与其他教师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认为和专业课老师“毫不相干”。就目前形式来看这种想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就难以摆正学生思想教育的位置,也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应在其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恰当的时机与场合,借助适当的方式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有效结合,从而能够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开展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则

  第一,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应在充分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德育教学内容结构的有序性,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重新组合德育内容,发挥良好的集体效应,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更加有条理,有层次;也可以让德育内容更加循序渐进。

  第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每一学科教师而言,应树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思想,把握教材真实内涵,以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形成渗透德育目标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具有“目的性”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总而言之,就是坚持贯彻总体目标,明确相关的学科目标,并落实课时目标。

  第三,把握教学的正确时机。教师应准确找到教育渗透点,将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知识点、某一活动当作突破口,坚持“三适原则”开展德育教育,使知识与德育相融合,规避出现牵强附会的问题。
 

德育教育在技校计算机课程中的渗透探析
 

  三、在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现德育教育渗透的相关建议

  第一,提高德育课与德育课教学革新的重视程度。当下我国正处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时期,能够有效开展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技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既带去了发展机遇也带来挑战,站在育人的视阈点,应教育在校学生在新时代发展下,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有志青年;从法律教育处罚,应让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对于心理教育而言,需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积极的心理人格、敢于拼搏;关于职业教育,需要学生成为爱岗敬业的合格工人[1]。开展德育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成为可以为国家发展服务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应革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实现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充分融合,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第二,对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进行培养。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用机习惯,其最重要的培养手段就是上机训练。关于计算机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懂得爱护电脑、遵守机房规则等相关习惯,需要把这一点作为其重要职责,并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懂得计算机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正确进退相关应用程序;其次,强调学生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更改计算机的软件程序;最后,则是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机房制度,例如严禁在机房中嬉戏与打闹,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等。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的合作程度。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基础不同,所以在计算机知识掌握方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后,一些学生自己无法完成但又不请教同学或老师,只好选择抄袭同学作业这一错误方式。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打造具有相互交流、良好协作的学习环境。例如选择分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分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我们以“计算机拆装”这一教学为例,当教师给各个学习小组布置相关任务后,学习组内就可以进行交流与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对计算机进行拆装、调试。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互评,目的是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之间正确的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继而营造一种更为积极的学习气氛。

  第四,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相结合[2]。要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二者教学的整合,就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作为支撑。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应做好其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培训工作,使其可以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质内涵,规避在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轻视素质培养的诸多不足,进而实现将“以教为主”移变成“以学为主”、将“知识掌握”为重心的教学目的转变成以“综合能力素质”为重心的教学目的,实现真正的教与学相结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强德育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创新。其实教学设计是属于教师的一门艺术,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基于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下,在开展德育的同时应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也就是希望达到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所以对技校中的计算机教师应经常举办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旨在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策略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从而打破以往教学设计为教学造成的“源远流长”的局限影响。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学校与教师应抱有“润物无声”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渐渐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思想中。

  参考文献

  [1]郑大国.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职业,2013(12):59-60.
  [2]赵欣艳.浅谈技校语文教学中德育地渗透[J].职业,2012(32):51.

作者单位:山西运城垣曲中条山技工学校
原文出处:赵晓蓉.关于在技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