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二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挑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1 共2647字
摘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立足于实践以及这种实践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在科技、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也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资本主义在它的帝国主义时期非但没有走向终结,反而出现了长期的繁荣;20 世纪 80年代后,社会主义国家为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环境下谋求发展,纷纷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普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全球化条件下变得更加复杂;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和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主流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地位的冲击。可见,实践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给予解释和说明。

  另一方面,理论上的争鸣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直面不同学派和不同思想观点的质疑和冲击。针对来自实践和理论上的挑战,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进行了大量而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为当代学者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一、科技革命的推动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技术和原子能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不仅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增强和中间阶层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长达二十年的“黄金时期”.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采取了不承认、不正视的态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导致“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其结果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因此,斯大林认为“,列宁关于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比以前发展得更迅速无比”的论点是不准确。

  同时,也有学者坚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强劲推动,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在本质上已经具有了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淡化或应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科技革命改变资本主义了吗?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面对挑战和质疑,以都留重人、莫里斯·多布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给出了相应的回应和思考。莫里斯·多布认为,对待资本主义既不能断言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不能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制度,虽然国家作用在增强,技术进步在加速,但这些不能“在任何意义上证明‘新阶段’言论的有效性,或者在任何基本方面改变我们对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制度的评价和对其未来的估计”.S.都留重人同样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繁荣,但却是以巨大的浪费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不会改变。

  于尔根·哈贝马斯认为,有组织的或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并不能完全消灭经济危机,利润率下降规律仍然在起作用。Y.A.克隆罗德否认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抑制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他认为,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大大增强,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仍然不能避免。

  就在关于“资本主义发生变化了吗?”的讨论如火如荼进行时,资本主义的快速增长和繁荣发展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以石油危机为代表的一系列危机的爆发。平稳而快速的增长被“滞胀”所替代,社会累积多年的矛盾以信贷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战争危机、价值危机等形式不断地爆发出来。危机的爆发和劳资关系的破裂引发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热潮,英美等国家开始涌现出一些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学派和市场社会主义学派等。这些学派都从各自关注的视角对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例如,美国左翼代表人物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用经济剩余增长规律代替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证明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客观性和周期性,他们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经济剩余总量由于无法找到出路,决定了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趋于停滞的客观趋势。

  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戴维·哈维认为,资本主义虽然通过转变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即从“福特主义”1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的困扰,但这种转变更像是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仍在继续起作用。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在他的著作《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一书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两个重要的出发点或历史条件,虽然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能改变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因而不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克服不了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的经济危机,更改变不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顾海良教授认为,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的历史地位,并不会因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改变,但是这种过渡的进程以及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形式和路径,显然可能有多种选择。这是因为:科技革命导致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已经并将更快地改变生产方式。所以,研究科技革命给现阶段及其继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变换,并对此作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是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

  徐崇温教授认为,“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问题上,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要从总体上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创新。但如何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却是历史留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具有实践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科学地认识到:俄国还不具备从理论经济学 孙立冰,刘 晔 二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现实性挑战及其回应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