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思想史论文

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的回顾及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1 共4024字
论文摘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限于中国,也波及海外。

  他的思想涵盖面广泛, 而本文则着重探讨其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教育的思想贯穿始终,关于经济的思想也很丰富, 但是对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论述相对较少。 就是在这些屈指可数的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论述中, 孔子所提出的见解与今天关于教育与经济之关系的主张惊人地相似。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能提出这样的主张,实在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另今人汗颜。 在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受到极大重视和关注的今天,重新回顾和研究孔子的关于教育与经济的思想, 对于我们恰当定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庶、富、教的思想
  
  孔子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描述是从论述人口开始的。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有众多人口, 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展教育。 《论语·子路》记载,孔子来到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人丁兴旺,不禁大发感慨:“庶矣哉!”同行的子路听到后,紧接着问道:“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在这种庶、富、教的先后关系排列中,孔子一方面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教育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条件。 这实际上是对管仲“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认为人才是立国之本,只要有各个方面的人才,国家就足以维持、巩固和发展。 《论语·宪问》记载,孔子向鲁国的大夫季康子谈论卫国国君卫灵公的昏庸无道,季康子问:“既然这样,为什么卫灵公还没有败亡呢? ”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有祝酡管理祭祀,有王孙贾统帅军队。 像这样,他怎么会败亡呢? ”在这里,孔子把人才当做国家的支柱, 认为文治武功各方面的人才是立国的重要条件。 而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 正是基于此,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重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富”、“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富”是“教”的基础,是“教”的前提条件,而“教”是“富”的延续。 “富”是关键,而富的内容,在当时来说,无非是解决衣食问题,尤其是食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思想。但“富”并不是最终目的,孔子提出“富”的思想是为“教”做铺垫的。 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众才能“有耻且格”,国家安定的目的才能达到,才能实现真正的“庶”、“富”。 而“教”对“富”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也就是说,通过教育,既可以培养一批爱人的“仁者”,去辅佐国君实现“仁政”、“德治”,使国家实现“太平盛世”,又可以获得大量符合要求,易于使唤的人力,让他们按统治者的意图完成各项具体任务, 有效地增加财富增强国力。

  这种思想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得到了现代社会的见证,孔子对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与我们今天的见解是一致的。 在我们大力倡导发展教育的今天,也一直要求经济加快发展,为教育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 因为教育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能直接创造财富,而且不能以创造财富为目的。

  正是基于此,教育就曾经被赋予“清水衙门”的称号,不能创造财富的教育运行时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基础,因此,经济就要为教育的正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血液。 而教育虽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可以创造大量财富,这些财富远远大于当初投入于教育的财富量。 正如颜元所说:“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学校通过培养人才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孔子的庶、富、教的思想是相互照应的。

  二、关于教育收费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及高校收取入学费用, 还有部分学校存在的乱收费现象,一直是教育界不曾冷却的话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都主张教育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应该收取学费。 其实,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教育,收取适量入学费用都无可厚非。 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教育收费的思想。《论语》记载:子曰:“自行束倄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倄是干肉,又叫腊肉,束倄即是十条干肉。 即是说,孔子认为,只要是带着十条干肉来求见我的,我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十条干肉就是弟子向孔子求学必须缴纳的“学费”。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弟子,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使学术下移,但这种私学并不是免费的,也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 这些费用就是“束倄”。 因此,从论语记载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主张教育应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种费用不是孔子衡量弟子家庭经济状况的标准,因为孔子的弟子中,除子贡是个富有的商人外,其余的多数出身贫贱,由此可见孔子收取入学费用并不是为了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排除在外,这种费用只是孔子用来维持私学正常开展所必备的经济前提。 因为孔子创办私学,收徒讲学,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孔子作为没落贵族阶层的代表,根本没有物力和财力独自维持和支撑私学的正常开展。 虽然孔子的先祖父是宋国的宗室,但是到孔子的父亲时,家境已衰败。 到了孔子, 早已由贵族阶层沦落为一般平民, 孔子曾形容自己“少也鄙”。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只有通过向学生收取适量的入学费用来满足教育教学的经济需求。 这样看来,从孔圣人开始,教育收费就已经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

  今天在提倡大力发展教育, 扩大教育的招生范围的同时,我们必须对国家的经济实力进行思考。 国家是否有能力负担如此多的受教育人口? 如果有,那么固然国家作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教育的全部费用;如果没有,那么除了国家外,谁还应该负担教育成本? 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教育收费的现实。 结合孔子创办私学, 收取入学费用的事实,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教育机会的提供者无力承担全部教育成本时,教育成本就应该由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受教育者承担。 因此,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太雄厚, 受教育人口十分众多的现状面前,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受教育者分担部分教育成本,以缓解国家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 作为接受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一般都为未成年人,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支付子女受教育所需的经费。 因此,受教育者及其家长支付部分的入学费用以获取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并不是为了设置标准把经济困难的家庭及其子女排除在接受教育的范围之外, 只是在今天我国经济条件还不允许全民免费接受教育的情况下, 收取部分的费用以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紧张的矛盾, 为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经济前提,以满足全民接受教育的需要。

  三、关于受教育者的经济状况的思想

  孔子认为, 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 但这种经济条件不要求达到奢侈的状态,只应该适可而止,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即可。 《论语·学而》记载: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局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认为立志向学的君子不应该在经济上有过高要求,只要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足够了。 过于奢侈的条件会对求学者的学习产生干扰,无法安定心思读书。

  求学者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将经济上的满足置之一边。 正如今天教育中所倡导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是相互贯通的。 《论语·里仁》记载:“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在这里,孔子同样认为, 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进行讨论的。 求学者应一心向学,忽略物质上的条件。 物质上的条件固然是人正常生活的一个必备前提,但它只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人的生活的价值不是体现在物质上的追求与满足, 而应该体现在精神的追求上,这种追求只有通过求学才能够得到实现。 在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过程中,必须将物质需求暂时抛开。 过分强调物质追求会使精神追求迷失方向。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再一次强调,“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读书人如果留恋他的安逸的家室生活,就不配称作读书人。 读书人的境界应该是体现在他的思想上和他的追求上, 而不是体现在他的安逸的生活上。 安逸的生活只能够让人的心理得到一时的满足,但这种满足也是物质上的满足,如果精神上是空虚的,那人的心里还是会空荡荡的,没有实质的内容。 孔子的弟子中不乏经济拮据而精神追求明确者,如《论语·述而》中颜渊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父耕瓜,其母亲织”的曾参,贱人的儿子仲弓,等等。

  这些弟子经济条件都比较艰苦, 但他们能忽略经济上的艰辛,一心一意投入于求学,投入于精神上的追求,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现在我国虽然经济上还不能和发达国家同日而语,但是从历史的纵向上来比较,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相当丰裕的程度。 这是人们长期奋斗的结果,正因为长期的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但是部分人在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同时,忘记了精神上的追求,终日虚度光阴。 物质生活固然是人生存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精神追求才是人生存的真正意义。 有些家庭物质条件并不太宽裕,但是在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方面,则是竭尽所能创造最好的条件供子女求学,这样做对于有些人能达到积极效果,敦促其努力学习报答父母。 但是有些子女只顾贪图享受安逸的环境,荒废了学业,也伤透了父母的心。 因此,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在安逸的生活和求学二者中,必须摆正先后位置和重要程度,寻求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最佳结合点。 没有物质上的条件,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当然也不可能安心学业。 在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就要把物质享受暂时置于一边,努力追求学业成就,而不应贪图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物质享受。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编.孔子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7.
  [2]骆承木,楷木编着.孔子论学.新华出版社,199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