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理论.自 Polanyi 于 1944 年首次提出后,"嵌入性"理论经历了几代研究学者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在社会网络、组织发展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进一步向社会资本、组织发展战略、战略联盟网络等新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方向发展①.
在与新古典经济学和社会网络等理论的交互作用下,嵌入性理论具有其必然的、独特的理论演进路线,经历了 Polanyi 时期、Granovetter 时期和新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嵌入性概念还是比较抽象,还表现在众多研究中嵌入性概念的不一致性,容易造成误解.因此,深刻揭示嵌入性概念的内涵已成为嵌入性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第二,目前嵌入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组织个体经济行为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将嵌入性与企业的战略选择、运营管理等结合起来,未来的嵌入性研究将会更多地关注企业绩效与社会体系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体系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第三,目前嵌入性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研究,缺乏足够的实证分析,尤其是大样本的定量分析②.
要突破嵌入性理论的三个问题,不但要理清其发展的脉络,而且要把握其演变过程中不变的本质所在.
从本质上而言,嵌入性理论是从组织在与社会体系的普遍联系中研究它们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嵌入性的本质在于组织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间的相互引导、促进和限制的复杂联系.因此,本文将从普遍联系的视角阐述嵌入性理论的发展.
一、嵌入性内涵: 从双边联系到多边联系再到网络复杂联系
从嵌入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最初 Polanyi 所提出的嵌入性是指经济体系的运作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体系的影响,侧重于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间的双边联系; Granovetter 则强调从经济行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嵌入性,侧重于组织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各方面的多边联系; 目前,嵌入性理论则更多地强调了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间联系的复杂性.
( 一) Polanyi 的嵌入性
针对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完全理性,Polanyi( 1944) 通过研究发现,经济行为总是与经济制度和非经济制度密不可分并嵌入其中,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作为一种过程,是嵌入在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之中的.因此,Po-lanyi 提出了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嵌入性关系问题,即经济行为总是嵌入于文化、习俗等的非经济行为中.
Polanyi 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嵌入性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即嵌入性随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变化.
Polanyi 研究发现,工业革命前后的两种嵌入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前工业革命社会中,经济制度中的非经济关系使社会组织嵌入到社会体系中.而在后工业革命社会中,社会与市场不但相互嵌入,而且社会的运行与前工业革命社会相反,社会关系被嵌入在经济体系之中,而不是经济行为被嵌入在社会关系之内.
从实质主义经济学的视角,Polanyi 提出了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嵌入性概念①,并用嵌入性概念来解释工业革命前后两个不同社会中的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关系问题.从 Polanyi 的观点可以看出,其嵌入性概念侧重于分析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体系的双边联系.但是,Polanyi 所提出的嵌入性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直到 Granovetter 在 1985 年进一步发展了嵌入性的概念.
( 二) Granovetter 的嵌入性
多年后,Granovetter( 1985) 创造性地重塑了"嵌入性"概念②.Granovetter 的嵌入性概念强调了社会对经济行动的影响,将社会关系纳入到经济行为分析当中,从而把嵌入性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成为嵌入性理论研究的新里程碑③.
Granovetter 认为经济行为是适度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提出了适度社会化的嵌入性思想.Granovetter还发现,社会网络影响人类的经济行为.因此,Granovetter 的嵌入性概念定义为经济行为的持续情境化( Da-cin,1999) .
Granovetter 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Granovetter 将 Polanyi 的双边宏观联系的嵌入性内涵推广到多边联系的嵌入性内涵,确立了"嵌入性"理论基础; 其次,侧重研究了社会网络对组织的自利行为的影响,确立了经济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最后,Granovetter 把网络分析作为研究经济社会学的主要方法,发展了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Uzzi,1996) .
从 Granovetter 的嵌入性概念可以看出,嵌入性反映了人类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的多边联系.虽然Granovetter 提出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但其研究还只是侧重于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共同价值等社会元素之间的联系,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还需要向网络化联系的方向发展,并且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
( 三) 嵌入性概念的发展
在 Granovetter 嵌入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众多管理学研究者在组织行为研究领域采用嵌入性理论以分析组织绩效④.
Zukin 和 Dimaggio ( 1990) 研究发现,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其所维系的关系又决定了其能否把握住机遇.Barber( 1995) 也对嵌入性概念做了进一步分析.Barber 研究发现,嵌入性理论对嵌入性概念的重新构架将推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发展.
嵌入性理论不仅在新经济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正逐步扩展到组织理论、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从嵌入性概念的发展至今来看,嵌入性概念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与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网络化联系,而且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嵌入性层次结构: 从宏观联系到中观联系再到微观联系
基于组织嵌入性特征,Hagedoorn ( 2006) 认为组织行为与其所处的国家和产业环境、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两个组织间的双边关系也相互影响.因此,Hagedorn 将嵌入性分为三个层次: 双边嵌入性、组织间嵌入性和环境嵌入性⑤.Hagedoorn 的三个层次的嵌入性表现为从宏观联系到中观联系再到微观联系的组织嵌入性.
(一) 环境嵌入性
一个国家或产业的发展环境对于组织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环境嵌入性是指一个国家或产业的特性对组织经济行为的影响( Hagedoorn,2006) ,包括国家环境嵌入性和产业环境嵌入性.
国家层面的环境嵌入性是指国家环境对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产业层面的环境嵌入性是指组织所处产业的特点对组织间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不同类型产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合作倾向.例如,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高科技企业更多选择建立联盟关系,而传统制造产业的企业则更多地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上选择建立合作关系.
( 二) 组织嵌入性
在经济活动中,组织要不断地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组织间嵌入性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网络对其经济行为的影响( Hagedoorn,2006) .从横向上,组织间嵌入性反映了组织合作关系的经验影响; 从纵向上,组织间嵌入性反映了组织过去参与多种网络的历史经验的影响.
根据知识理论的观点,组织过去的合作经验对组织而言是一项正面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合作研发创新的学习效果.Teece( 1997) 研究发现,企业合作经验会影响其获取新知识的程度.因此,企业的历史合作经验可以增强组织合作的可能性和成功性①.另外,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合作经验能够促进其现有合作关系的存续.
( 三) 双边嵌入性
从微观上,组织之间的双边关系将会对双方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所谓双边嵌入性是指两个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对组织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Hagedoorn,2006) .在合作关系中,相互信任是其中一方认为对方诚实的信心,它包含了认知和行为的成分,是以双边预期特性和互惠性为特征的.因此,在双边嵌入性中,相互承诺是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要素.
在企业的双边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选择新合作伙伴的成本较高,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已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②.当关系信任和承诺嵌入企业间的联系时,它就与企业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③.
对于嵌入性的层次结构,从宏观的国家环境、产业特性,到中观的企业关系网络,再到微观的企业双边关系,这些嵌入性都会直接影响到组织对外部合作对象的选择,影响到组织新合作关系的形成.在进行合作关系选择与建立时,组织都会受到不同层次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惯例的不同程度影响,所以这三个层次往往是一起发挥作用的,必须全面考虑三个层次的综合作用( Hagedoorn,2006) .
三、结构与关系嵌入性: 网络联系的视角
从网络联系的视角来看,组织嵌入性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经济活动中,不断与社会体系发生错综复杂的联系,最终形成了网络化的嵌入格局④.一方面,通过与社会网络中相关组织的持续交往,组织可以获得比网络外组织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组织嵌入社会网络也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优势( Granovetter,2005) .因此,网络联系视角的组织嵌入性可以分为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 Gulati,1998) .
( 一) 结构嵌入性
研究发现,组织所处的网络位置或者网络结构可以给组织带来一定的比较优势.所谓结构嵌入性是指组织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给组织带来的超额价值( 包括信息和资源优势) ( Gulati,1998) .
经济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是结构嵌入性的理论基础.嵌入性不但分析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如结构洞、连通度等,而且重点关注社会网络的总体性结构,比如网络密度、网络封闭性等.结构嵌入性强调社会网络的整体功能和结构,还关注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结构位置.
目前,网络的密度、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对组织经济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是结构嵌入性的研究重点.Granovetter 研究发现,结构嵌入性对所嵌入的组织有着更为微妙和间接的影响( Granovetter,1992) .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嵌入性不但给组织提供了发展机遇,而且也给组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约束.结构嵌入性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成果当属"结构洞( Structural Hole) "理论."结构洞"理论认为,处于结构洞位置的组织能获得对两个未联结组织的控制利益."结构洞"的"桥梁作用"越来越受到更多研究学者们的关注.
虽然结构嵌入性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Burt,1995) ,但是结构嵌入性理论仅仅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解释经济行为,忽略了网络关系嵌入的问题,忽略了网络关系内容与网络结构的交互作用问题( Podolny 和 Baron,1997) .
( 二) 关系嵌入性
在社会网络中,不但网络结构可以给组织带来优势,而且网络关系也可以给组织带来价值.所谓关系嵌入性是指网络关系给组织带来的一种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作用机制( Gulati,1998) .
关系嵌入性的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对经济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程度通常用网络关系的内容、方向、延续性和强度等指标来测度,也即是关系嵌入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Granovetter,1992) .关系嵌入性已成为组织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组织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机制,对组织的创新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Andersson等( 2002) 认为,企业之间不同的关系嵌入性是造成企业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
按照组织间关系强度,可以将关系分为强关系、弱关系和强弱混合型关系等三种类型.Granovetter( 2005) 提出,可以用关系持续时间、亲密程度、互动频率以及相互服务内容等四个指标来衡量关系的强弱.
对于关系强弱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问题,McEvily 和 Zaheer( 1999) 认为,企业间保持弱联结关系将更有助于创新资源和企业竞争能力的获取.而 Gilsing 和 Duysters( 2008) 认为强弱关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具体作用机理与网络类型有关,受到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虽然在关系嵌入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果,但是还存在诸多的争议.企业绩效受关系嵌入性的影响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种观点①: 第一种是积极的观点,即关系嵌入性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第二种是悲观的观点,即关系嵌入性与绩效存在反向的关系,具有阻碍作用; 第三种是"关系嵌入性悖论"的观点,即关系嵌入性与绩效之间呈倒 U 型的关系,适当的关系嵌入性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绩效; 第四种是权变的观点,即关系嵌入性对企业绩效之间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是与情景因素有关的,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四、政治、文化和认知嵌入性: 虚联系的视角
从嵌入性所关联的实体来看,组织在网络联系上的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表现为多个组织实体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 同样,组织所处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以及长期所形成的群体认知也会影响其经济行为,表现为政治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认知嵌入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组织实体与政治、文化和认知等"虚"体之间的虚联系.
( 一) 政治嵌入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对组织经济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谓政治嵌入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组织,其经济行为受到当地的政治环境、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的影响.政治嵌入性主要关注政治因素对组织经济行为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和激励组织经济行为的某些制度特征( 障碍或缺失) ( Zukin 和 Dimag-gio,1990) .
众多学者和机构对政治嵌入性进行了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 2001 年研究报告认为,组织经营活动和经济行为受政府的引导或限制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过对德国 Ruhr 地区的钢铁业集群的研究,Grabher ( 1993) 发现,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组织构成了"政治行政系统",不但有正外部性,而且有"负外部性".
类似于 Zukin 提出的政治嵌入性,Abolafia( 2001) 提出了制度嵌入性( Insititutional Embeddedness) ,指的是组织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制度嵌入性利于组织对外部资源的获取,组织又受到所嵌入的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嵌入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组织之间的相似性( Johannisson,2002) .
( 二) 文化嵌入性
组织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经济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文化嵌入性是指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共有信念、传统惯例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组织经济行为的制约与影响.文化嵌入性主要关注共有信念、价值观和传统惯例等对组织经济目标实现的促成机理( Zukin 和 Dimaggio,1990) .通常认为,社会文化包括结构性文化和规则性文化两大类.
文化嵌入性认为组织经济行为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①.因此,在理解和分析组织经济行为的过程中,文化嵌入性意味着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众多学者展开了文化嵌入性的研究.
Hagedoorn ( 2006) 通过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组织,在进行业务合作选择时,各自倾向也不同.尤其是不同国家的组织,其业务合作选择倾向具有显着差异.
( 三) 认知嵌入性
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组织如同个人一样也会形成一定的"群体思维和群体认知".组织的战略选择、执行以及日常的运营管理都会受到这些群体认知和群体思维的显着影响.所谓认知嵌入性是指组织长期形成的群体认知对于组织经济行为的引导或限制.认知嵌入性主要关注群体认知、群体思维、社会认知等对组织经济行为的作用机理( Zukin 和 Dimaggio,1990) .
Zukin( 1990) 通过研究发现,组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化的、规律性的群体认知对经济理性的实现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认知嵌入性也强调了社会认知、群体认知和群体思维对组织管理行为的塑造作用( Dacin,Ventresca & Beal,1999) .可以说,认知嵌入性从理论上解释了组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长期所形成的群体思维和群体认知对其战略决策、运营管理的影响.
五、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嵌入性理论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从新经济社会学领域向经济地理学、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等领域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普遍联系的视角来分析嵌入性理论,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1) 嵌入性的本质在于组织的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间的相互引导、促进与限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 2) 嵌入性的内涵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从一般性的双边联系、多边联系,发展到网络化的复杂联系.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向系统整体方向发展,对复杂联系进行统计分析; 二是从更微观局部着手,对复杂的联系进行细分和测量.
( 3) 嵌入性的层次结构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从环境嵌入性、组织间嵌入性和双边嵌入性研究组织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的关系.未来进一步研究可以更多地侧重于中观层面的网络视角,因为它不但是衔接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纽带,而且便于定量化的研究分析.
( 4) 网络联系视角的结构嵌入性与关系嵌入性是嵌入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未来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构建更具体清晰的网络架构,定量分析结构与关系嵌入性; 二是引入复杂网络( Complex Network) 理论进行更多结构与关系嵌入性的特征分析,如小世界、无标度、介中性等; 三是从理论与实证等多个角度,恰当解释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的悖论问题.
( 5) 政治、文化和认知嵌入性具有非实体的表现形式,从虚联系方面引导、促进和制约组织的经济行为,反映了组织的外部环境以及组织自身学习对其理性经济行为的嵌入性作用.未来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实证的角度,定量或者定性地分析政治、文化和认知的嵌入性作用.理清嵌入性理论的本质及其发展演变历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嵌入性理论的初步架构,但是也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深入,嵌入性理论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