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恩斯学派形成的背景
1.经济背景. 1929年~1933年,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突发股市风波为标志,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急剧下降,工业和商业企业大批破产,银行纷纷倒闭,失业激增,工资猛降,对外贸易锐减,物价惨跌.据统计,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比正常时期下降47%,1933年初失业人数从1930年10月463.9万人上升到1 300万人,工资总额在大萧条前四年下降1/2以上,农民总收入下降57%,对外贸易下降69.6%.危机期间破产企业达到14万家以上,倒闭银行达到6 000家以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失业人数高达3 00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家秩序和经济建设迅速好转,影响迅速扩大,并没有收到"大萧条"的严重影响.面对上述情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但是传统的、新古典的经济理论一筹莫展,既无法从理论上给予合理解释,也无法从政策方面提出解决困境的方法.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信奉传统经济学否认危机和失业可能性的观点,而是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这种经济理论要承认危机和失业,并且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治危机和失业,提出解决危机的方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经济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2.学术背景.凯恩斯学派诞生以前,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占统治地位.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政策方面都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研究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通过经济个体的最优化决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这一部分被称为价格理论;(2)研究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实现充分就业的就业理论.
庇古认为,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价格和工资可以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即在产品市场上价格不存在刚性,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也不存在刚性.因此,工资的灵活调整可以保证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平衡状态.即使存在失业,那也只是因工作调整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和不愿接受现行工资造成的自愿失业.除此之外,新古典经济学信奉"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大萧条"猛烈冲击了新古典经济学否认危机和失业的理论.凯恩斯提出,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继承了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学说、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高消费促进繁荣学说以及霍布森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凯恩斯的革命性在于摒弃了赞成自由放任的假定,后人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二、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凯恩斯《通论》的就业理论与政策主张. 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首先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支持.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要应对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就必须刺激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有效需求,因此主张扩大政府职能,通过需求管理的方式,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刺激有效需求.
消费方面,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的下降会造成有效需求的下降.因此,要刺激消费倾向,特别是平均消费倾向,就必须对消费倾向施加导向性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消费和储蓄施加影响,如通过税收影响消费倾向,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都与消费和储蓄有密切关系.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也会随着利率的变化在长期产生重大变动.但是,利率短期的变动在短期对消费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可以通过金融部门产生间接影响.如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证券和其他资产的报酬能力,从而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决策.通过收入再分配提高消费倾向,反对节俭,有利于有效需求的提高.
投资方面,凯恩斯的主张有两个方面:(1)国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增加投资的边际报酬,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2)通过投资社会化,由国家组织直接投资.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求的上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降低,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但是资本边际效率的估计值的波动远大于利率的小幅波动,因此仅仅利用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凯恩斯强调扩大政府职能,即加强政府对投资.国家更多的承担直接投资的责任,设法提高并补充投资.凯恩斯认为这是获得接近充分就业的唯一办法.
在以上政策中,凯恩斯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实行需求管理政策:(1)通过社会控制投资率的方式,增加投资;(2)通过提高消费倾向的方式,增加消费.同时凯恩斯认为,在采取相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需要摒弃两个观点:(1)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适度的财政赤字是有益的.举债支出虽然浪费,但是结果却可以是社会致富. (2)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稳定的观点,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无害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具有降低实际工资的作用和效果,使企业增加利润.同时也可以降低投资的实际利率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因此,采取温和通货膨胀手段可以防止甚至缓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2.新古典综合派宏观就业稳定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继承并重新阐释了凯恩斯《通论》中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想,该理论为战后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依据.新古典综合派认为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其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采取什么措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需求管理方式,应该把各种政策相互搭配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收缩总需求. (3)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既可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又不会通货膨胀率的升高产生严重影响. (4)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既通过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刺激总需求的增长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稳定物价.
新古典综合派所采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在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加时,为了刺激经济快速从衰退走向复苏,提高政府购买水平,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从而刺激总需求的增长;反之,如果经济过热,可以降低政府购买水平,减少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从而降低总需求.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当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失业补助和救济金等政府支出水平,增加社会需求;反之则降低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费用,降低失业补助和救济金,减少总需求.(3)改变税率.在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减税的形式,使公众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反之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减少公众可支配收入,抑制总需求.
新古典综合派所采用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1)公开市场业务.在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在需求过度,出现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减少货币供应量,投资减少,收缩总需求. (2)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贴现率的高低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对有效需求的管理. (3)改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银行存款既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引起银行贷款总额根据货币创造乘数成若干倍的增长.
3.后凯恩斯学派收入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政策.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和失业率的上升是同时进行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滞胀".这种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适应造成的,因此具体的解决失业措施也不同于需求管理的做法.他们认为,刺激总需求只能解决就业水平问题,而不能解决就业内容和就业结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同时实现失业和通货膨胀目标是不可能的.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1)收入政策.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货膨胀(2)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政策.首先,政府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通常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劳动力重新训练与再教育;二是通过对非熟练工人的培训使其成为熟练工人.即把结构性失业的工人通过培训的方式,减少工人现有技能和工作职位之间的不适,从而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实现工人就业,以缓和资本主义经济中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而造成的失业问题.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有必要修改失业补助金制度.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失业补助金制度缺乏灵活性,从而起不到刺激失业者去加紧寻找工作的作用或者只能助长失业者对职业的挑选.
在总失业超过某一界限时,完全有理由根据情况决定是发放还是停止发放联邦失业津贴补助.这种方法,除了帮助稳定总需求外,还可使菲利浦斯曲线的情况得到一些改善.在大量失业人口是自愿寻找工作的人时,失业补助费给予扩大寻找工作的刺激便会削弱.因此,运用人力政策只是有助于解决由于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相适应而引起的就业问题,它们还不足以消除自愿失业,为此就有必要采取某种办法修改福利措施(包括失业补助措施).
4.新凯恩斯主义工资就业政策.新凯恩斯主义也承认市场失灵,这一点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没有太大的区别,认为采取宏观的就业稳定政策对于缓解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学说进行了重新表述.在就业政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主要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1)局内人-局外人理论;(2)交错劳动合同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根据这两个劳动工资理论,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角度阐明了工资粘性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劳动工资理论提出了关于工资就业的政策措施.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认为,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市场能力不同,局内人是指当前在职的人员以及被临时解雇的人员,这些临时被解雇的人员与在职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局外人相比局内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就业机会并不会因局外人愿意接受更低现行工资的妥协而使局外人恢复就业,失业问题就会长期存在并继续.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对于长期失业的局外人应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交错劳动合同理论认为,劳动合同是企业在不同时期雇用工人签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存在重叠和时间错开的现象.劳动合同调整时间的不同会造成工资总水平呈粘性变化,因此,工资水平只能部分调整,而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这样经济中就会存在失业现象.
交错劳动合同理论建议,政府降低工资粘性可以通过干预劳动工资合同的方式制定就业政策,其中货币政策会使得工资有更大的弹性,降低失业率.
上述理论和政策表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就业政策重点在于增加工资弹性,减少失业.局内-局外人理论强调政府应该多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通过对长期失业者的政策倾斜,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失业问题具有缓解作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长期失业的人员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因为即使他们愿意接受比现行更低的工资也很难寻觅到一份工作.使非自愿失业者就业有助于实现西方国家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政府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及干预劳动工资合同的政策会促使工资总水平更有弹性,从而有利于降低失业率.在工资水平可以随着劳动的引致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的时候,失业率的变化也会比较小,劳动力市场过剩的供给也会逐步缩小,实现就业水平的稳定.
三、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从中国目前就业形势来看,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和政策对于我国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与就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政府应当继续立足于扩大内需,主要从三方面入手:(1)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近10年来,中国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企业利润和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中,城乡居民收入与最终消费增长最慢,虽然上述指标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增长最慢的是城乡居民收入.这说明在社会总体财富的分配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财富要么以利润的形式流向了企业部门,要么以税收的形式流向了财政部门.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倾向于更多的储蓄,导致消费需求低迷.应当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政府政策应当向中低收入居民方向倾斜,重点在于提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在设计政策的时候,应当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目标,保障低收入群体,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群体,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居民消费比重持续低下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坚强的后盾.由于对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等保障性问题的担忧,大大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更加重要.因此,扩大内需必须同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居民消费热情,从而达到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 (3)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市场行为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扩大内需的保障,如果市场秩序一片混乱,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就会受到抑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自由竞争的体制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采取正当手段,必须在法律框架和道德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因此,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是保证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
在采取相关政策的时候必须注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既要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也要时刻注意政策长期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及时防范违背目标的结果出现.在短期,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短期的替代关系.因此短期内政府实行夸大需求的政策,虽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却会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在长期,政府连续实行夸大需求的政策,会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差距越来越小,此时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并不能提高产出和降低失业率,只能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供给的能力或者可以通过提高潜在产出的能力,刺激总需求,产生积极的政策效应.
参考文献:
1. 莫荣着. 国外就业理论、实践和启示.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刘韬,汪戎. 西方就业理论演变及发展趋势的综述. 知识经济,2013,(3):19-20.
3.郑良友. 国外就业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201-202.
4.夏元辉. 论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中外企业家,2012,(10):125-126.
5.马兴选. 西方就业理论概述. 科技致富向导,2012,(3):71.
6.姜世健.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 2010.
7.张红霞.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 天津大学学位论文, 2012.
8.赖小琼.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