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军队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16 共5657字
论文摘要

  一、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与由来
  
  文化管理理论的提出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管理学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管理科学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理论来自实践,文化管理理论的应用与提出最早来自经济领域,来自企业文化的营建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变更。当今这个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温饱问题已逐渐解决,工人除了经济要求以外,其社会要求越来越高,自我实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简单重复劳动逐渐为机器所承担,员工类型正在从体力劳动型逐步向知识型转变。对知识员工的管理、监督和激励需要从内部着手,以充分调动人的内在动力和责任感,以监督体力劳动为导向的经验管理,已不再适合脑力劳动者。现代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何管理员工,如何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何从管理中获取最大效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企业文化一词应运而生。许多大公司、大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来吸引人、培养人、激励人,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与感召下有着共同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奋斗目标,企业文化的品牌效应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个背景之下,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被提炼出来,并逐渐取代了经验管理,成为管理理论创新的前沿。

  现在,文化管理理念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在政府部门、教育战线、军事领域,文化管理理论正逐渐深入人心。21 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每一个追求卓越的管理者,都必须学习文化管理,把握文化管理,实践文化管理。因此,提出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理念也顺理成章,势之必然。

  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证明,管理现代化是一所大学成功办学的基本标志,而实行文化管理则是实现高校管理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高校尤其是军队院校的管理者,要不断强化文化管理理念,探索并建立符合军校实际及自身特点的文化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

  二、特色文化是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称之为文化,包括管理行为本身,那么,是不是军队院校管理者的所有管理行为都可归之为文化管理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文化管理。

  所谓文化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对文化的经营与管理,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一种能动的、无形的力量,塑造人的心灵、健全人的品格、规范人的行为,以期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理念或管理方式。文化管理要想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其管理的对象绝不是泛文化,而是一整套由一定的或某个特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的,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模式的整合,这是一种典型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是外部文化与内部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内涵。一个知名企业,如果分析它的文化管理,一定能找出它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从产品名称到包装、从产品营销到售后服务,从员工精神面貌、工厂环境、标志性建筑等外在表象到经营理念、纪律作风、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内在品质,无一不打上该企业文化的特有烙印。一个企业、一个公司是这样,一所军队院校也是如此,如: 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嘹亮的军号、厚重方正庄严的院校大门、服装整齐表情严肃腰间挂枪的营门哨兵、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耸立的将军雕像与校训石碑、醒目鲜明的横幅标语等等,无一不在说明这是一所军校,而不是商店、集市或什么游乐场。前述各项只是列举军队院校所应具有的局部的共同特点,我们从中还看不出这到底是哪一所军校,仅凭这些我们甚至还看不出军营与军校之间的区别。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管理应是一种特色文化管理。因此,要想在一所军队院校中有意识地实施文化管理,其前提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建设好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文化是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文化管理环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认识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是搞好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而要认识它不妨从其性质构成角度从三个层面去把握:

  第一,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如教室、图书馆、校园网、训练场等,也包括学校教风、学风、机关作风等精神环境,还包括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以及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摄影展、书法展、各类学术讲座等。这种文化透出的是校园氛围、高校氛围,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这里是高等学府,而不是等级森严的官府。

  第二,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是军营文化。军营文化有他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跟军人的职业特征有关,在军队院校中,统一的制式着装、整齐划一的内务环境、标准规范的队列动作、精彩纷呈的红歌会、紧张激烈的演讲比赛等,无不让人感觉出参与其中的主体是军人。军队院校严明的纪律,崇尚英雄主义、奉献精神、荣誉等核心价值观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都说明军队院校的文化是一种军营文化,它与基层部队的军营文化并无二致。

  第三,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是办学文化。办学文化是一所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模式、办学风格或办学理念,办学文化突出彰显的是一所院校基于大学精神而形成的办学特色。这种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往往会通过校训、校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教材、课程设置、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组织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出来。作为高等院校,特色办学自是军队院校特色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军队院校特色文化的底色,那么军营文化则是军队院校特色文化的本色,而办学文化则是在底色、本色的基础上画上的一道无比耀眼的亮色。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办学文化在军队院校特色文化中可谓三位一体,彼此交织、融合,不能截然分开。

  三、军队院校特色文化建设
  
  搞清楚了什么是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弄明白了特色文化建设在军队院校文化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那么,又该如何着手建设军队院校的特色文化并进而实施文化管理呢?

  ( 一) 注重规划,加强军队院校独特的物质文化建设
  军队院校的物质文化是指院校里面那些完全物化的、能被人直接感知的硬件设施或文化布置。物质文化建设是军队院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有效手段。在充分论证、认真规划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军校整体布局,并建造出具有特色美感的标志性建筑或设施。建筑布局结构背后的思想内涵要能体现军校的统一、正规、严整、有序,又要能体现自身的特色; 标志性设施结构要能给人以强烈的校园文化美感和办学的目标昭示,使踏入校园的人产生强烈的军营氛围感和美感愉悦。物质文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伟人塑像、校训石、文化长廊、校园网、各种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文体场地等等。军队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做好长远规划,要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布局与精心设计。

  ( 二) 提升实力,强化军队院校独特的精神文化建设
  一所军队院校在建设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内部独有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潜在地发挥着作用,独特的精神文化往往能塑造出具有独特气质和独特精神风貌的人才来,如,毕业于北大的学子与毕业于清华的学子在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方面就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看北大的学子眼光更锐利,才思敏捷,学富五车,而清华的学子则更朴实,更具一种社会责任感与拼搏进取的劲头。军队院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大多注重宏扬主旋律,用正确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教育、引导学员,这无疑是对的,是应该坚持的,但如果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做法,在提升精神文化这个“软实力”的同时还能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在这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教育与熏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则不仅具有军队院校学员的共性,如关心政治,有责任感,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观念等,还会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如专业能力突出,作风严谨,创新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等。如果透过一名学员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就能让人想到他毕业于哪所军校,那么这所军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一定是有特色的,是成功的。

  ( 三) 建章立制,深入开展军队院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内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与独特的制度文化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文化建设,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就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设工作就会缺乏指导性、连续性。对于军队院校的管理层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规章制度,把文化工作的规矩“立”起来,如,如何在文化管理中实施政治建校,校园里有哪些文化主阵地、应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社团组织,怎样组织开展活动等。总之,要能使军队院校的文化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管理层与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下逐渐形成一种与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适宜度很高的制度文化,这种独特的制度文化与院校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彼此融合,相互交织,成为支撑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的基本架构。

  四、军队院校实施文化管理应处理好几组关系
  
  ( 一) 有为管理与无为管理的关系
  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实施管理的手段与方式。传统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控制、监管、指令和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显然是一种有为管理。文化管理则把管理的侧重点转移到提高被管理者的素质、培养其能力、健全其人品方面。单独从理论层面来看文化管理,可以说院校内人人都是管理者,包括管理层,也包括教师、学员等,他们都是文化管理活动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同时,他们又都是文化管理的对象,是被管理者,基于此,有人称文化管理为无为管理,是一种“没有管理的管理”。笔者认为,实施文化管理虽然要实现顺应人性的自我超越,藉此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内隐规范,进而实现无为而治,但这种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有为管理可以取消,管理层可以撒手不管。无为指的是不妄为、不乱为,而不是不作为,要发挥文化管理无为而治的作用,管理层应该在实践中有所为。正确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否则,认识上的误区将使许多院校在无为管理这一概念面前裹足不前,文化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

  ( 二) 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柔性管理已逐渐成为未来管理的潮流与趋势。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所属人员进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对所属人员进行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被管理者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柔性管理是文化管理的显着特点之一,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军队院校文化管理只要柔性管理,不要刚性管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对于一所军队院校来说,维护并执行铁的纪律,严格落实条令条例,用严明的制度来管理院校同样非常重要,这种刚性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并不矛盾,在军队院校这个特殊的育人环境中,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文化管理这枚“硬币”的两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割开来。

  ( 三) 部门主管与分工合作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部队的文化工作属于政治部门管理,基层部队是这样,军队院校亦然,划定权限,明确责任,各尽其能,各负其责,这是部队实施有效管理的必然举措。然而,这种各负其责、互不介入的做法在文化管理上就不适合,把文化管理只看做是政治部门的事,其他部门以不宜介入为由可以不管不问,这必然会影响军队院校文化管理的有效开展。军队院校文化是个独立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但军队院校文化又并非是剥离其他文化之外的东西,它往往与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紧密粘合在一起,可以说,军队院校文化工作涵盖了院校工作的所有领域,涉及到所有部门。文化无处不在,因此,军队院校实施文化管理一定要确立系统整体管理观念,突破分工过死的思维定势,打破文化管理只由政治部门分管的局面,既有部门主管,又有分工合作,上下一致,齐抓共管,才能使文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 四) 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的关系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这句名言之所以为人们所钟情,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办好大学的一个基本理念。一所真正追求卓越的大学,应当拥有一批杰出的教师。师之所存,道之所存,这里的“师”,不仅包括一线的教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和教学管理者。

  古人说: “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文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在军队院校育人中的价值与作用终将为实践所证明,既然要实施文化管理,那么,对文化管理工作的真正重视就不应只表现在硬件建设上建了多少场馆、购买了多少器材、投入了多少钱财,更应表现在软实力又有了多少程度的提升,这个软实力指的就是教师的执教水平、研究水平,指的就是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指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整体育人水平与特色办学实力。与硬件建设相比,软实力的提升更为重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管理才能真正迈上一个新台阶。

  文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与实践方式,它还是一种管理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军队院校的管理者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汪理智. 文化管理———校长应追求的管理境界[J]. 当代教育论坛,2001,( 4) .
  [2]施斌. 论大学文化管理模式[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 9) .
  [3]袁富善. 高校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建设的研究[J]. 茂名学院学报,2007,( 3) .
  [4]李桂明,陈祥余. 军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 3) .
  [5]李伟业. 论大学文化管理及其实现途径[J]. 中国电力教育,2007,( 8) .
  [6]邹广文. 文化管理的理论诉求与实践向度[J]. 理论视野,2007,( 6) .

相关标签:文化建设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