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的历程、不足及当前路径选择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26 共5741字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产业基础日趋完善。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需求拉动下的外延扩张、不断增加要素的投入才得以实现的,而真正标志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特征的产业转型进展十分缓慢,总体上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对中国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业转型 思考
一、产业转型的内涵
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权威和统一的定义。产业转型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着变动的状态或过程。由此可见,产业转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及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一般来说,产业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转型。本文研究的产业转型主要指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对产业转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克拉克通过其开创性研究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还发现了经济增长后人均产值的增加对结构变动趋势的反作用规律。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工业发展可以从农业中获得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在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托达罗则认为刘易斯理论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很大的阻力,实际上二元经济理论也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单纯依据该理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消除二元经济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二元结构理论仍不失其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大量涌现,环境资源短缺现象日益凸现,环境因素越来越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罗伯特·弗劳什和高乐普乐斯(Frosch,Gallopoulos,198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生态学”概念,为产业转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产业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生态理论为产业转型进一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的历程
20世纪中国产业转型历程,主要包括近代中国工业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1895-1927年)、近代中国工业自主发展时期(1928-1936年)、抗战及战后恢复和内战时期(1937-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时期。
1.近代中国工业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1895-1927年)。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萌芽,经过30多年的时间,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工业,西方工业文明的因子开始植入中国衰老的封建机体之中。 1911年辛亥革命后,当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鼓励私营工业的政策,私人资本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市场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银行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开始发挥杠杆作用,这些都从根本上为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近代中国工业自主发展时期(1928-1936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内工业发展的新经济政策。这段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弱点,暴露出落后国家发展工业经济在资本、人才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协调性和投机性,如工业资本集结于沿海城市;产业结构中轻工业重、重工业轻;工商资本中商业比重大、企业资本平均值低;股票市场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和协调没有得到发挥,外资比重高;民族企业中可变资本低而造成剩余价值高等。
3.抗战及战后恢复和内战时期(1937-1949年)。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占区的扩大,到1938年底,中国原有工业的90%以上落入敌手。因此,中国民族工业被分成两块,一是国民党统治区,二是敌伪统治区。因为日本占领区民族工业处于日本的疯狂掠夺之中,不但没有发展,反而严重萎缩。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及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产业结构运行效率较低。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中国产业发展基本进入一个产业结构纠偏的时期。至1984年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中国经济理论与指导思想、经济形态与经济体制进入转轨时期。从1979年至1984年,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我国农村和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985年至1992年是中国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阶段,第二产业GDP和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GDP和就业比重上升较快。但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性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1993年至今是我国重化工业主导阶段,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加强。
三、问题与不足
中国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国产业转型进程的推进,但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中国产业转型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一般趋势相比,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尚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对称性。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经验表明,一般来说劳动力就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要快于产业高度化的速度。而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主要表现就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由于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工业化初期大量需要劳动力的阶段。过多的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导致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使农产品需求不足,从而使农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城市工业品在农村市场相对萎缩,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失业增加。工业从业人数下降,又进一步排挤农民工,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阻碍了产业转型的推进,从而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就业结构。
第二,工业发展滞后,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部分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但从中国工业整体上看,中国主要经济技术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缺乏世界名牌和核心技术,依靠资源和要素投入推动的生产扩张,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出口扩张对世界市场也构成一定冲击,导致越来越频繁的贸易冲突。产业集中度低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第三,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全国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合理。由于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各地受各自利益驱动,竞相发展自身的工业体系,造成各地区工业结构严重趋同,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不强。沿海发达地区对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和产业梯度转移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进入了高速推进和非均衡战略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区域均衡推进格局不复存在。
2.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在中国转型过程中,产业技术的带动作用并不显着。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重大技术成套装备严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基础装备技术发展滞后,这些都与装备工业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称。 中国工业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其经济技术指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于依赖国外技术和装备的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有限。
3.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问题严峻。随着中国产业转型的推进,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已引起各界高度关注。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工业生产的规模与比重日益上升,能耗过大问题日益严重,自然环境惨遭破坏。生产者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通过把不断投入的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采取粗放式方式生产,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
4.体制制约问题仍然存在。由于体制性原因,三次产业结构偏差这个突出的历史性结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第三产业的很多领域还没有向非国有经济开放,非国有经济进入这些领域存在很多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快速增长的非国有资本只能继续集中于工业部门,而不能向市场需求旺盛和发展前景看好的服务业部门转移,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继续相对滞后。而另一方面,工业领域的开放程度较高,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较强,产业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因而在相对过剩和价格持续下滑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这是近年来工业与服务业结构偏差有所加深的原因。同时,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体制性分离,也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
四、当代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和发展。由于各国的现实条件不同,各国在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和高度化过程中,采取了不同形态。我们将之概括为“一转四化”产业转型模式,即产业梯度性转移、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
1.产业梯度性转移。产业梯度转移是指处于城市密集带内的中心城市或者经济高度发展的区域由于其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都较强,这些高梯度地区由于其主导专业化部门常常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前期,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常常来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生命周期循环阶段的变化,衰退的部门、产品、技术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主要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具体来说,就是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将这些先进技术按梯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传递,这样会花费少而获利多。“让先进的更先进”,“用先进带动后进”。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传递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2.产业集聚化。产业集聚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中发展的态势,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 产业一旦在某个区域内形成集聚,这个区域内将会汇聚大量的经济资源,这对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产业在某一区域内集聚会在该区域内汇集大量的经济资源,为该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产业簇群可以是单一的领域,但并非单一的产业,围绕专门的技术或产品,一些互补的产业产生了共生效应。由于簇群内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整合,使大量的同类企业几乎在同一时期、以同一标准、向世界市场推出同样的产品,这是激光的协同放大原理在产业领域的再现。一个崛起的簇群会向人们展示一种影响力,会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簇群内的结构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增强的能力,既能使簇群适应市场和周边环境,保证簇群的升级,又能使簇群整体的功能可与其它簇群进行互补、互动。
3.产业园区化。从功能和技术层次而言,产业结构转型呈现簇群式的集约;从产业的空间布局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呈现了园区化的集约特点。产业的集聚必然伴随产业空间上的集约。各种园区就是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果。产业结构能否成功转型必须将产业集聚在生产要素集中、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而产业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核心作用,利用其辐射、带动、示范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产业融合化。产业融合是发生于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和前提,业务融合是产业融合发生的过程和必要准备,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由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许多企业在不同产业间实现了技术、产品、业务和市场等多个层次的融合。产业融合化成为当今国际产业转型又一趋势。
5.产业生态化。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通过把不断投入的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致使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频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类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能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些观念使人类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导向向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人工产业系统也由此开始了其反生态特征向生态特征的回归。
五、小结与讨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产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产业政策应建立在市场和法治的基础上,适应全球化趋势,遵守国际规则;同时,考虑信息化和重工业重新大发展的新情况并适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同时,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对产业政策有新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产业政策从城市偏向转为城乡公平统一、要有利于产业在不同区域间合理布局、应"以人为本"、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具体来说,从扶持重点产业到通过公平竞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着眼于国内范围促进产业发展向着眼于全球范围促进产业发展,从单纯促进工业化到同时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从倾斜促进城市产业发展到公平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应在公平竞争规则和全国统一市场下合理分工,从促进产业倾斜区域布局到促进产业合理区域布局,从促进产业产值增长到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要更多地强调安全、环保和资源节约利用等目标,从重点优化产业规模组织结构到重点优化产业所有制结构、产业政策要重点扶持符合市场经济方向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从主要依靠政府计划和直接调控手段到主要依靠法治和间接调控手段、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制定、实施和修改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税收、利率、价格等间接调控工具实施产业政策。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